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途径研究

2017-04-13万舒全衣永红

关键词:理论课信仰马克思主义

万舒全,衣永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大连116600

高校思政课“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途径研究

万舒全,衣永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大连1166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能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式、师生关系阻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通过促进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实现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信仰践行等途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高校思政课;认知体系;信仰体系;转化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以来,通过学者们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研究和理解,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的不同,本质上在于教学体系是为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服务的,而教材体系更多地关注于教材知识的传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涉及的教学环境更为具体复杂,教学难题更多,而且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要说服学生,让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品德,因此难度更大。[1]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更高的要求,是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可以说,“信仰体系”是教学体系的更高层次。但是学术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途径的探讨还非常少,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

一、高校思政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理解和定位上的偏差,而导致的教学方法运用上的不合理。一些教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看作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主要采用灌输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只是满足记住知识要点,能够通过期末的试卷考试就可以,而对于学生是否在内心真正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实践中是否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不会过多关注。可以看出,这种基于“认知体系”而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也无法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使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坚定信念,坚决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人、建设人和发展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它的落脚点。[2]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要改变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为大学生在未来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过去以“认知体系”为核心建构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实现从“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创新其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实现教学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信仰体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能够真正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这种教学方法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仅仅采用教师单向灌输的方式,而是更加关注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教学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同时要努力营造大学生情感的共鸣和培养大学生行为意志的坚定。这是一种同时关注学生知、情、意的教学方法体系,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能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推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论创新。在实践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高校思政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困境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转化

高校思政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理论灌输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看作是客体,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成为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理论家和教育者习惯把自己放在绝对权威的地位,把受教育者当成不会说话的“物”,很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实际特点和实际需要。[3]在这一理念下,教育过程成了主体对客体的单向灌输。理论灌输的目的是增加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但对学生是否真正认可知识、是否在行为中贯彻知识不做过多地关注。就是说,主客二分的教育实践更多地是作用于学生的知,而对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通常是忽略的。对于高校思政课来说,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最终的结果是使大学生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在灌输理念的指导下,以理论认知为目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讲解,是很难培养起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可见,传统教学模式阻碍了高校思政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二)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阻碍转化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学评价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对于增强教师教学效果和改进学生学习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套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都很强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持续有效改革的重要手段。[4]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方式是通过期末试卷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查方式不采取闭卷考试,主要通过学生提交课程论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不管是考试还是考查,它们都是单一的考核方式,都只是对于学生知识理解和认知水平的检验,而对于学生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还没有加以重视,还没有成为考核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课的本质是信仰教育,知识教育是为信仰教育服务的,是实现信仰教育的手段。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最多只能检验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而对于学生是否内心真正相信马克思主义、是否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却无能为力。同时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又强化了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模式。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思政课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三)传统的师生关系阻碍转化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可教师的道德品质和学识,学生才会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尊重教师、尊重教育、尊重知识,这些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树立起教师的权威性。但是伴随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大学生已经是90后一代,这一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以往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大体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互联网技术广泛渗透、父母亲人过度宠爱的环境下,这些条件就决定了90后大学生一些基本的价值倾向。要想让90后大学生接受新的思想理论,通过树立教师权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是很难奏效的,必须通过与90后大学生平等的对话,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才能使90后大学生真正愿意接受新的思想。如果只是通过树立权威、主客二分,在教师与学生不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只会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抵制心理,学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是很难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和思想的。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由于其思想性、理论性、抽象性和政治性的特点,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今天更是会阻碍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大学生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因此影响高校思政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三、高校思政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途径

(一)促进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高校思政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将传统单一的理论灌输教学形式,转变成能够为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学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就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更要思考如何作用于情感和意志。教师就必须重新安排和建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使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活动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讲授,又有通过教学情境的安排来激发学生情感的环节,更有实践教学活动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同时关注学生的知、情、意,实现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才能真正培养起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种教学模式十分重视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因为信仰不仅是对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要有情感的注入。信仰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自觉”的信仰需求。[5]因此,能否激发起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信情感将具有决定性意义。教师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工具和实践教学的机会,采取为学生所喜爱的方式开展教学,更好地呈现出马克思主义者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由此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培养起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实现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

高校思政课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的建构,来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信仰体系”的实现。基于“信仰体系”的评价方式应该是既有对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考核,又有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考核,而且这种考核应该是动态的、长期的和综合的。传统的单一考试考查方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要对其进行超越。这里说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不是说要取消考试和考查的评价方式,而是说不能仅仅依靠考试和考核的方式,原有的考试考查方式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测试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但是同时要加大对学生平时表现情况的考核。要想了解到学生平时的表现就要与学生辅导员充分地沟通合作,把学生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的表现也列为考核的内容,由学生辅导员给出一定的分值,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而且关于学生行为表现的反馈,也会反过来促进教师改善其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三)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高校思政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构建起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是重要环节。高校思政课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主客二分的关系,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严重影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阻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要建构起教师学生平等的新型关系,变主体与客体关系为主体与主体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进而达成共识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要充分地互动,让学生感受到真正地被教师作为平等的主体尊重,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克服传统师生关系所造成的抵触心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信仰践行

高校思政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最终是指向大学生行为的。信仰的形成也同样离不开实践,加强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信仰践行,是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方法。高校校园文化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载体和重要途径。[6]通过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环境加以结合;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这些马克思主义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受到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熏陶,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像唱红歌、革命诗词比赛、纪念红军长征活动、校园革命文化展览等形式都具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信仰践行也要注意采取受大学生欢迎的方式进行,要多采用具有现代元素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被大学生所接受,进而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政课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1]陈秉公.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

[2]李忠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几点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3]孔国庆.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灌输的大学生合目的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2(7).

[4]舒永久.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5]姜琳琳,李兴华.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仰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

[6]金文斌.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辨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6).

(责任编辑:武亮)

2017-02-06

G641

A

万舒全(1980-),男,辽宁阜新人,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衣永红(1979-),女,黑龙江大庆人,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改项目“基于‘信仰体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LNZYJG2015001)阶段性成果;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思政专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L15ASZ002)阶段性成果;2014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思政专项)“以PBL教学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L14BSZ03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理论课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