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有效写作课堂

2017-04-14赵雪丽宋爱斌朱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4期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

赵雪丽 宋爱斌 朱娜

摘 要 以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写作教学为出发点,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突破口,在简单介绍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新型写作课堂思路,旨在为困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些问题提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英语写作教学;任务型教学理论;有效写作课堂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101-02

Abstract From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he authors provide a new mode of writing teaching for an effec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assroom.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ode, the paper suggests feasibl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i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Key words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heory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effective writing classroom

1 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大学英语读写课堂越来越注重课堂学员交流互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驱动下,国内大学生的口语和交际能力日渐增强,阅读能力也有所提高,然而作为读写课堂另外一个重要环节的写作教学却不尽如人意。

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写作要求有明确的规定,大纲指出学生要能够“写各类体裁的文章,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然而就装甲兵工程学院教学现状来看,写作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课堂时间分配明显不足。在综合的读写课堂中,课堂教学内容多以阅读为主,写作教学往往被安排到课堂最后的作业环节或课前的作文点评環节,这样的安排自然会让学生产生“读写课堂以读为主,写作根本不重要”的印象。

2)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即便是在独立的写作选修课堂中,教学的核心主要还是“注重词汇的多样性和语法结构的准确性”,而非“写作思想深度和内容广度的提升”。

3)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多数学生反映,“一学期的写作课之后,自己的写作能力没有明显提高”。写作教师也会在期末批改学生的作文中产生挫败感。

这种教学现状显然跟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笔者理解按照大纲要求,承担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师应该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跳出模板作文的框架。

其次,在写作训练中把写作活动设计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兴趣和写作需要联系起来。

最后,能够把学生的写作内容与他们所掌握的写作策略和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

那么如何做到这样的教学设计呢?笔者根据任务型教学理念,为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提出几点教学方面的建议。

2 任务型教学下的写作课堂模式

任务型英语教学(TBLT,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是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习得理论和交际教学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言教学理论,其核心是“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核心,在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以完成相关的任务为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语言学习的策略并习得相关的语言知识。任务型教学能把学习形式与学习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笔者尝试在日常的写作课堂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

在国外学者所提出的众多课堂教学模式中,选择的是Willis的模式,如图1所示。在理想的状态下,可以设计的基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写作课主要分为3个模块:前期任务(Pre-task)、中期任务(In-task)和后期任务(After-

task)。

1)前期任务。前期任务的核心是写作构思,因此也可以称为构思阶段(Pre-writing)。在这个阶段,教师给出写作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写作要求。然后通过设计多样的任务引导学生对该话题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并学会激发学生对此话题的兴趣。具体实施时,教师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布置写作任务,阐明写作的要求与目标。学生在审题时应先围绕写作的主题和要点,罗列与话题相关的短语,然后列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再依次根据主题句进行选材,构思能支撑主题句的有关内容,为撰写初稿(drafting)做准备。在审题的基础上,教师先要求学生围绕写作的主题用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法开展讨论活动,并用列表的方法(listing)把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都列举出来;然后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对列举内容中的关键信息和无用信息进行筛选(screening);最后让学生根据讨论写出提纲或文章脉络(outlining)。

2)中期任务。中期任务包括两个阶段,分别是学生独立撰写初稿的阶段(drafting)和学生之间互相审稿的阶段(peer editing)。

首先,在经过初期的审题和讨论之后,学生开始独立构思和写作。学生先考虑文章开篇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

和结尾的点题句(conclusion);然后通过添加支撑句(supporting details)将主题句扩展成段落;最后把各段落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连成一体,形成一篇语义基本连贯和有一定层次的初稿。

其次,学生之间互改初稿。这项任务可以在两人间(pair work)进行,也可以是小组活动(group work)。这种形式在写作训练中十分重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符合新型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是实现有效写作课堂的关键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阅读对方的初稿作文,并讨论相关的问题和修改建议;然后由作者本人在听取其他组员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倾听和相互帮助,可以起到教师讲解所达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写作训练中,由于教师很难做到全批全改每个学生的习作,此时采用学生互相纠错的方式不失为一种操作性较强且效果较好的办法。

3)后期任务。后期任务的主要目的是给予学生获得写作成果的成就感,因此设计展示评价环节(peer evaluating)。

具体实施时,学生在互相修改完成初稿后,进行终稿写作(final writing);然后,學生把终稿在小组内进行互评,选出本组最出色的一份作品;接着,在班级内用投影或幻灯的形式给其他学生展示,介绍该作品的突出特点和明显优势,并请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此时如果加上教师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给学生的评价指导,这样的评价活动必然会给学生之间的写作带来一个良好而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有效写作课堂的优势可以凸现出来。

首先,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从文章的构思到最后的定稿,从教师阅读后的批改到再次修改,学生增加了用目标语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在多次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得以进行不同形式的口头表达训练和听读训练,而且可以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

其次,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增强。在整个写作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小组范围内互相阅读文章并提出修改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过程。由于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写作过程上,这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过程,并懂得写一篇文章必须经历的几个步骤以及每个步骤应该注意的问题等。

3 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首先,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在写作活动的设计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尽量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写作练习,并精心设计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写作任务,使学生在任何话题的写作中都可以做到“有话可写,有话会写 ”,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日常词句积累和仿写方面的指导。毕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发现优美的语句和篇章,学会欣赏其成功的表达方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而恰当地模仿和运用。

4 结语

总之,作为写作教师要明白,写作教学不是立竿见影的活动,要实现有效的写作课堂,单凭一时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写作教学本身也是一项高投入、低收益的活动,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并非一日之功,教师只有在写作教学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实施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才有可能使学生体会到写作过程的乐趣,从而实现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Willis D A.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 Longman,1996.

[2]蔡兰珍.“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1(4):41-46.

[3]张在新,吴红云,王晓露,等.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43-50.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英语写作教学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文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教材分析与评价
基于输入输出交互理论的高中英语读写课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英语写作过程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