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无复流的临床分析

2017-04-14王成明

当代医学 2017年26期
关键词:洛尔现象心肌梗死

王成明

(株洲市中心医院,湖南株洲412000)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无复流的临床分析

王成明

(株洲市中心医院,湖南株洲412000)

目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无复流现象的控制措施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中以普萘洛尔配合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将以安慰剂配合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各36例;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无复流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以普萘洛尔配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无复流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7.78%),两组患者的无复流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以普萘洛尔进行辅助,可有效对术后无复流现象进行控制,应进行推广。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无复流;临床分析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冠状动脉内支架术(PCI)是一种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段,这一治疗手段虽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患者的血流机械性阻塞现象,但也时常引发无复流现象的出现[1-2]。无复流即指患者在管腔残余狭窄≤1 0%的情况下,血流障碍现象仍然存在。在无复流现象的影响下,患者的心肌组织便难以得到及时的血流灌注恢复,不利于治疗效果的发挥。针对上述现象,便应在PCI的治疗基础上另外辅以其他手段,用以对术后无复流现象进行防控[3]。笔者特结合临床上相关的病例资料,对降低无复流发生率的相关治疗方法做出了分析研究,现将取得的结果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经诊断,所有患者的病情均与临床上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相符。所有患者中,以普萘洛尔配合治疗的36例分为观察组,本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人数比例为20︰1 6;患者平均年龄为(6 0.2 8±3.6 7)岁;症状开始至再灌注的平均时间为(257.43±58.92)min。以安慰剂配合治疗的36例分为对照组,本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人数比例为19︰1 7;患者平均年龄为(6 0.3 5±3.5 9)岁;症状开始至再灌注的平均时间为(256.88±58.73)min。经比较,两组患者的组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所有患者均存在缺血性胸痛症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首先,两组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PCI)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将支架置入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置最大扩张压大小,并对支架置入后的残余狭窄程度进行观察。如残余狭窄度未超过15%,便应通过更高的压力进行再次扩张。另外,如置入支架的过程中,在梗死相关动脉处受到阻碍,便应立即将支架退出,并采用球囊进行预扩张,随后再将支架置入。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两组患者再分别以不同方法另外实施配合治疗。以术前1周至术后第2天为时间范围,观察组患者每天服用普萘洛尔(15µg/kg)进行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相同时间内,以生理盐水(1 mL/kg)进行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分别施以方法不一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无复流发生率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将记录的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无复流发生例数为2例,发生率为4.44%;对照组患者无复流发生例数为8例,发生率为17.78%,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

3 讨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加上各种诱因的综合作用,极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形成,造成血管血栓闭塞性病变现象的出现[4]。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现象可直接引起心肌细胞肿胀现象的出现,加上间质水肿改变等现象,在缺血情况未得到及时、有效纠正的情况下,极易引发心肌纤维坏死。除此之外,患者的心肌梗死区域也将随之出现进一步扩大,患者的心肌局部收缩、舒张功能受到不良影响,整体心室功能均不同程度受损[5]。针对上述现象,临床上多以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该治疗方式可有效促进冠脉的再通,同时也可使患者的缺血现象得到快速恢复,由此实现对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保护作用。通常情况下,PCI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诱发无复流现象出现的因素。无复流现象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大常见并发症,可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手术的效果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需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6]。

从无复流现象形成的原因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因血栓造成的远端栓塞。在粥样斑块增大的过程中,由于循环中的血小板受到激活,引起血栓的形成,导致机械性阻塞现象的出现,从而引发无复流;②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当人体心肌组织脂肪区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现象出现时,中性粒细胞受激活后,变形能力也将出现相应下降,以在血管腔内形成黏附与聚集效果,进而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从而引发无复流;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由于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间隙充满红细胞等现象的影响,人体微血管便极易受压,进而导致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形成;④血管痉挛收缩。在冠状动脉介入操作的影响下,球囊或支架可对人体血管壁产生牵扯作用,加上对血流的阻断作用,极易造成心交感神经反射现象的出现,引起弥漫性冠状动脉系统收缩或微血管痉挛,从而引发无复流。为降低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本院特对两组行该术式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普萘洛尔属于一种β受体阻断剂,临床上常用于促进患者心肌耗氧量的降低。除此之外,该药物还兼具了保护人体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对于提高心肌再灌注具有重要意义[7-8]。临床研究表明,采用普萘洛尔对行PCI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在手术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的几率,对于优化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9-10]。为对上述观点进行论证,笔者特结合相关病例资料做出了分析研究,取得的结果基本与上述观点一致。

从本次研究取得的结果看来,以普萘洛尔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的几率明显较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普萘洛尔在无复流的防控效果上明显较优,值得应用。

综上所述,为实现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价值最大化,可在治疗过程中以普萘洛尔对患者实施辅助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无复流发生率的进一步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秦卫,陈鑫,黄福华.冠状动脉受累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5,31(12):729-731.

[2]黄朴忠,赵莹莹,徐升,等.经胸冠状动脉超声成像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显示能力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9):782-785.

[3]胡喜田,李子莉,王维刚,等.支架影像增强显影技术在冠脉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14):8-10.

[4]王宏岭,马赕,耿学斌,等.血管内超声评价国产及进口支架在老年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疗效[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7):718-721.

[5]刘树英,刁克,聂芳,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再狭窄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8):3161-3163.

[6]李明哲,吴强,赵爱民,等.主支支架加边支预埋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5):567-570.

[7]陈新敬.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通过困难不同锚定方法的对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2):1884-1886.

[8]叶猛,洪彪,黄晓钟,等.冠状动脉分叉部位支架置入技术在膝下动脉分叉病变腔内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11):870-874.

[9]姜霄鹰.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不同介入性血运重建方式[J].当代医学,2013,19(11):92-93.

[10]刘彦.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3,19(18):56-5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6.036

猜你喜欢

洛尔现象心肌梗死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猜谜语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普萘洛尔治疗桥本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