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数学逻辑思维观察中国传统文化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1期
关键词:公理阴阳事物

杨 雨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用数学逻辑思维观察中国传统文化

杨 雨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思维和文化真的有高下之分吗?语文老师总是不遗余力的表达自豪的民族情怀:历史老师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事件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地理老师在课堂上沉醉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万千,物种丰富,其中就有我们最自豪的大熊猫了。然而在理科的课堂上很少看见老师们流露出自豪之情。仅仅是因为这些老师上课严谨不苟言笑?还是因为中国人在这些领域的贡献真的太少。本文用数学逻辑思维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它的本质。

数学逻辑思维;中国文化;美学

思维与文化有高下之分:因为既有感性思维又有理性思维的思维方式显然高于只有一种思维方式孕育出来的文化。由两种思维孕育出来的文化显然又高于只有一种思维孕育出来的文化。所以,认为思维和文化只有不同特色,没有高低与优劣之分,等同于认为人类在几千年中思维方法与文化都没有进步。也只有自卑的民族才会强调与别的民族只存在不同特色不存在优劣之分。

所以笔者使用数学思维分析这一推断。数学思维方法有很多种,本文涉及的数学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两种:①形式逻辑思维方法②公理化方法。西方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表明: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结构、规律、简单逻辑方法)。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属于感性认识阶段。而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思维作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它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反映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间接性是指思维能认识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提供事物内在,本质的属性。逻辑思维的三要素是:概念,判断与推理。

一、用逻辑思维探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指南针是战国时期司南发明的,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上课的时候老师讲他小时候发现把缝衣针在头上摩擦后放在水上它会始终指向同一方向。由此我们可以猜测古人发明指南针可能是一次偶然经历使然。这个发明可以说是经验性的结果,并非像牛顿被苹果砸到后发现地心引力既而研究出牛顿力学,因为这个发明没有逻辑思维的过程与几何原理。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隋代时,诞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体系火药。黑色火药在唐代(9世纪末)时候正式出现。火药的发明并非需要缜密的研究。活字印刷与纸张的发明也是如此,都是由于生活经验而产生的灵感所创造的事物。因为没有理论的研究使我们的发明深化,所以技术发明也就止步于此层面了。

二、从概念的定义看易经

易经在《周礼·春官》中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易经是六经之首,百经之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易经起源于河图和洛书。河图和洛书是龙马与神龟献给伏羲和大禹的,从它们中抽象出“阴阳”,对应天地,日月与万物。八卦由此演变而来。算卦的过程极其复杂,重复简单的步骤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就此推断出与它毫无逻辑关系的另一个事物。其实这是一个虚假概念而已。建立在认为虚假概念是“外延非空”基础上得到的判断结论是不能反证事实的。

三、阴阳说的混乱属性

阴阳说起源于夏朝,认为阴阳结合,万物生长。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在地形成河,海,山,川;在方位则东,西,南,北;在气候则春夏秋冬。在人则君臣,父子男女。它们在划分属性上是混乱的,君臣是社会属性,父子是血缘属性,男女则是性别属性。推理用的是“取象比类”,如天有四时,人有四肢等。在划分阴阳概念,有时使用了本质属性,如性别“男女”,有时使用非本质属性,如“前后,上下”等。阴阳里常常使用日月做例子,但是日是恒星,月是行星的一个卫星,二者根本构不成一对“阴阳”。现实中还有反例如真实的“真阴阳人”,这个人阴阳二分就漏掉了真阴阳人,所以就能证明它不适用与万物。

四、从形式逻辑思维和公理化方法分析五行说

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构成宇宙万物,是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并且赋予了它们五种属性:金有肃杀,收敛的属性;木有生长发育的属性,火有炎热向上的属性,土平和,存实。水寒凉滋润。在地有金木水火土,在天有金星,木星水星和土星。但是用数学思维来观察,就能发现很多问题。 首先是金木水火土不能构成天地万物。例如木和土中均有水以及宇宙中还漏了天王星海王星等等。

五行中还有相生相克的说法。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所以从形式逻辑上来看,五行说存在很多漏洞。从五行的公理角度出发可以举出很多反例。如金属可以挖开土,为什么不是金克土?水可以灭火,但是火可以煮开水并使其蒸发,为什么不是火克水?。以上的例子明显违反了逻辑矛盾率,数学的公理系统表明正确的思维规律不允许出现反例。

五、用数学思维分析儒学

理性思维的出发点是概念,概念需要有明确的内涵,得出结论必须有推理,而且推理是要有前提的。而前提的前提是是不需要推理判断的公理公设。公理公设必须在系统内没有反例。所以要实行孔子孟子的“仁”就必须有5条公理。①人性本善。但是荀子作为儒家其中重要人物却认为人性本恶。公理②③④,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等同于表示大人和圣人就是无所不知的人。公理⑤权力不会导致腐败。对于董仲舒的君权神授,论证方法是臆想。而程朱理学用数学思维来看隐含如下公理:①理先于并超然于万物②理至善至美③世界上的一切由“同一理”支配。④一切都有阴阳,主从,尊卑的关系。然而公理一二都是臆想,公理三不符合客观,世界上的一切,天体运动和人类社会的一切都不可能是由同一理支配的。公理四可以推出悖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完全是统治阶级用来愚民的手段。

六、数学思维在其他方面的探讨

佛教的概念里存在阿拉耶识,前世后世,天界,阿修罗界,饿鬼界与地狱界。但是他们的定义中的外延是无限的,并没有准确的界限。它的公理系统存在三个认知①存在阿拉耶识②存在六界③存在三世。阿赖耶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我们的每一个行为语言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藏在阿拉耶识中。它能决定一切众生在六道中怎么轮回。所以积极意义是劝人行善积德为后世修好的业种。但是这在现在科学领域中是不承认有“六界”等等的概念。

七、结语

我们在观察周围事物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数理逻辑思维。依据数学这种思维做出的理性判断可以让我们重新认知周围事物,它是我们生活,学习中所不可缺少的思维模式。但理性代替不了感性的思维,很多事物不能绝对化和精确化,例如信仰,不能完全以此方法来否定它。有些人因为拥有信仰会生活的更加快乐,生活更加美好。对于中国的本土文化也不能全然否定,几千年的滋养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铸就今天的我们。在现代技术层次上我们也已经有所突破,有限方面甚至领先了世界水平。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用数学思维观察生活使得它们清晰,用感性观察生活使得它们多彩。人本复杂,全然理性的看待事物也是违背天性和不易做到的。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杨雨(1993-),女,汉族,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公理阴阳事物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美好的事物
欧几里得的公理方法
服药先分阴阳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奇妙事物用心看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公理是什么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