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双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2017-04-15张晓冬张秀敏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资源库

周 晖, 王 毅, 张晓冬, 王 昕, 张秀敏

(北京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北京 100044)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双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周 晖, 王 毅, 张晓冬, 王 昕, 张秀敏

(北京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北京 100044)

考虑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对教学资源需求的迫切性,我校参考了国内兄弟院校双语教学经验,分析了国外知名大学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资源,开展了适合我校学生接受能力的双语教学用的PPT课件制作与习题设计,并构建了符合教学大纲的全英文教学影像和文档资源库。教学应用表明,这些教学资源的建设,对课程的双语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资源库建设

0 引言

我校电气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以铁路和电力行业居多[1]。而这两个行业,承担着国有铁路、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重要装备与关键技术的研制与应用。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积极拓展海外交通运输装备和电力建设市场,都急需大量既懂技术又有较好专业英语水平的人才[2]。此外,我校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将直接到国外继续研究生学习,他们在语言考试达到要求之后,研究生学习阶段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专业资料以及书写英文报告,英文方式的专业学习需要无缝连接。除此之外,我校作为211大学,其建设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提高教师在国际学术界的竞争力。为此,学校通过诸多渠道为教师争取出国进修的机会。早在2010年之前,学校就陆续地安排主干课教师到国外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

总的说来,由于这些背景,我校无论从教师的英语教学的语言储备还是从专业知识教学水平来看,已经具备了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

2012年后,“模拟电子技术”作为我校电气专业的主干课程,开始推行双语课堂教学。如何在不降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学生在英文环境下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迫切需要在教学资源建设上提供配套的支持。为此,我院课程组对该课程的双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 双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考虑到国内大学教学模式的特点,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依赖于教材、课件和习题,教师也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而大纲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确定、乃至教学方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教学是仅仅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且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在双语教学这种新的形式出现之后,依然承袭这种教学模式,制定教学大纲,围绕着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怎样学好来考虑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的建设。

1.1双语教学大纲的确定

教学大纲是教学过程中纲领性的文件。开展双语教学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是采用国外教材还是国内教材,教学大纲怎么改?经过对一些国外知名大学,如MIT和UWO等的调研,我们发现,这些院校电气类学院的电子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安排与国内不尽相同[4]。就“模拟电子技术”而言,绝大多数是分成两门课,一门讲材料与器件,另一门讲电子电路,而且电子电路的内容,分立电路比较多,很大篇幅在讲基本放大电路以及偏置电路的设计,就连负反馈所占的篇幅都很少。他们的教学内容,比国内的少, 像正弦波振荡电路、运放的滤波器、信号处理,以及直流电源都没有,通常是将这些内容放到专业选修课里。其次教学重点也不一样,像基本放大电路,他们把电路设计作为重点,而国内是把分析作为重点。此外,考虑到国内用人单位对本科学习课程的要求,也不适合在主干课上做较大幅度的变动,否则将造成与国内已形成的对电气类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认知的不一致,从而引起社会对我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的认可产生疑惑,学校或者是学生本人需要花较多的时间成本加以解释[5-9]。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我院课程组分析与讨论的结果是:双语教学仍沿用2012年版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不能减少,教学的重点也不改。如果按照国外设两门课,培养计划不支持,没有那么多的课时。如果按国外的教材组织内容教学,国内的用人单位会觉得学生学的模拟电子的知识不够,不能满足现场的需要。

1.2双语教学PPT课件的设计

在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教学内容、乃至考试方式(即中文考卷)都不变的前提下,仅仅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即采用双语讲课,无形当中加大了学生接收专业知识的难度。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是耳、眼、手、脑等多个器官综合调动与运作的一项活动。采用双语教学时,学生无论是从听觉和视觉上,与母语相比接收信息的速度都比较慢。对于在非英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来说,听觉(语音信息)与大脑之间的转换速度要低于视觉(文本信息)与大脑之间的转换速度。因此,双语PPT课件的制作十分必要,在PPT形式的选择上,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片段式中英文混杂PPT

