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野下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思考

2017-04-13陈妍

关键词:辅导员微信政治

陈妍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 110036

新媒体视野下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思考

陈妍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 110036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类推向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群体成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同时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深受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影响。如何在这一复杂环境下有效地进行网络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主流文化价值观,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从认识、剖析以及应用三重维度,研究高校辅导员如何正确认识以及应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新媒体;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素养

网络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正广泛而迅速地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众的工作与生活方式。青年大学生是使用网络和新媒体的主要群体,他们充分利用新媒体为生活、学习、就业、交友等方面开拓途径,寻求便利,尤其是95后甚至被称为“数字原住民”。新媒体时代的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进行和发展,伴随着新媒体大环境和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环境的交融。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利用新媒体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环境下高校辅导员面临的一大课题。新媒体发展给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需要作出概括和解释的新思路和新问题,同时也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新使命,创造了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机遇。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深化对新媒体的理解与应用,不断提升辅导员的新媒介素养,强化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以及制作贴近大学生特点的新媒体内容产品并予以传播。

一、认识新媒体,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学界众说纷纭,最新也最为务实的解释是: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并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技术维度和“双向传播、用户创造内容”的传播维度为指标。在与快速发展的新媒体的接触中,良好的媒体素养是最为直接也最为关键的一项能力。媒体素养是一种认识、评判、运用媒体的能力,涵盖了人们面对新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时具备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制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世界各国各地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探求从未停歇:早在1933年英国学者就已提出这一概念;1989年,英国教育学部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公立小学的课程体系;1999年,美国已经基本涵盖了一种以上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在现代中国,微信、微博已然是新媒体中最活跃的载体。截至2016年底,微信用户数量统计数据显示,其注册用户已经突破9.27亿。据相关调查显示,微信用户的平均年龄仅26岁,50岁以下的用户占97.7%,18~36岁之间的用户占86.2%。职业方面,企业职员、学生等占据了用户人群的80%。所以,提升高校辅导员新媒介素养,加强对其“新媒体”环境的了解,掌握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是成为一名合格学生工作者的现实要求,是考核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掌握网络规律,研判网络舆情,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拓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的必要手段。

二、剖析新媒体,面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挑战

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借助报刊、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来实现,大多以课堂、报告会、校报专刊等为主要形式。新媒体手段的出现,一方面丰富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延申了课程教育功能,另一方面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数字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浏览相关信息,借助微博、微信、论坛、网站等平台获取资源。毫无疑问,这些手段都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载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平台,但与此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不少挑战。

国内有学者提出,新媒体的“3V”理论,即新媒体是“微小”的,同时也是“威力巨大”和“危险”的。以大学生手机必备软件微信为例,其语音、文字、表情、图片及视频等功能以及朋友圈、摇一摇、扫一扫、公众号等应用,内容短小但功能强大。同样,通过微信搭载平台,用户可以登录网上银行进行查询、转账及交易等多种服务,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查询课表,办理图书馆借阅等相关事务,在使用上也是简单方便。“威力巨大”其一表现为新媒体在传播政治谣言、抹黑英雄人物等方面的巨大破坏力。现阶段,各类良莠不齐的思想意识形态通过网络新媒体向高校进行渗透,或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学生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况,网络新媒体俨然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战争的主战场。其二表现在青年学生缺乏成熟的媒介素养,不能完全通过网络新媒体辩证地了解社会,同时网络也会在传播过程中造成事实的扭曲。这就与有些学者提出的新媒体N面镜理论不谋而合:即新媒体通过N值巨大且无序排列的N面镜反映社会。即使每个镜子如实反应客观事实,但组合在一起,也可能因为不在同一平面而不能真实反应客观事物。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并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客观事物,获得的信息越多,往往获得的真相越小。如何将不同的镜子的信息排列在同一平面以获得真实的信息,考验着学生和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和基本功。“危险”主要是指网络新媒体载体充斥着浓厚的商业气息,诱惑、功利、媚俗现象无孔不入,影响着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其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网络诈骗、校园裸贷,虚假信息,社交网站信息泄露等层出不穷的案件。同时,大学生心智发展尚未成熟、自制力差,手机低头族、网络宅男宅女等成为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的标签,严重妨害学生的正常学习及生活,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因此,高校辅导员群体必须透过复杂多变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认清当前形势,面对严峻挑战。

