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引康复与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分析

2017-04-15朱广运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功能障碍针灸

朱广运

肥城市中医医院推拿科,山东肥城 271600

腰椎间盘突出在骨科临床中是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患病后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1]。临床相关研究表明,有超过85%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通过手术非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非手术治疗中牵引康复是至关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配合针灸具有操作简便及安全性高等特征[2]。该研究选取来该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与针灸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牵引康复与针灸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疼痛程度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51例),对照组中女性患者人数为24例,男性患者人数为27例,年龄在 34~64 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7.48±5.81)岁,病程为 1~12 个月,平均病程为(7.28±2.27)个月;实验组女性患者人数为22例,男性患者人数为29例,年龄在 36~66 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8.16±6.27)岁,病程为2~14个月,平均病程为(8.11±2.45)个月。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LDH诊断标准,并经MRI或CT确诊;完整整个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康复推拿及电针治疗。患者取俯卧位,电针穴位主要包含腰阳关、肾俞、命门等,垂直进针,向内倾斜20°向横突,深度约为两寸。针柄处与电针治疗仪相连接,连续波治疗30 min。推拿时患者取俯卧位,采取按揉手法在患者下肢、臀部以及腰背部按揉约15 min,在用肘尖点或者拇指球部揉电针治疗的相关穴位。康复指导:护理人员及时纠正患者不良体位与姿势,坐1 h会需要进行一组腰部训练[3]。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牵引康复治疗,患者取仰卧,牵引重量最初为患者体重的1/3,按照患者具体情况予以调整,1次/d,每次牵引时间为30 min,一周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所有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越痛,分值为0~10分;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法对患者功能情况进行评分,实际得分/50×100%,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功能障碍越严重。将患者的治疗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腰部功能完全恢复;有效:患者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腰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障碍得分、疼痛程度得分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功能障碍得分、疼痛程度得分分别为(0.81±0.13)分、(6.75±1.28)分,治疗前对照组患者功能障碍得分、疼痛程度得分分别为(0.78±0.16)分、(6.89±1.35)分,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功能障碍得分、疼痛程度得分分别为(0.57±0.04)分、(2.28±0.63)分,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功能障碍得分、疼痛程度得分分别为(0.72±0.06)分、(4.15±1.04)分,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人数为19例(37.25%),有效人数为21例(41.18%),无效人数为 11例(21.57%),治疗总有效率为78.43%,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人数为25例(49.02%),有效人数为 24例(47.06%),无效人数为2例(3.92%),治疗总有效率为94.08%,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阶段我国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人数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主要发病机制是患者神经机械受到压迫之后出现突出、变形[4]。小关节及上下关节发生增生内聚,压迫了脊神经根,从而引发腰腿疼痛现象,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还给患者身心带来了巨大痛苦。基于此,在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给予及时诊断,并找到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应用牵引康复治疗方式,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较而言具有操作简便及安全性高等优势[5]。腰椎间盘突出在中医学领域中被认为是慢性劳损之后受到风寒湿邪侵体造成气血不通,牵引可以有效拉开患者关节窦,增大椎间隙从而减小椎间隙压力,促进患者神经根管道血液能够得到有效循环,缓解神经根受到的压迫,还纳突出髓核,有效改善髓核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减轻患者的疼痛[6]。该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与针灸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牵引康复与针灸方式治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功能障碍情况、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治疗中应用牵引康复与针灸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腰部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赵梓旭.研究中医三联疗法(中药制剂、腰椎牵引、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40):164-165.

[2]候煜东,李章华,潘峰,等.Master-Quandrant系统辅助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8(4):671-675.

[3]马界明.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应用小切口开窗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9):109-110.

[4]伊伟恩,李姿蓉,李中,等.活血通络汤联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7):999-1002.

[5]黄家良,杨叶锋,梁树威,等.合并腰椎管狭窄的腰间盘突出症小切口开窗术治疗的探讨[J].河北医学,2012,18(11):1626-1628.

[6]沈健伟,任媛媛,周继承,等.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3):86-87.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功能障碍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