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纺织材料”教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2017-04-15陈月慧

纺织服装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涤纶实物纺织

陈月慧

(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浙江 绍兴 312030)

中职“纺织材料”教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陈月慧

(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浙江 绍兴 312030)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好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活学生旧知,使他们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文章介绍在中职“纺织材料”课程教学中有效的几种课堂导入方法,包括实物直观导入法、联系实际导入法、网络资源导入法、社会事件导入法、影视激趣导入法、地方史料导入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职;纺织材料;课堂导入;教学方法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抓住学生的学习之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是引导者[1-2]。作为一名中职“纺织材料”课程教师,笔者常为如何做好课堂导入而煞费苦心,本文介绍笔者在中职“纺织材料”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过的几种课堂导入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 实物直观导入法

实物直观导入法是最直观和实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教师借助展示实物来导入新课,在“纺织材料”课程教学中,借用的实物通常有常见的纺织纤维、纱线和织物等。学生用手、眼来感知和观察实物,教师能及时地针对学生观察到的内容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棉纤维内容时,教师直接按小组分发普通籽棉,这些实物立即会吸引学生的眼球,随后教师开门见山地点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直接对照实物学习相关知识,如棉籽、籽棉、皮棉和原棉的定义及棉纤维的分类。通过这样的实物导入,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在学习其他纤维、纱线相关知识时也可采用此方法。虽然实物导入法是“纺织材料”课程教学的经典方式,但如果频繁使用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

二、 联系实际导入法

纺织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内容,也是一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通过具体事例,教师找到切入点,提出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再步步深入、层层剖析、展开新课。将纺织材料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有利于学生对纺织材料知识的记忆和保持,又可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意识。如对于“认识织物”的教学,其主要内容为织物的分类和特点,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纺织材料,如学生的衣服、裤子、毛巾等纺织材料来导入新课;在学习“机织物的规格”时,可以用市场出售的窗帘布和被套布来导入。这些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对学生有着自然的吸引力,会使他们自觉地去探索和实践。

如“机织物规格参数”教学内容的导入可设计如下:“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要与被套肌肤相亲,如何选择一床适合自己的被套,如何选择被套的材质和尺寸等?如果在网上购买被套,如何读懂各种参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机织物的规格参数。在这节课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织物的规格,还可以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购买满意的纺织商品。”这样的导入直接点明了本节课的要点,教学时结合面料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正确读懂面料信息,顺利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三、 网络资源导入法

网络资源所包含的学习内容丰富而又新鲜,且与企业实际生产和市场销售接轨,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如在学习“涤纶的分类”时,就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现在我校(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的教学硬件设施相当不错,每个教室都配有电子白板和网络,这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再加上我校处于绍兴市柯桥区,这里有国内外著名的中国轻纺城,它为纺织专业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课堂导入设计如下:打开全球纺织网(http://www.tnc.com.cn),请学生阅读涤纶品种和规格,如涤纶DTY 75D/36F、涤纶POY 50D/72F、涤纶FDY 50D/24F;再打开中国原料网(http://www.tbs-china.com)涤纶分类中的价格指数;先请学生浏览这两个网页,然后教师提出学习内容“涤纶的分类”。这样的课堂导入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课堂互动[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社会事件导入法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社会事件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同时使他们认识到学科知识的社会价值,还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讲授“桑蚕丝的物理化学性能”时,教师就用学生熟知的事件引入。其时正值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教师充分利用G20相关活动,以此来导入蚕丝的教学内容,也使学生加深了对杭州的认识。上课伊始,教师提出问题:“杭州作为2016年G20峰会举办地,可用什么元素来体现杭州特色?”在学生众多的回答中,有多人提到了丝绸,教师就明确了杭州的特色之一——丝绸,在这次G20峰会期间,丝绸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场馆的丝绸软装,到各国元首的邀请函、菜单、节目单等,都尽显了丝绸的魅力。这样的课堂导入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五、 影视激趣导入法

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改变枯燥而单调的课堂教学,教师利用电影和电视剧的话题进行课堂导入。在学习“纱线的加捻”之前,教师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电视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先问有哪些学生观看过热播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学生边说边举手,并兴趣盎然地聊起了电视剧中的人物。该剧中人美、景美、服装美,女主角白浅上神身份尊贵、气质出尘,她身着的服装面料轻盈飘逸,这身白衣层层叠叠,垂感十足又不失裙摆形状,长袖迎风时犹如天仙走入人间。教师又问学生有没有看到与纺织相关的知识,学生的回答各异,最后教师点明女主角的服装所用面料为“雪纺”,其经纬线采用S捻和Z捻两种不同捻向的强捻纱,按2S2Z(两右两左)相间排列,是平纹组织交织的一种轻薄透明织物。接着,就转入课堂教学内容“纱线的加捻”知识——捻向和捻度等。这样的课堂导入消除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枯燥和乏味,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六、 地方史料导入法

将地方史料和当地民间传奇故事作为课堂导入,无疑也会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毛纤维的性能”时,笔者就将地方史料作为课堂导入的话题,如绍兴的“三乌”之一——乌毡帽。关于它的来历有一个美妙的传说。从前有一个猎人进山狩猎,追捕一只老虎至山洞,他发现洞穴里有一块“毛毡”。原来老虎吃完猪、羊和其他动物后剩下的毛压垫在窝里,久而久之就磨压成饼状的毡子。这个猎人把毡子带回家洗干净,做成盔甲形状,往头上一戴顿时感到暖和舒适,甚是喜爱,于是便有了绍兴乌毡帽。这样的课堂导入立即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开始兴致勃勃地学习毛纤维缩绒性的定义、影响缩绒性的因素和缩绒性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七、 结语

在中职“纺织材料”课程教学中,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的特色,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的导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但无论选用哪种导入方式,都要有启发性、趣味性,并且能紧扣教学内容,切忌千篇一律。此外,课堂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能过于拖沓,教师应控制好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配比。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一种积极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同时也使“纺织材料”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严先元.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7-8.

[2] 杨永厚.构建新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45-49.

[3] 周良.计算机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略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版),2011(9):137.

陈月慧(1971—),女,浙江绍兴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纺织工程。E-mail:sumsung0801@163.com

G712

A

2095-3860(2017)05-0388-03

(责任编辑:姚时斌)

猜你喜欢

涤纶实物纺织
带你学习实物电路图的连接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当手绘遇上实物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茶碳涤纶网布填补国内空白
实物与宣传不符,卖方担责吗?
11 dtex/6 f涤纶超细低弹丝的研制
涤纶短纤打包计量控制系统改造
涤纶滤布改进口服液过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