在双语教学的初期,由于制作全英文PPT的工作量巨大,对本土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教师授课挑战也较大,这是由于在前几年,国内高校中“海归”(在国外读大学本科,且获得博士学位)的数量尚少。因此用英文来理解且解释清楚专业知识的能力,还是难以达到接近母语的水平。因此,早期的双语课堂PPT的形式,是片段式的中英文混杂方式,即选择一段专业知识较浅显,教学要求也不高的英文片段,如什么是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特点是什么等内容,教师和学生一起面对文字加以阅读和理解。

采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学生较易掌握基本的专业词汇,教师的授课压力不大,教学进度不受影响。由于复杂的电路分析,还是采用中文讲授,所以学生对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掌握比较好。缺点是学生的专业英语的学习与练习机会十分有限。

2)全英文PPT

考虑到处于青少年期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接收能力快的特点,采用全英文PPT,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用英文思维,用英文交流的习惯,英语学习不碎片化。在双语教学的第二阶段,把中文教学PPT,全部制成英文。这样一来,尽管改变了PPT所呈现的形式,但教学内容并没有加以改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勿须在教学内容上花时间,只需要在语言表达与传递上下功夫,达到“即见即所得”的地步。即看见英文书写的PPT,即清楚教学的内容,然后清楚怎样用英文语言表达。在比较难的知识点教授时,如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理解,允许采用母语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表达。

采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学生能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以及语言的连贯表达,包括图、表全部用英文呈现。但教师在备课前所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大,而且学生在电子电路学习难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下,部分学习较差的同学会感觉到学习难度更大,有的甚至无法坚持下去,转去中文课堂,学生学习的分化情况,愈加严重。

3) 双语PPT

双语PPT就是考虑到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英语接收能力的差异,在全英文PPT的基础上,全部注上小号字体的中文。教师讲课时,则采用简单的部分用英文讲,复杂的部分用中文讲,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视觉和听觉的“双语”。

采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适合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尽情地选择英文模式。对于双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中文学习模式。同时,教师的备课压力小,课堂可以花更多的时间,解释一些重难点。

1.3双语教学习题的编制

如果仅仅是课堂上用英文PPT或双语PPT,学生如果不加以练习的话,其实还是难以达到双语教学专业知识用英文交流的目的。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书写是思维活动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因为它需要把被动方式看到的,听到的,理解后的知识,反过来用主动的形式反馈给教师。而英文作业,因此成为实现双语教学的必要一环。

在双语教学作业的布置上,也是采用“双轨制”。中文教材上所必须要完成的题,还是采取中文作答。此外,在每章从英文参考资料上,选择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题目,进行筛选与加工,作为英文作业题。难度过大的题不被纳入。

采取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学生不用在课后再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英文教材,看例题,只需要掌握课堂上双语教学的内容,就可以较好的完成。这部分作业的目的,主要在于学生通过基本专业问题的练习,可以正确理解提问,清楚表达自己的解决方案,提高专业英语的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1.4双语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在双语教学成为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之后,作为新鲜事物,其实关于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实施方案,即什么样的双语课堂才是双语,即英语的使用,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应该达到怎样一个程度才是成功的双语教学,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所以说双语教学,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上讲,无疑是件好事。但具体落实到实施层面上来讲,面临很多具体的问题,包括国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消化。

由于发达国家绝大部分是自由经济社会,大学之间的差异较大,而且大学给教师的自主权也较大。此外,除公开课外,很多的教学资源,如PPT,是教师个人的知识产权,其实并不向普通公众开放。造成的问题是,双语教学作为一个全英文授课的过渡,到哪获取教学资源,哪些教学资源是能被我们所用的,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各个大学的教学资源的检索与web访问发现,这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即便是课程名称比较接近,即便是国内同称之为“电气工程”的院校,“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大纲也不完全一样,更何况是国外的大学。

2 基于教学资源库的教学实践

2.1双语教学语言优先级的确定

我们知道,语言能力的培养均是“沉浸”在目的语言环境中,长期泡出来的。双语教学原是指在专业教学上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言,从而使学生在专业课上通过授课语言的应用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说双语教学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目的,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他科目的教育语言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显然,“语言教育”和“教育语言”是不同的两种概念。双语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自始至终的给受教育者提供一个能被“沉浸”的氛围,无论是视觉的还是听觉的,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课堂的讲授、还是课后的练习中。

