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视域下反思当今全运会体育文化缺失的研究*

2017-04-14刘邦华周怀球曾佑辉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体育道德全运会金牌

刘邦华,周怀球,曾佑辉

(1.湖南理工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2.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湖南 醴陵 412200)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视域下反思当今全运会体育文化缺失的研究*

刘邦华1,周怀球1,曾佑辉2

(1.湖南理工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2.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湖南 醴陵 412200)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体育文化缺失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为现代奥林匹克文化视域下反思当今全运会体育文化缺失提供合理的参考。通过对历届全国运动会的体育文化理念理解、人才的发展、人才的需求、人才的选择、人才的培养和对体育道德、民间体育文化传承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国民对全运会的这些缺失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与探讨,形成具体理论观点,为全运会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对此提出以下建议:从培养复合型传承人才和完善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选拔机制,提升优秀运动员储备、提高体育文化传承经济待遇等方面来缓解人才诉求的问题。不断加强对体育道德管治与知识教育相结合来减少竞赛中的体育道德缺失的问题。从“惟金牌论”转移到全民健身上来不断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全民健身、全民参与。

现代奥林匹克;全国运动会;人才诉求;体育道德;体育文化缺失

我国共举行过十二届全运会,经历过57年的风雨历程,拥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这一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的体制,人们一直有许多驳斥和分歧,有些人认为全运会体制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尽人意之处,但它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开展具备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有人认为全运会的规模越办越大,劳民伤财,各种消极要素越来越突出,已到了该讨论能否还要保存这一体制的时候了。全运会体育文化又有哪些亟待处理的因素?本文将从对历届的全国运动会进行研究和探讨总结经验来解决一些针对性的问题。

1 全运会的现状

全运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的大型运动比赛。今天的比赛可以完全作为一个“迷你奥运会”。除武术外,所有的项目都是复制奥运会的项目。它的目的是为国家奥林匹克战略,促进新的人才培养,每四年举行一次,是在奥运会后一年举行[1] [2]。他的举行为中国的奥运策略培育新人,拉动主办地域的经济开展,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传达等。全运会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他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为了调动该省的积极性“将奥运会奖牌带入全运会”的措施[3]。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全运会出现诸多糜烂景象,如“黑盒子”运作、服用禁药、控制比赛、官员和裁判等问题频繁发生。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第一届至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竞赛项目及参赛人数和历届所发生的重要事情作为研讨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依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查阅了与全运会体育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共25余篇,报道17多篇,深入了解了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缺失背景和相关文章。这些资料的收集使我更深入的了解了我国全运会体育文化有哪方面的不足与欠缺,对我国全运会体育文化发展现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2.2 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国内历届全运会举办的项目和文化传承人才方面的培养、赛事的准备工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全运会体育文化有哪些不足。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文章对我国第一届至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的项目、参赛人数及奖牌的数据等进行简单的整理。

3.1 全运会体育文化传承人才的缺失

对第四届、第八届和第十二届全运会中的体育文化传承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表1可以看出,第四届全运会参赛人数抵达最高峰,参赛人数共有15189人,培养了许多体育人才,这并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从查阅历届全运会及文献资料中可以知道第四届5人5次打破世界纪录从中可见达到世界等级的运动员却少之又少,人才的质量还有待提高。第八届全国运动会的取得了659次179人超41世界纪录的好成绩。

表1 第一届至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基本信息

可见我国的体育人才在质量上不断提升,但与国际体育竞技水平相比之下还是有一定差距,还有发展的潜力[4]。第十二届在辽宁沈阳举行,开幕式具备奥运会开幕的标准。规模庞大的同时,对人才的重视达到了一个顶峰阶段,全运会开始对体育传承方面各项人才进行收纳包括社会体育人才、竞技体育人才等,这是现今我国对体育人才方面认识的一个巨大的飞跃,而第十二届全运会也是继2008年奥运会后又一次巨大的飞跃,本届全运会的体育文化的传承达到了一个较高层次的水平,吸取多方面人才[5]。然而问题来了,现在体育人才开始转而把金牌当成唯一成功,“惟金牌论”在此届全运会中盛行,体育传承性人才开始歪曲了传承的道路,极少数人为得金牌不择手,大多数省份只认金牌等,我国对此急需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3.2 全运会体育道德的缺失

