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15例严重不良反应及原因回顾性分析

2017-04-15黄永鹏刘思言杜余新李凌洁

当代医学 2017年30期
关键词:异丙嗪寒颤磷酸钠

黄永鹏,刘思言,杜余新,李凌洁

(四川省仪陇县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 637600)

儿科15例严重不良反应及原因回顾性分析

黄永鹏,刘思言,杜余新,李凌洁

(四川省仪陇县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 637600)

目的 探讨儿科15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原因。方法 选取儿科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15例。对患儿进行临床诊疗时发生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患儿陆续出现了寒战、高热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通过对儿科临床诊疗中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的统计和分析,说明当前临床诊疗中发生不良反应因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减少诊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儿诊疗安全合理。

儿科临床诊疗;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儿科患儿是一个特殊群体,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尤其是新生儿,各重要器官功能尚未健全,药物的代谢及排泄能力差,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将不良事件定义为不良感受,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不幸的医疗卫生事件,而这种事件不一定与药物治疗有因果报应关系。本报道叙述临床诊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原因,旨在探索诊疗中安全诊疗的一些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7月19日~2012年7月20日间儿科15例发生不良反应患儿(当时住院患儿51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0个月~13岁,平均年龄(3.88±3.75)岁[1],所有患儿的临床诊疗资料及诊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出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1.1.1 患儿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调查如下。

患儿1,年龄10月,体质量9 kg,诊断:急性感染性喉炎,使用注射用呋布西林0.5 g+氯化钠注射液50 mL静脉输液20滴每分,用药后3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给予静推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约20 min后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患儿2,年龄3.5岁,体质量15 kg,诊断:流行性腮腺炎,使用10%葡萄糖注射液150 mL+炎琥宁0.15 g静脉输液25滴每分,用药后约3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给予静推异丙嗪12.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7.5 mg,约20 min后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患儿3,年龄2岁,体质量18 kg,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使用注射用头孢硫脒0.7 g+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输液25滴每分,用药后约2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更换液体并密切观察,约30 min后患儿症状有所缓解。

患儿4,新生儿,体质量3 kg,诊断:左腋下急性蜂窝组织炎,使用注射用头孢硫脒0.3 g+氯化钠注射液50 mL静脉输液12滴每分,用药后约2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给予静推异丙嗪8.33 mg,约30 min后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患儿5,年龄14月,体质量10 kg,诊断: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使用多索茶碱0.06 g+葡萄糖注射液50 mL静脉输液20滴每分,用药后约2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给予静推异丙嗪12.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7.5 mg,约30 min后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患儿6,年龄6岁,体质量20 kg,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使用注射用呋布西林1.0 g+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输液25滴每分,用药后约2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给予静推异丙嗪12.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7.5 mg,约30 min后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患儿7,年龄8月,体质量10 kg,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使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炎琥宁1.0 g静脉输液20滴每分,用药后约2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给予静推异丙嗪12.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7.5 mg,约30 min后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患儿8,年龄2岁,体质量10 kg,诊断:急性咽峡炎,使用注射用呋布西林0.5 g+氯化钠注射液50 mL静脉输液20滴每分,用药后约2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给予静推异丙嗪12.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7.5 mg,约30 min后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患儿9,年龄8岁,体质量15 kg,诊断:流行性腮腺炎,使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水溶性维生素2支静脉输液25滴每分,用药后约2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给予静推异丙嗪12.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7.5 mg,约30 min后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患儿10,年龄2.2岁,体质量18 kg,诊断:手足口病,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水溶性维生素1支静脉输液25滴每分,用药后约2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给予静推异丙嗪12.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7.5 mg,约30 min后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患儿11,年龄10.5岁,体质量28 kg,诊断:水痘,使用10%葡萄糖注射液150 mL+喜炎平4 mL静脉输液30滴每分,用药后约2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给予静推异丙嗪12.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7.5 mg,约30 min后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患儿12,年龄22个月,体质量11 kg,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使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水溶性维生素1支 静脉输液20滴每分,用药后约2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给予静推异丙嗪12.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7.5 mg,约30 min后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患儿13,年龄5岁,体质量18 kg,诊断:急性扁桃体炎,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炎琥宁0.2 g静脉输液,25滴/分,用药后约2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给予静推异丙嗪12.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7.5 mg,约30 min后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患儿14,年龄1.5岁,体质量14 kg,诊断:疱疹性咽峡炎,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喜炎平1 mL静脉输液20滴每分,用药后约2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给予静推异丙嗪12.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7.5 mg,约30 min后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患儿15,年龄13岁,体质量45 kg,诊断:急性扁桃体炎、荨麻疹,使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60 mg+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输液20滴每分,用药后约20 min出现寒颤、高热,立即给予静推异丙嗪12.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7.5 mg,约30 min后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1.1.2 主要药品不良反应资料 ①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不良反应偶见心悸、心慌、头晕等症状[2]。②喜炎平注射液:本品偶有过敏反应,可见皮肤风团、瘙痒、心慌、腹泻[2]。③炎琥宁偶见皮疹等过敏反应[2]。④水溶性维生素:未说明[2]。⑤注射用呋布西林:主要是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皮疹、药物热;过敏性休克偶见。余未诉高热、寒战不良反应[3]。⑥多索茶碱:少数患儿服药后有心悸、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呼吸急促、高血糖、尿蛋白、纳差、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或疼痛、头痛、失眠、易怒等。余未诉高热、寒战不良反应[3]。⑦注射用头孢硫脒:主要不良反应荨麻疹、哮喘、皮肤瘙痒、寒战高热、血管神经性水肿等[3]。