由于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个性化”组织的,尽管课程组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考试方式等方面取得了共识,但在教学语言的优先级上并没有做强制的规定。但基本原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有英文教学的内容。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英文水平,在教学语言的选择上,按照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并不硬性规定必须优先采用中文还是英文。只要教师在整个课程中,让学生有使用和练习英语的机会,达到英语学习与使用不断档的目的即可。

2.2双语教学资源库的内部共享

考虑到教学是一个闭环反馈过程,而且教学资源必须以应用为目的的研究,才能发挥出其价值与意义,也能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加以改进。资源共享,可以使得教师间互相促进,也逐步加以完善,发挥出课程组每一组员的智慧,避免重复性的劳动。

因此我们课程组关于“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资源的建设,选择了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对教学比较认真、教学效果得到院校和学生均认可的教师负责,其它教师配合完成的方式。最后课题成果,如收集到的国内大学的双语教学成果的情况,国外大学收集的教学大纲和多媒体影像资源,不同阶段制作的双语教学用的PPT,以及课后习题等,都在课程内共同使用。

采取这种机制,不仅发挥了教学资源的效益,还可以将具有我校电气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具有特色的教学成果,逐步地汇集和打造成一个精品成果。

3 结语

通过近些年来我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双语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得到以下结论:

(1) 在充分认识与理解双语教学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中高端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的基础上,通过我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组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我们认为迈出改革的第一步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双语教学改革方案的关键所在。

(2)明确了双语教学的资源库建设,是双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介绍了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的种种困难,如人力资源的投入、资源收集渠道、乃至知识版权等问题,指出在教学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上,院校两级应该珍惜教师所付出的巨大的劳动,应在资金和鼓励的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与帮助。

(3)通过本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研究,发现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受到其它方面的限制,如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度的差异性、不同教师教学水平以及英文水平的差异性,因此允许多种形式的双语课堂的出现,以PPT课件为例,允许片段式双语PPT,全英文PPT,双语PPT等多种方式的出现,使之满足现阶段的课程教学目标。

“问渠哪得清几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双语教学资源课题的研究,为双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定帮助与支持,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专业基础课的双语教学,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如何平衡知识点的学习与英文语言工具的应用,如何加强双语PPT课件内容的先进性与英文表达的准确性,如何将收集到的双语教学资源尽快消化与转换,将之合理地运用的我校的“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课程当中等,任重而道远。

[1] 周晖,王立德,高琦,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设计--“面向问题”的培养方案[C],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西安,2008年4月,500-503.

[2] 徐顽强,罗龙女,张红方,略论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J],郑州: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2),86-88.

[3] 秦臻,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思考与实践[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3),36-38.

[4] http://www.westerncalendar.uwo.ca/2015/pg906.html#34409,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本科生课程培养计划.

[5] http://kecheng.lut.cn/coursefile/monidianzijishujiaoxuechengguojiang_20110715/index.php?action=content&m=559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6] http://v.163.com/special/opencourse/circuits.html,麻省理工公开课:电路和电子学.

[7] http://www.docin.com/p-835690909.html,模拟电子线路 [英文课件] ppt-杨凌(英文)(机械工业出版社),兰州工业大学.

[8] http://www.docin.com/p-845113489.html华中科技大学,模电英文课,AE-THU-Chap01.1_Semi-conductive Components.

[9]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7269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子信息)(双语版).

ConstructionofBilingualTeachingResourcesDatabaseforCourseofAnalogElectronicTechniques

ZHOUHui,WANGYi,ZHANGXiao-dong,WANGXin,ZHANGXiu-ming

(SchoolofElectricalEngineering,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

Considering the urgency of the necessity of bilingual teaching resources for Analog Electronic Techniques course, the bilingual teaching experience of other universities at home is indexed, teaching syllabuses and teaching resources abroad is analyzed, the PPT course-ware used in bilingual teaching fitting to our teaching requirement is developed, and corresponding assignments are designed, resources database both in form of video or in form of document in English are constructed. The applic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teaching resources played important role in our bilingual teaching activities.

analog electronic techniques; bilingual language; resources database construction

2016-09-19;

2017-02- 09

周 晖(1964-),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科研,Email:hzhou@bjtu.edu.cn

G426

A

1008-0686(2017)05-0001-04

猜你喜欢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资源库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基于Xenserver的虚拟网络实验平台建设
关于语音放大器的识图
浅谈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