体育道德在体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平竞争是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比赛中一定要有野心,但要注意培养与比赛中某些与道德的博弈,所谓自豪地赢,不怕失败,尊重裁判与对方,团结合作伙伴等等,只要做到这一点,才会赛出自己作风、能力程度,获得优秀比赛结果。崇高的职业品德和良好的体育精神,体育职业品德与社会主义的公共生存原则与公共性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更快,更高,更强”体现了人类在运动中崇尚进取的欲望。但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体育训练水平不断提高和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不断提升,要赢得比赛的胜利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1994年,体育委员会履行政策“将奥运会与全运会相互链接”,全运会为考核期,将奥运金牌折算为全运奖牌。全运会金牌和奥运奖牌相互联系在一起。这一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孕育了许多糜烂的场景,“黑盒子”运作,掺杂了一些违禁药品,控制赛场,官员和裁判的贿赂等问题不断发生。从查阅历届全运会及文献资料可以看出这一点,如第十二届全运会上三个代表团没有得到体育道德风尚奖,北京体育代表团橄榄球决赛上0~70的比分,赛后被定性为消极比赛。海南代表队个别运动员更改年龄弄虚作假[6]。云南代表队则是查出运动员杨杰楠使用违禁药物而被取消。全运会出现了“惟金牌论”,为了拿到金牌不折手段、暗箱操作、服用违禁物品、冠军内定等。中国足球协会指派的龚建平裁判期间,收受他人贿赂共计37万元。这就是震惊中国的“黑哨第一案”,九运会兴奋剂事件等都反映出全运会存在着许多体育道德腐败的现象[7] [8]。

3.3 全运会民间体育文化的缺失

表1可以得出全运会的赛事项目每一年都有着小小的改动,最大的变化便是表演项目从有到无。第一届至第四届有表演项目,第五届到十二届都没有表演项目。全运会是利于我国的奥运战略,利于培养更高水平的体育竞技人才为国家争光增加我国的体育竞技实力,但却忽视了群众所喜爱的。全国运动会顾名思义是全民参与全民健身应该是中国的运动会而不是中国式的奥运会,当今的全运会不是全民参与健身而是参与举办,利用全国的资源来举办这次盛宴,规模不亚于奥运会。事实上,在全国比赛中,完全能够成为一个小的“奥运会”[9] [10]。所有的项目都复制到奥运会上,高尔夫、橄榄球为什么会出现在全运会上的竞赛项目中,不是因为它俩有多大影响,群众基础有多厚。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是奥运会项目。全运会是中国的“全民游戏”而不是“中国奥运”,比如像中国的高航模、象棋和围棋,具有一定的共众基础的项目在运动会上有一席之地。但自第八届全国运动会,除武术外所有非奥运会项目全都被抛出了运动会。虽然还设置了非奥运全国体育大会的一个专门接待的部门,但没有很大的影响力。像一些不受群众喜爱的项目,如摔跤、马术、古代五项等,在国内竞技水平不高,但能在全运会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因为它们是奥运项目,只是练习一些运动员赢得金牌,基本上我们并不需要思考的基于市场和其他的实施效果。而受到中国人民极其青睐的非奥项目,却远离全运会的赛场[11]。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将本国的体育体制打造成为奥运会的副本。若将电子竞技和气排球甚至是麻将推进全运会中,迎来的掌声肯定比七人制橄榄球要多。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历届全国运动会体育文化缺失诸多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我国对全运会体育文化缺失方面也不断地改进但是仍然面临着险峻的问题,以加强体制改革与创新、正规的法律文件加大治理力度等是解决体育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途径[12]。因此,文章提出几点建议,为清除全运会体育文化缺失在认识上、体制上、机制上、制度上以及方法手段上的障碍,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创新之路。为我国全运会体育文化的革新提供合理的参考。

4.2 建议

4.2.1 培养复合型传承人才

培养复合型人才与全运会体育人才的范围性直接挂钩,重点是对复合型人才的理解,复合型人才是体育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然不直接参与体育传统文化传承,但为体育专业传承人才的体育传承工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因此,复合型体育传承人才需要深谙体育传统文化传承的规律。同时,由于科技发展迅速,时代前进快速,复合型体育传承人才需要对外交流,拓宽眼界,与国际接轨[13]。因此,培养复合型体育传承人才需要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其在熟悉本土体育传统文化传承的规律的基础上,用国际化的视角辅助体育传统文化传承。

4.2.2 完善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选拔机制,提升优秀运动员储备

加强对青少年后背人才的选拔,为全运会体育文化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运用科学手段训练,加强队伍的良好建设,形成高水平培养体系,提升培养效率,提高在职的教练业务水平和科研队伍的建设,使体育文化传承更深入人心,受到高度的重视与关注。

4.2.3 提高体育传承人才经济待遇

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提高体育传承人才经济待遇。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先贤古圣智慧的结晶,体育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工作实际上是祖先智慧的传承,在社会发展中及其重要。然而,由于部分传统文化项目于市场的脱轨,导致部分体育传承人才的生活拮据,进而影响到传承能力和传承意愿,所以吸纳更多的体育传承人才将使全运会越办越好。

