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各时期音位区别性特征的特点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雅各布森音系音位

黄 丹

(北华大学 吉林 吉林 132000)



简述各时期音位区别性特征的特点

黄 丹

(北华大学 吉林 吉林 132000)

音位是人类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位学分析的基础概念。然而语音特征或组元实际上比音位的单位更小,可以起到区别的作用,这些组元构成了音位,起区别作用的组元就是区别性特征,本文主要介绍三位语言学家对区别性特征的描述及分类。

音位特征;音系学;区别性特征

一、简介

1952年,雅各布森、方特以及哈雷发表了一篇关于“区别性特征”的经典文献——《言语分析初探——区别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文中三人共区分出十二组对立的区别性特征,此前的因为描述中动辄涉及十几个发音部位和方法,相较于之前传统音位描写有了很大进步。

二、区别性特征的历史进程

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那些年,也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雅各布森的音系学观是在跟特鲁别茨柯依等布拉格学派成员的合作背景下发展而成的。即使雅各布森在很多方面都明显是这种合作的领军精神,也仍旧很难把他个人的贡献和特鲁别茨柯依的贡献区分开。1938年特鲁别茨柯依去世之后,雅各布森本人的作品开始明显地向不同于两人早期合作的方向发展。

(一)起源

雅各布森音系结构观的大多数核心方面,均可在特鲁别茨柯依《原理》中展现出来的战前布拉格学派图景中辨认出来。但是在这些核心方面的细化导致了不同的个人立场。该立场基本上被生成音系学整体拿了过来,理清其基本元素及其动因十分重要。

特鲁别茨柯依的理论基础上是音位系统之理论:理想状态的音段组件被简化至具有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并且因为他与同一系统中的其他单位的对立而得到确认。虽然他认为音位应该是由特征组成的,但是他的系统阐释却归功于雅各布森;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阐释并非特鲁别茨柯依著作的实际要义。雅各布森更倾向于把充当音位对立的基础特征看成是对音位系统构建维度的描述,而不是将其视为具有自主本体论地位的实际单位。

(二)发展

雅各布森研究中的有重要主题来源于以下三种观点:区别特征的逻辑性质、区别特征定义的具体表现以及区别特征运用于各类音的同质性。首当其冲的是二项对立在由此产生的理论中所扮演的排他性角色。雅各布森认为,二项对立原则对语言具有绝对的根本性,并且其基础位于我们的心智加工过程之中。

雅各布森系统中区别性数量的某些简化,是由于依据相对特征构建定义,而非依照绝对特征,引入这一点,就是说每个特征都依据一组不依赖具体语言的一般特征来定义,但是因为某一特定特征而异的音段可能仍然只靠某一语言特有的基础来决定。

特征可以阐释为因相对拥有某一特征而具有区别性的音段,这一事实对一般性方案产生了巨大影响,该一般性方案旨在对具有潜在对比性的维度的最小集合作最大作用。我们还可以把这种事实看成是一种途径,对某些由规则控制的差异信息进行编码,使之用于定义音系表达式成分。

(三)充分性

在雅各布森的著作中,构成体系用的一般性特征数量不大,这份清单可以看成对自然语言的可行音系系统之范围做出了机具实证性的论断。

语言的能指的基本属性中并没有可预见性特征,这一点对于雅各布森来说似乎不言自明。雅各布森与哈雷直接呼应特鲁别茨柯依对博杜安言语声的心理等同物的音位概念的否定,提出这类心理学图景建立在一种推理谬误的上层:我们无权猜想,我们内心语言中或言语意图中的语音关联仅限于区别性特征,而排除了配置性特征和羡余性特征。

三、雅各布森的区别性特征

每种语言都从上述12种组中选择自己的区别性特征,这些特征和韵律构成词汇和词形的基础。这12组特征可以分为音响特征和声调特征。

(一)音响特征

12组区别性特征中音响特征有9组。音响特征是利用声谱上能量大小、持续时间以及集中程度来划分的。分别为:元音性与非元音性;辅音性与非辅音性;集聚性与分散性;紧音性与非松音性;浊音性与清音性;鼻音性与口腔音性;延续性与非延续性;刺耳性与圆润性;急刹性与非急刹性。

