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经济视角看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2017-04-15王晟泽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临时政府帝国主义辛亥革命

王晟泽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00)

以经济视角看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王晟泽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00)

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对整个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起到了巨大作用,但辛亥革命最终没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有其经济方面的原因:辛亥革命时期国内的经济基础,反对势力对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封锁,临时政府的财政措施失策。

辛亥革命;经济因素;资产阶级

一、辛亥革命时期国内的经济基础

20世纪初期,随着中国国内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西方帝国主义的输出也给国内带来了新的变化,使中国不断发展成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劳动力供应市场。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就整个机器工业和手工工场业来说,其发展水平还很低。同时,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和投资侵略,帝国主义在工矿企业中的投资力量,远大于民族工业的力量。封建政权在客观形势的逼迫下不得不逐渐放松对民族企业的束缚,而一但有利可图,他们便对商办企业进行种种形式的勒索。就民族工业自身而言,一方面,他们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资金、技术、营销、经验等多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购买外国机器设备的时候,难免受到洋商的敲诈。设备的开动需要熟练的技师技工,这也不得不依赖外人,这就使得民族工业不可能与帝国主义脱离关系。另一方面,民族工业的资本家为了减少封建官僚的各种勒索,凡事涉衙门,因而他们不可避免地与封建政权保持接触。

辛亥革命前夕,无论是比较强大的资产阶级上层,还是弱小的资产阶级中下层,尽管他们的经济实力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的提高,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两面性,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要依附于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内封建政权,因此他们在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要扮演两面角色也在情理之中,这也给革命失败后政权的更迭埋下了十分重要的伏笔。

二、反对势力对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封锁

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凭借对中国的侵略获得了大量特权。到鸦片战争前夕,这种特权表现的更为明显。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他们决不允许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辛亥革命的迅速胜利,一定程度上挫败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上的控制和武力上的干涉。随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西方列强认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会危害自己在中国的利益,于是,他们在“中立”的幌子下,暗中破坏革命。其中,对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扼杀是帝国主义国家破坏革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载体,人心所向是决定民主革命成败的关键。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上层和下层之分,但都具有两面性和软弱性。其上层代表人物多在江浙,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都有联系,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政治上形成立宪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代表着资产阶级中下层利益,经济实力不强。这就注定了必须积极的联系资产阶级上层,分化中间势力,壮大自己,才能战胜敌人。但在财经问题上,由于西方列强从中作梗,以及南京临时政府战略上的失误,他们未能争取到江浙资产阶级的支持,让张謇、汤寿潜等游离出去了。张謇曾密电袁世凯“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切通过”;一面借口外交困难,把持两淮盐政和地方税收,坚持“千万不可擅行挪用”,卡住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源。同时,张謇还致电南京临时政府,要求把中央造币厂划归立宪派掌握的江苏军政府管辖,并称“总统无变更地方财政之权力”。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革命派失去了国内重要的经济联合和支持。

三、临时政府的财政措施失策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因财政困难曾以革命为号召,多方发动各界群众募集捐款以解燃眉之急,可是收效不大,各地商会也对政府的认捐助饷要求作冷处理。临时政府在财政部下面专门设立了公债司,全面负责全国的公债发行和管理,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拟订并公布了《中华民国军需公债章程》,决定发行中华民国军需公债一万万元,以国家所收钱粮作抵,以年八厘行息,规定每年付息两次。但实际上,此次仅募得资金七百三十余万元,远低于临时政府的设想。为了应付前线战争的需要,孙中山不得不将四川省铁路股款转为政府公债,用来筹办蜀军。

另一方面,南京临时政府国外寻求贷款,几经交涉,均没有很好的结果。纵使得到一些贷款,对于国内复杂的经济局面,也是杯水车薪。临时政府用借外债的办法来解决财政困难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其在借款中的一些不当举措不仅使得其所得有限,还引起了国内的不满。孙中山所代表的临时政府在举借外债时并不想损失主权,但这个愿望却不会得到实现,孙中山出于无奈,只好做出变通性的让步,企图以国内的大企业作为抵押,向外国贷款。民族资产阶级这种既想贷款,而又害怕损失主权的心理,也正是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两面性的表现。他们希望借外债以解决所面临的经济困难,结果必然使其愿望落空。革命派把财政出路寄希望于举借外债,而未立足于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多方拓植经济基础,开辟财政收人来源,致使南京临时政府始终被困在严重财政危机之中,以致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势力的夹击下夭折。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政策不难发现,南京临时政府举借外债落空的主要原因在于:那时列强都已进人帝国主义阶段,不愿意让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更不愿意给中国民主革命派以财政经济握助。面对革命带来的动荡局势,各国都想乘机扩大在华势力,而不是真正帮助中国走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道路。

托克维尔认为:“社会的普遍富裕有利于一切政府的安定,而特别有利于民主政府的安定,因为民主政府的安定取决于最大多数人的情绪,而且主要取决于最贫困阶层的情绪。”显然当时的孙中山所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却没有很好的发展经济,更不用说照顾劳苦大众的贫穷生活,革命的进程受到种种限制与困难,经济的崩溃,再加上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最终走向了失败。

[1]《财政困难是辛亥革命失败原因之一》汲广远 丁兴福

[2]《从孙中山的反思看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王进

[3]《论民初民主共和政治失败的必然性—读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高伟

[4]《论辛亥革命失败的经济因素》 张世均 胡大泽

[5]《论辛亥革命失敢的经济原因》 施学

[6]《论辛亥革命失败的经济原因》 张宁

[7]《民初有关共和制度的争论—省思中国初次民主实验》 李朝津

[8]《辛亥革命“失败”辨析》李新宇

王晟泽(1994-),男,研究生在读,北京工商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临时政府帝国主义辛亥革命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论李东辉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初期的外交活动——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00周年
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中的帝国主义寓言
俄国二月革命后立国未竟与“十月”的选择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重庆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多党合作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尼共批印度像“帝国主义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