4.2.4 加强对体育道德管治与知识教育

加强对体育人事的德育教育、知识教育,同时也为防止兴奋剂事件产生做准备[14]。在比赛前应给每位参赛选手发放一本手册,手册上应详细写到如何防止摄入兴奋剂自我保护的方法。当然,这种教育不能靠一个速成班,而且还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培训中去。事实上,很多运动员对兴奋剂给身体健康带来的伤害少之又少,所以,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知识。

我们得从根源抓起对症下药,采取更好的方法。首先,各级管理人员要进一步深化体育工作重点和关键,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体育产业方面的指示,意识到体育教育和体育价值观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第二,要采取一定纠正措施,先准备和固定一定的金牌数量,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对自私行为进行处罚。第三,加强运动员、教练员和大量的从事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教育,铭记体育初衷,引导他们不被荣誉和利益所驱动。第四,要注意每一个细节,严格落实规章制度,特别是在新成立的实施整顿“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选择和监督管理规定”,建立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不断增加了对体育精神的扭曲和违反体育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15]。

4.2.5 从“惟金牌论”转移到全民健身上来

金牌至上对体育精神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使很多运动员和教练员为了拿到金牌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全运会的真正意义被抛之脑后。应该明白到体育运动有利于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对人的发展起不容忽视是作用。在比赛中运动员顽强拼搏、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以优异的成绩为国家赢得荣誉,为国家增添色彩,能激发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构建青年人的典范,体育独特的价值和独特的作用,是满足人民文明的需要。通过不公平的手段或犯规,忽视体育道德追求的黄金不仅扭曲了体育本身的精神,也是一个国家体育发展和国家利益的损失,损害了体育运动的形象和它的价值追求,这是我们需要果断打击和更强大的消除对象[16]。全民参与到全运会中去,进行一些群众喜闻乐见有利于国民素质提高的体育项目与表演。

[1] 闫丽敏.全球化视角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理论评述[J].体育科技,2015(5):90-92

[2]张建会,钟秉枢.1910—1948年全运会制度的历史考察[J].体育学刊,2010,17(8):17-21

[3] 孙红梅,张学忠.从社会文化角度诠释全运会的角色及意义[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 (3):23-24

[4] 陈少青.全运会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4(3):5-8

[5] 金立.全运会发展特点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9):40-43

[6] 刘媛媛,郑国华,熊晓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中国和谐思想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11-15

[7] 王勇,王莉敏,万岩.“黑哨”——体育道德的缺失[J].凯里学院学报,2012,30(6):62-65

[8] 方莉.与世界共享奥林匹克文化之美——《文明》杂志创新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理念的故事[N].光明日报,2014-10-30(16)

[9] 罗时铭,谭华.奥林匹克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 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1] 懂官清.全运会转型背景下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3):31-35

[12] 王景波,赵厚华,胡京生.全运会综合效益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9):27-30

[13] 姚立莹,门阑,卢延文.全运会对广东省竞技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启示[J].当代体育科技,2014(5):132-133

[14] 谭刚.竞技体育的发展呼唤体育道德的回归[J].中国证券期货,2010(8):146-147

[15] 秦小平,张虹,王健.取消全运会:基于体育公共服务的视角[J].体育学刊,2010 (7):11-14

[16] 陈佳,何瑶瑶,王建芸.公共安全问题的研究——以沈阳全运会为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247

Reflections on the Lack of Sports culture in the National G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Olympic Culture

LIU Bang-hua1,ZHOU Hai-qiu1,ZENG You-hui2

(1.PE College,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eyang 414006,China;2.No.1 Middle School Of Liling,Liling 412200,China)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problem of lack of physical culture in the China National G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Olympic sports culture providing a reasonable reference for today's China National Games. Based on previous National Games Sports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 talent development, talent demand, talent, talent, culture and Sports Ethics study, folk cultural heritage,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given: cultivating the compound talents of heritage, improving youth sports reserve talent selection mechanism, enhancing athletes' reserves and improving the sport heritage economic treatment to relieve the demand of talents. Continually strengthening Sports Ethics governance and knowledge education to reduce the problem of lack of sportsmanship in competition. Transfering “gold medal or nothing theory” to the fitness up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national physical fitness, fitness, universal participation.

modern Olympic national sports talent demands; National Games; talent demand ; sportsmanship; lack of physical culture

2016-12-22

刘邦华(1963-),男,湖南郴州人,教授,本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A890010)

G80

A

1007-323X(2017)02-0017-03

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体育教学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体育道德全运会金牌
迟来的金牌
初中生体育道德发展水平研究①
2010—2019年我国体育道德研究进展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群众体育道德践行的路径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完美闭幕
有惊无险的金牌
金牌搭档主持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