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2017-04-15楚苗苗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肌力偏瘫肢体

楚苗苗

潍坊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山东潍坊 261041

脑出血急性期死亡率约为40%,存活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精神和智力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和四肢功能障碍。当患者出现脑出血后遗症时,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将会对患者日后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常规护理虽然能满足临床治疗的基本需要,但是对于改善预后效果欠佳。因此,该课题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 49~73 岁,平均(60.85±3.62)岁。 观察组 30 例患者,其中男 17例,女 13例;年龄 48~75岁,平均(61.37±3.83)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溢血临床诊断标准;②经脑部CT和临床手术证实;③均有偏瘫症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②认知功能障碍者;③不同意参与该次研究者;④出院后无法进行随访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临床康复护理干预:①急性期护理:将床头抬高,每2 h帮患者翻身一次;对患肢进行按摩揉捏,以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并发症发生,力道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对患者进行肢体被动活动训练,包括肩、肘、腕、指、髋、膝、踝、足关节的被动运动。②稳定期护理:加强被动活动训练,以诱发主动活动能力。在患者肌力逐渐恢复时,可进行翻身、举手、抬腿、平移、坐起等肢体功能训练,在患者能够自主完成上述动作时,可进行抓握、平衡、站立等训练。③康复期护理:对患者进行行走、穿衣、洗漱、吃饭等生活能力训练,由别人协助过度到自主完成。④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多有消极悲观、精神萎靡、激动易怒等精神障碍,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树立其治疗信心,提升其康复训练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2组护理效果。基本痊愈:患者的肌力恢复至Ⅴ级;显效:患者的肌力恢复至Ⅲ~Ⅳ级;有效:患者的肌力恢复至Ⅰ~Ⅱ级;无效:患者肌力水平未改善。②以BI评分和FMA评分评价患者的康复情况,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I评分及FMA评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 t检验,采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17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9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3.33%(P<0.05)。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BI评分和FMA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BI评分和FMA评分分别为(23.31±8.93)分和(20.66±7.82)分,对照组为(23.64±8.87)分和(21.53±7.75)分(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BI评分和FMA评分分别为(78.65±12.53)分和(76.68±11.7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37±10.25)分和(59.43±9.79)分(P<0.05)。

3 讨论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该病的常见病因有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微血管瘤、血管炎,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便秘、酗酒、血压波动、气温骤变等。由于该病致残率较高,对患者及其家属日后的生活均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加强护理干预,减轻后遗症对患者的影响尤为重要。研究发现,临床康复护理干预可循序渐进的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提高其肢体活动能力。急性期的运动功能训练可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稳定期的运动功能训练可提升患者的肌力,提升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康复期的运动功能训练可锻炼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临床康复护理干预总体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组患者护理后的BI评分和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BI评分和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临床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其生活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1]代鲜鸽,别小宁,徐翠玲,等.6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体会[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3):17-19.

[2]史艳萍,蒋羽薇,丹凌.评价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249.

[3]李延萍,景蓉,李水清,等.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6):844-846.

[4]梁月连,梁汝忠,黄兰祝.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意义[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3):89-90.

[5]刘刚,崔国胜,孙宝山,等.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8):1109-1111.

[6]李锦泉,吴月峰,王建莉.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协调功能评定与血管活性物质相关性研究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3):430-431.

[7]张韶琴,毛永强,沈海军,等.偏瘫功能训练及良肢位的摆放在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3下旬刊):57-58.

[8]朱莉,张海英,徐召艳.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0):202,207.

[9]邓燕婷,杨露宁,左杰.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锻炼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5):572-573.

[10]于学涛,徐奕鹏.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综合模式下踝关节背屈锻炼对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7,39(7):937-939.

猜你喜欢

肌力偏瘫肢体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肢体语言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肢体写作漫谈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