(一)新媒体冲击了高校大学生的传统思想观念

过去,大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图书、报刊等形式接触信息,这种方式使得大部分不良或垃圾信息得到筛选。而网络的开放性、资源共享性特征决定了其成为一把“双刃剑”。网络资源充斥着良莠掺杂的各种信息,真实话语与虚假信息交织、正面效应与负面影响混杂,而大学生尚未形成正确而完整的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思想不够成熟,缺乏相应的媒体素养,自身无法进行有效区分,在面对全新的网络媒体冲击时,传统思想观念受到严重波及,其中也包括有利于塑造大学生人格品质的精华部分。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同时也严重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质提出新要求

以往高校通常采用课堂或者报告会的形式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部分教育者思想固执保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乏味,热衷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获取上,学生经常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调动和激发学习兴趣。新媒体时代,网络的开放与灵活,对施教者提出更高要求:高校辅导员应当提升自身素质,调整工作思路,挖掘各种教学资源,扩大课堂信息量,提升课堂趣味性,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与丰富。同时,教师要注重加深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

(三)校园网络舆情监控难以把握

新媒体环境,人人都是自媒体和传播中心,往往一件小事件通过网络媒介的渲染就会引发“蝴蝶效应”,成为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源。这种开放性、交互性以及极强的参与性,使许多大学生沉迷于信息传播的漩涡,而其中的多数并不会辨别真伪,坚持着自以为是的理解和信条。随着交际圈的逐渐扩大,信息的传递也更为迅速便捷和广泛深入,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情况下,这部分畅所欲言的参与者很容易引起更多同龄人的共鸣,这给校园舆情监控带来很大不便。与此同时,学校舆论监控信息技术手段和预警系统存在滞后性,这极其容易造成网络舆情失控。

三、运用新媒体,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和价值传播

(一)创新工作方法,分类做好新媒体平台建设

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务必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加快教育手段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在过去,教育者在教学中具有信息和威信优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往往不能实现平等的交流。在新环境下,教育者应该改变和完善自身角色,采用新的网络技术或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教育方法,比如自觉学习新的网络技术,创新采用多媒体教学,开通微信公众号或者建立交流群等。尤其高校辅导员要根据新媒体,特别是充分挖掘与应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种最为普遍的新媒体模式,例如:微博运行门槛低,能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能实时无限制地发布消息,充分满足实效性要求,能在桌面电脑等大屏设备上进行阅读和协作,有非常强的交互性;微信公众订阅号则可以预定时间发布信息,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但交互性很差;微信公众服务号运行门槛太高,不适合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者使用。面对不同的新媒体手段,高校要创新方法,微博、微信两手都要抓,同时两手都要硬。

(二)掌握网络教育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制作方式

网络新媒体产品要求使用大学生熟悉的网络语言,不过多涉及官方语言,做到可信、可亲、可用、可敬,不摆架子。学校、学院的官方微博建设要采用“五坚持”方针,包括要坚持官方身份;要坚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坚持正面引导:即正确的价值观宣传、突发事件、事件舆情引导、危机公关;要坚持服务宗旨:即听意见、解困惑、力戒空谈;要坚持亲民作风:即内容、语言、态度,注重社区互动和交流。在内容制作上,注重微信化、图文化,力求图文并茂。要趣味化,采用动态页面、H5技术植入同时注重标题在传播中的作用。同样,制作者也应该避免内容克隆、迷信点击率和阅读量等相关问题。

(三)不断提升辅导员的新媒介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旗帜”。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工作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辅导员应该树立坚定的政治意识,同时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努力提升自身新媒介素养,制作和传播贴近大学生特点的新媒体内容产品。同时,辅导员运用新媒体工作必须遵守相关原则和方法: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同时保持权威性,不传播谣言,做到消息不证实不发表。更重要的是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通过更精准有效的服务,把学生凝聚到网络思政平台上来,通过新媒体运用,满足学生需求,解决学生痛点,聚焦问题,坚持为师生服务,为同学排忧解难。

(四)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阵地

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搭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大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同时组建大学生网络宣传队伍,在关键时刻旗帜鲜明地开展网络舆论斗争,号召青年学生争做文明守法好网民、争做网络文明志愿者,打造清朗网络空间,传播青春正能量;坚持众筹思维,争取专业力量支持,积极调动基层和青年学生的创造性,面向全校基层单位成立网络文化创新工作室,策划并推出网络文化创新专项实践成果展等传播广、影响大的新媒体产品,以贴近大学生生活,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依托“智慧校园”做好新媒体平台建设,致力于打造反映学生的意见与呼声、回应学生的合理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统一品牌和重要窗口。

[1]杜艳梅.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3-20.

[2]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网络思政,2012(6).

[3]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彭琳琳)

2017-02-20

G643.1

A

陈妍(1981-),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大学学生工作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猜你喜欢

辅导员微信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微信
微信
微信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