1.2 方法 通过对15例患儿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情况及相关药品资料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出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

1.2.1 诊疗过程 根据临床诊断,综合患儿自身情况及体质量计算考虑,给予相应药物对症治疗,在输液中药物与溶媒配伍适宜,滴速在合理范围。出现不良反应后予以停药及给予脱敏治疗,经密切观察,所有患儿症状均得到缓解,后续治疗后痊愈出院。

1.2.2 抽样调查 药品、器械情况:医院对相关的药品、器械(药品:氯化钠注射液、厂家为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批号C120217D,氯化钠注射液、厂家为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1222B2;器械:双袋输液器、厂家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批号20120601、20111231)暂控并抽样送省药品检验所检验,检验报告示不溶性微粒及细菌内毒素均符合规定。

2 讨论

2.1 药械因素

2.1.1 药品方面 上述药品说明书中只有注射用头孢硫脒有寒战高热不良反应记载,其余药品未发生过此类反应,但所用药物陆续发生15例相同药物不良反应,此过程单某种药物偶然发生此种不良反应依据不足,可排除其药物所致。

2.1.2 所输液体质量 医院对其他科室药品应用进行了调查,全院均使用同批号液体,其他药物也是同批号、同生产厂家,仅在一个科室出现此类反应,未见其他科室有类似报告,共同液体检验合格,排除有药物质量因素诱发输液反应,但医院临床科室临时存放的液体环境不符合药品贮存要求,无相应温、湿度控制设施、无药品避光设施。未先进先出,导致液体长时间在不符合条件的地方贮存,有可能长时间下雨空气湿度大,部分药液被微生物或灰尘污染。

2.1.3 配伍剂量大、药液的溶解度、酸碱度、浓度条件及配伍后药液变化 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看,19号相关患儿均为输入药物结束后约10 min后陆续出现寒战、高热,20号是配液后立即输液约半小时后极个别患儿陆续发生寒战、高热,但同科室输相同药液其他患儿未出现不适,排除该因素产生的可能。

2.1.4 输液器的质量 此次调查中全院共用,且仅在一个科室部分患儿出现此类反应,未见其他科室有类似报告,共用器械(输液器)送检结果合格,排除由器械质量因素诱发输液反应。

2.2 其他因素

2.2.1 患儿因素 不同患儿对细菌内毒素有不同的耐受范围,患儿本身的疾病不同、体质不同、年龄多在10岁以下,器官发育不健全,因此对热源反应的反应程度不同,也可能是部分患儿导致输液反应发生。

2.2.2 人为因素 7月19日和7月20日配药护士均无感冒,上午5点臭氧消毒配药室2小时,配药室温度20℃,湿度60%,输液器包装完好,无松动,无破损,无菌液体瓶盖无松动。配药空针均一次性使用,用后立即毁形,包装袋打开后空针未放于治疗台上,使用的液体于7月18日领取,输液器于18日领取,空针于17日领取,存放于治疗室(配药室)。病房空调于上午8:30开始陆续均清洗。医院执行的是一人一具加药,发生反应的患儿不是一人所配置及操作,液体配置未长时间置放,护士配药时均戴有口罩,无生病护士上岗配药。护士按医生医嘱及输液流程规范操作,据此不良反应与此环节无关系。

2.2.3 输液环境 医院刚好在7月19日、20日两天在儿科清洗中央空调,有可能导致输液环境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变差,长时间下雨空气湿度大药液易被微生物污染可能引发输液反应。

3 结论

此次儿科15例不良反应病例可能与输液环境、长时间下雨空气湿度大导致热源产生引发输液反应有关,患儿的年龄、基础疾病是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与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医疗操作、不合理用药无关。

综上所述,医院给予患儿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因素较多。因此,药品方面,保障药品生产,运输,贮存,使用各个环节药品的质量;医院方面应改善医疗环境,注重病区清洁消毒等,最大程度避免外界因素对患儿的影响,避免院内损害;护理方面加强基础护理,强化护理操作规范,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医生应综合考虑患儿情况,诊断明确,用药合理。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医院应加强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保障患儿医疗安全。

[1] 申征.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J].医师在线,2014,1(4):82.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2010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3]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0.064

猜你喜欢

异丙嗪寒颤磷酸钠
村庄
磷酸钠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高热大鼠不同程度寒颤模型的构建
倍他司汀加异丙秦注射液治疗中老年眩晕症临床分析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盛开在阳光下的寒颤
黄芪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
H1受体拮抗剂异丙嗪降低紫杉醇对卵巢癌的化疗作用*
小剂量长托宁、地塞米松用于减轻剖宫产术中寒颤的临床观察
金匮肾气丸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