(二)声调特征

12组区别性特征中声调特征有3组。声调特征是根据频率谱两端的特征来划分的。分别为:(1)钝音性与锐音性。钝音性在频谱的低频部分集中,发生在口腔边缘,锐音性集中在高频段部分,发生在口腔中央部位;(2)降音性与平音性。降音性在频谱上有高频弱化的趋势,口腔通道较窄,有软腭化现象,平音性在频谱上共振峰不下移,口腔通道较宽,无软腭化现象;(3)升音性与平音性。升音性从频谱高频处上移,并伴随颚化现象。

四、乔姆斯基的区别性特征

乔姆斯基除了创立生成句法学以外,还曾和哈雷一起提出了生成音系学。他总结了雅各布森区别应特征中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他从发音方面而不是声学方面来定义,并增加到27组区别性特征。

(一)大类特征

这类特征中包含响音性、元音性和辅音性。响音性发音特点为发音时声道构成一种形状,使声带能够自然震动;元音性的发音特点为口腔中的收紧不超过高元音,声带所处的位置可以发出自然嗓音;辅音性发音特点为发音时在声道中央收到较大阻塞,即从升学的角度讲,能量较低。

(二)声腔特征

这一部分包含11个区别性特征,多用来表达喉部以上声道形状的变化。其中,舌前性发音时,舌叶从其中性位置上抬起;前部性在齿龈腭区之前某个部位形成阻塞时发出;高度性发音时,舌体隆起,超过中性自然位置;低位性发音时舌体低于自然中性位置;后位性发音时,舌体自然中性位置向后收缩;圆唇性发音时唇口径狭窄;散布性发音时,相关器官沿着气流的方向有收紧现象;遮蔽性发音时咽腔壁变窄,肌肉紧张,喉位提高;声门收紧性发音时声带收紧;鼻音性发音时软腭低垂;边音性发音时舌中部两边下垂。

(三)发音方法特征

发音方法特征主要包括延续性(声道收缩造成的狭窄没有完全阻碍气流)、瞬时除阻(破裂音的瞬时除阻)、软腭吸气性(软腭封闭,产生吸气)、缩气性(声门闭合,造成吸气)、软腭压力(软腭闭合产生压力)、挤喉性(由声门闭合向上运动而发出的声音)、以及紧音性(一种涉及声门上部肌肉,有意的、精确的。并产生最大区别的发音)。

(四)声源特征

声源特征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1)浊音性。由声门适度的开启和气流所引起的声带振动,(2)刺耳性,即在发音部位,由粗糙的表面、高频率气流和陡入射角等原因造成的湍流音,(3)增强声门下压性(声门下肌肉收紧,因而声门下压力不断增强)。

五、赖吉福的区别性特征

赖吉福提出了一个含有20个特征的体系,除了音节性这个特征以外,他从发音和声学两方面根据物理和生理阶度进行描写。如在送气这一特征中,其阶度描写为:表示嗓音起始的时间,其值为:送气、不送气和浊音性;在声门状态这一特征中,描写阶度为:声门收窄的程度,其值为:声门闭塞、喉化、带声、低语声和不带声。

六、结语

音位的语言价值在于它可以把包含在这个音位的词与包含另外一个音位的词区分开来,音位所具有的卫衣语言内容就是与同一系统中其他音位的不相似性。而语言是表义的,因此音位问题很重要。通过研究对比音位区别性特征的特点,可以进一步分析音位所在语言中的语言价值及功能。

[1]斯蒂芬.安德森, 二十世纪音系学[M].商务印书馆, 2015.

[2]雅各布森, 雅各布森文集[C].商务印书馆, 2012.

[3]赵德忠, 马秋武, 西方音系学理论与流派[M].商务印书馆, 2011.

猜你喜欢

雅各布森音系音位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满语方言中的音位变换现象
重返“文学性”:语境、内涵、意义及问题
西方诗学概念述要
萤火虫
英语元音/e/的语音特征及其音系功能
奇台方言音系及其演变规律
再談梵漢對音與“借詞音系學”的幾個問題
南朝宋齊譯經對音的漢語音系初探
关于《语言学纲要》中第三章《语音》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