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农村文化礼堂构建农民精神家园

2017-04-15黄来松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7年0期
关键词:礼堂传统农村

黄来松

(丽水市非遗保护中心 浙江丽水 323799)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广大农村群众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随着现代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长驱直入,很多农村传统文化正处于濒危境地。因此,我们要把文化礼堂内容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确定要把村级文化礼堂打造成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平台,展示村庄形象的新窗口,传承传统文化的新载体,传播科普知识的大课堂和农民文体活动的主阵地。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内涵整理把它打造成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基地,充实、丰富、创新文化礼堂内容,发挥其在思想引导、道德教育、知识普及、礼仪培养、文化熏陶等方面的作用。

一、让文化礼堂真正成为留存乡村记忆的主阵地

一个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当地独特文化记忆的代表,也是当地群众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文化礼堂建设要紧紧围绕当地乡村的历史印记,抓住当地历史文脉,促进内涵提升。我市不少村落纷纷聘请当地的专家学者对所在村落的村史民情、人物故事、民俗风情、族谱家训等进行梳理,通过文化长廊、文化基地的形式,用历史故事、风土人情、传统工艺、农耕生产等方式来回顾村庄发展的历程。在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突出了对文化礼堂场地布置和文化活动内容的充实。在文化礼堂外围布置了文化墙、文化窗和文化长廊,包括名人介绍、村史村貌、传统文化、农耕活动、农技培训等等丰富的内容,全面展示村庄历史沿革、文化古迹、乡风民俗,宣传道德模范人物、先进工作者、好婆婆、好媳妇、老寿星、“文明示范户”“五好家庭”等,通过眼前景、身边事、周边人来唤起广大群众对乡村历史的记忆。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概括,让广大群众接受教育,进一步弘扬我国当前社会主流价值、传承村庄文明,让文化礼堂成为见证村庄发展历史的课堂。目前,丽水市的缙云、遂昌、龙泉等地纷纷提出准备创作千村故事、百姓故事、民间传说等。通过收集当地的历史故事资料,一方面为充实当地文化礼堂建设内容增加素材;另一方面,通过传说故事增加当地的旅游资源厚重感,提升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含量。景宁县和缙云县有很多的文化礼堂还收集了当地农耕生产用具、农民家庭生活用品等等,整理成乡村农耕文化展示厅,既为逐渐消失的农耕生活留存古时代风貌,又为更多的乡村游子和城市居民唤起乡愁记忆。同时,我们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要积极凸显“一村一品,一堂一色”的特点,要确保村级文化礼堂避免雷同和单一。让更多的人在不同的村落体验不同的特色,使文化礼堂真正成为乡村记忆的主阵地。

二、让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展示农村传统文化的大舞台

文化礼堂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沉寂了多年的乡村传统文化重新寻找到自己展示的舞台。很多地方借助文化礼堂建设这个东风,积极组建农村业余文艺团队,舞龙队、舞狮队、篮球队、腰鼓队、舞蹈队、茶灯会等一些前几年销声匿迹的农村文艺表演团队,在我市的广大农村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缙云县官店村原来就是一个传统文化发展突出的村子,缙云婺剧这一文化遗产成为村里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全村一千多名村民,人人“卸了戏妆能下田,上了舞台能唱戏”,很多家庭都是全家同台甚至是四代同台演出。文化礼堂建成之后,该村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除了婺剧,该村还成立了民乐团、舞龙队、舞狮队等多个团队,其中最小的“乐手”才六岁,年纪最大已经八十多岁。村里还常常自发组织演出队外出巡回演出,吸引了东阳、义乌、永康等地的众多票友过来观看和交流学习。

类似官店村的例子在我市有很多,不少村子原来也有很多文艺爱好者和业余文化团队,但是苦于没有很好的固定的活动场所,往往时间一长就慢慢地走向消失。文化礼堂建成之后,这一部分文艺爱好者和业余文化团队有了自己的新家,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各级文化部门也为文化礼堂充实内涵出谋划策,积极鼓励和引导,通过联办春晚、开展民俗活动等方式,让各地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项目在各村文化礼堂间走亲交流。让文化礼堂既可以凝聚人气、又可以留住人心;既是民间文化展示的舞台,也是广大农村群众享受文化的看台。

三、让文化礼堂真正成为扎根传统文化的栖息地

文化礼堂作为村民集聚的场所,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基地。村民所熟悉的村落传统文化的精髓,往往是村民精神寄托的重要内容。因此,文化礼堂除了文化活动的展示之外,我们还需要通过深入挖掘整理,梳理出积极健康向上的传统礼仪,在文化礼堂中实施和推广,延续乡风文明。比如,很多文化礼堂积极开展敬老礼、成人礼、儿童礼、生日祝寿礼等礼仪教育和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活动安排,唤起广大群众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印象,突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另外,除了传统节日,还有很多人文典故值得记载和传播,比如各类名人的成长、励志、孝道等事迹,往往能够对广大群众起到突出的教育意义。现在不少的文化礼堂通过为村里老人安排营养早餐,低价收取中晚餐服务等等尊老爱老服务,既在一定程度上给老人提供了养老保障服务,又为大多数孤单寂寞的老人营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这是我国传统孝文化价值的体现。我们应该进一步拓展文化礼堂的功能,架起党和群众联系沟通的新桥梁,使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对农民有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为达到上述几点目标,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基地:

(一)深度挖掘整理村史民风人文典故等历史文脉来突出内涵

近几年,我市的龙泉、缙云、遂昌等县,为了进一步挖掘广大农村的文化历史典故,纷纷提出编写千村故事、百姓故事、民间传说等书籍作品,为解决村级文化内涵挖掘方面的短板。各地的宣传文化系统组织梳理当地文化界、教育界的老前辈、老教师,以及年轻一代的文化志愿者、文学爱好者等,从中推荐一批有能力、能热心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组成编写专家组,收集、整理、编写当地的民间故事书籍,从村史、村情、家谱、祖训、民风、民俗、传说等各种历史资料中挖掘,将上述内容融合汇编,整理成故事集成的形式,为进一步开发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增加文化含金量,突出当地文化旅游的魅力和特色,以此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在各地农村兴建的民办非遗馆、博物馆等场馆中,我们将形成以“一个故事、一条祖训、一种风尚”的主题设计,将上述村史民风人文典故资源陈列在一起,结合实物来进行宣传展示,图文并茂,起到教育传播的功效。

(二)归纳整理工艺、舞蹈、戏剧、建筑等的传统文化遗产来承载记忆

我市地域辽阔,地貌多样,各地的民风民俗迥异,传统技艺、舞蹈类型多样,特色鲜明。以“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这丽水三宝为代表的传统工艺誉满全球;松阳高腔、青田鱼灯、缙云婺剧、处州板龙、云和包山花鼓戏、菇民戏等传统舞蹈戏剧精彩纷呈;河阳古民居、松阳黄家大院、庆元大济古村落等建筑技术别具一格;缙云仙都、青田石门洞、丽水南明山等景点星罗棋布。广大村落可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遗产来建设非遗旅游小镇、生态小镇、特色民俗文化村等形式来承载历史记忆,突出对地域文化的传承,既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又为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基础。艺术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更多在于体现乡村生活的美好。我们要把地域文化之美融合到当地生产、生活和艺术之中。像龙泉上垟青瓷小镇、青田山口石雕小镇等地方,已经成为当地传统技艺的保护地,也是外地游客寻找我市文化记忆的良好去处。

(三)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加强传统礼仪活动等积聚人气

文化礼堂要突出表现当地遗存的美好情感和高尚品质,是广大群众生产之余享受文化温暖的精神家园。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不断强化思想引导、道德教化、礼仪培养、文化熏陶。组织老年健身队、秧歌队、器乐队等等,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组织年轻人唱歌、跳舞、演小品,陶冶情操,丰富知识;让青少年读书、励志、讲礼仪,树立观念,促进成长。我们还可以结合丽水当地的故事传说,比如刘伯温传说、却金馆传说、叶法善传说等故事,举办犹如启蒙礼、成人礼、敬老礼等多种活动,突出礼仪之美,传递孝德文化。同时要注重与时俱进,这种活动不只是一种形式,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活动,积聚人气,促进乡风文明。

(四)拓宽农村文化礼堂阵地建设投资渠道来加强管理

俗话说得好,“创业容易守业难”,不少凭借多方资源筹集资金建成的文化礼堂,创业起步就不容易,而要做到持续建设发展,则是难上加难。我们可以按照公共财政投入、社会力量参与和村民捐赠相结合的多种模式,拓宽文化礼堂投资渠道。我们可以吸引当地企业和传统手工艺项目个体工商户以冠名、建立文化基金会、组织文艺团体演出等方式,为文化礼堂建设捐款捐物、为群众团体购买服装设备。鼓励和支持当地的企业参与到文化礼堂的管理当中,丰富传统文化的展示内容和展示方式。文化礼堂可以定期组织当地企业的产品和传统工艺品开展展示展演活动,吸引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前来参观,将文化活动和产品推销有机结合起来。这既为企业做广告扩影响,也促进了当地文化活动的多样性。

(五)整合农村传统文化艺术人才来巩固群众文化活动基础力量

农村传统文化艺术人才是农村文化礼堂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各地要保证农村文化礼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重视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组织文化站人员到广大农村调查走访,分类统计,整理出完整的档案,建立农村文化人才库。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和当地学校及其他文化企业、文化公司的联系,通过共建的形式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乡镇文化站还可以定期邀请当地的文化人才队伍在文化礼堂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培训,组建各类文艺团队,以此来扩大当地文化礼堂的群众基础力量。

(六)建立农村文化礼堂服务效能评价机制来保证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文化礼堂建设中,我们要保证文化礼堂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必须有一整套合理有效的服务效能评价机制。文化礼堂运行是否合理,不能够仅仅依靠领导的评价和一些简单的数据,最重要的是文化礼堂服务主体的意见和建议,也就是广大群众的满意度高低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因此,我们要建立农村群众广泛参与的、规范有序、合理务实的评价运行机制。评价主体除了当地的村民之外,还可以增加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当地文化企业、公司、文艺团体等等;评价客体除了包括文化礼堂服务设施、活动开展情况、文化团队数量、参与活动人员比例等基本内容之外,还可以增加当地文化环境整体状况、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文化影响力等较高层次的评价内容。一方面可以借此提高当地干部群众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文化礼堂效能的应用范围。

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与自强,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与自强。越是本土的就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农村文化礼堂通过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为载体,一方面可以增强农村文化礼堂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带有乡土气息的烙印,必将打造出农村文化礼堂的特色品牌,从而有效地提升当地村落的知名度,增强社会效益。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打造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礼堂研究的内涵,而且拓展了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渠道。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深度融合,因此,对促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农村文化遗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同时,传统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最生动、最直接、最近距离的方式让广大群众感受其独特的魅力,给现代社会注入纯朴的道德气息,在满足居民审美、娱乐需要的同时,起着潜移默化的道德感化作用。传统文化贴近民众的现实生活,在群众广泛参与农村文化礼堂活动过程中,不但能增进广大群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邻里关系,而且通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能增进广大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猜你喜欢

礼堂传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The Cultural Highland
Village Gala Shows during Spring Festival in Rui’an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