APP下载

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发生率的影响

2017-04-17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夹层主动脉高血压

何 娟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6

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发生率的影响

何 娟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6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于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临床发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14例。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5年12月20日至2016年11月9日。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采用不同干预方案,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收缩压控制情况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1,P=0.020)。对比两组患者主动脉夹层发生情况发现,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不仅能够提高高血压控制效果,同时降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生活方式干预;高血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主要是由于主动脉中层中血液渗入而导致血肿,致使血管与血管壁间逐渐剥离,引发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危机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由于近年来不良生活方式的形成,导致临床该类疾病的发生率愈发上升,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亦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提高患者临床救护效果,改善救治后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以我科室收治的临床患者为对象,探讨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对于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发生情况的影响以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临床发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14例。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5年12月20日至2016年11月9日。患者性别分类: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59例。患者年龄范围25~63岁,均年龄为42.7±6.7岁。所有患者高血压患病时间达两年以上,诊断标准采用2005年我国高血压诊疗指南中建议(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级别分类:II级43例,III级59例,IV级12例。 合并糖尿病患者19例,未发现有严重靶器官损伤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采用不同干预方案,对比临床效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等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无可比性。

1.2 干预方案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降血压治疗,包括抗高血压药物(根据患者情况选取降压药物并遵医嘱服用),对于出现合并症或并发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临床干预方案,研究组患者根据以下内容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1)健康教育宣传,保持心理平衡:患者发生高血压后由于自身医疗健康意识较为淡薄,通常主观意识为采用药物手段对症状进行治疗,并未意识到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利于病情的缓解以及并发症的控制。因此在患者入院后,应对其进行疾病知识宣传,说明病情变化以及可能发生主动脉夹层等并发症的危害性,引导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建立较好的生活自律能力,利于研究的顺利开展。

(2)不良习惯纠正:调查发现,多数患者发生高血压是由于长期熬夜、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上述生活习惯的长期实施,不仅导致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更引发患者机体尤其是动脉血管发生严重变化,包括血管壁细胞萎缩、动脉管壁弹性下降等,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因此,研究中对患者进行生活习惯干预,包括定点定时就寝休息,保证合理、充足的睡眠时间,禁烟(包括患者自身以及家属)、倡导患者适时适量饮用酒精类饮料。

(3)饮食干预:研究中患者多数喜好暴饮暴食、口味浓重并且在食材结构上以高蛋白高热量为主,不仅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更增加了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入院治疗后倡导以清淡饮食为主,低盐低钠,在保证食品营养丰富的同时,尽可能选择蔬菜、水果为主要的饮食内容。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原则以少食多餐为主,严禁暴饮暴食。

1.3 观察指标

研究组患者给予上述生活干预内容6个月,医护人员进行密切随访观察。对两组患者血压进行监测并对比,同时记录患者6个月后发生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情况,计算发生率,说明研究内容的影响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处理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统计对比

2 结果

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对比发现研究组收缩压控制情况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1,P=0.020)。对比两组患者主动脉夹层发生情况发现,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近几年由于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不良生活方式的养成以及较大的生活压力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情况不仅逐年上升,更趋于年轻化[2-3]。因此,笔者认为在预防高血压、尤其是高血压引发的主动脉夹层不仅要从控制血压入手,更要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进行干预。本次研究提出对高血压患者以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生活习惯改变等几个方面的措施,达到了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从病情发展情况分析,降低了高血压并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综上所述,生活方式干预不仅能够提高高血压控制效果,同时降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该方案可行性和有效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1]蔡文花,李丽敏,王雪敏等.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04):296-297.

[2]徐敏,林卫红,杨琼等.紧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03):484-486.

[3]雷金花,王军芳,杨滢瑞等.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对主动脉夹层术后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7(13):1163-1165.

猜你喜欢

夹层主动脉高血压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全国高血压日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的护理观察
MRVE夹层梁随机振动的最优跳变参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