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野中岭南建筑学派建筑创作理论研究

2017-04-13许秋娟陈炜炫

惠州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派岭南园林

许秋娟,陈炜炫

1 岭南文化的地域性格与岭南建筑学派

在岭南文化的滋养下,岭南建筑学派经历了从文化冲击与交融到文化转换与重构的历史进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特征.何镜堂院士经过长时间建筑创作实践,并在多位传承岭南建筑创作理论对于地域、文化等观点,提出“两观三性”(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成为指导岭南建筑学派建筑设计创作核心理论.

北有长城,南有五岭,“五岭”之南为岭南,包括广东、海南、广西、闽南、台湾、港澳等地区.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量充足,日照时间长,植物非常繁茂,自然景观多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水乡文化和山地文化;岭南地区同时也是一个移民文化特别明显的地区.秦汉时期,南海郡尉赵佗建立南越国;一直到明清,人口的南迁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引进岭南.在外来文化碰撞交融方面,岭南地区也受到印度佛教文化与西方传教士影响,从清代开始,岭南地区就成为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碰撞与交流的前沿.唐孝祥教授指出这种独特的文化地域属性所形成的带有独特文化性格的群体,不但产生了岭南文化下的岭南精神品格,也对岭南地区建筑风格形成产生影响,其即塑造了建筑的岭南地域性又对建筑所应用的技术个性和人文品格产生重要影响.从上个世纪50代开始到80年代,岭南建筑学派以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的首代建筑师结合了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与岭南文化地域观,而后来的以莫伯治、佘畯南、何镜堂第二代建筑师继承地域性的观点,结合当代文化创作观念,实现了“新岭南派建筑”下对于以“文化地域性格论”来反映岭南地区建筑的地域与风格的创作哲学,也诠释岭南地区建筑文化所呈现了岭南的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1]

2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文化地域性格

2.1 学派形成前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岭南建筑属性

1932年创办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系的成立标志着岭南学派的出现,早期的岭南建筑文化主要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这在园林上有较明显的表现.秦、汉时期为岭南园林萌芽期.[2]当时的南越古国宫苑皇家园林,其水景遗迹,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中国园林实例,经考古发现南越宫苑园形制仿中原兰池宫,其“蕃池”以“一池三山”,模拟缩放于宫苑之中的仙苑式道家模式.[3]此时期的园林也可称为仙苑式园林.晋代道家葛洪曾在罗浮山凿有药池,《罗浮山志》引其诗:“阴洞玲珑,风风清清,仙居永劫,花木长荣”,从其“阴洞”和“风佩”分析,可见药池以石景为屏,其利用自然风光配置景,虽有置石,也多为单石.这一时期为岭南园林自然风光园林时期.唐、南汉时期,岭南地区迁入中原地区官吏、文人带来中原文化.南汉王刘龚在兴王府(今广州)城南凿成西湖,亦称仙湖,湖中有洲称药洲;仙湖的湖、洲配以花、石,是岭南园林有记述最早的置石;药洲后来经历多次改变与增建,其盛况延至清代,一直都是文人赏园、集会之所.另外,岭南各州府的自然风光园林也有了进一步开发,端州星湖、惠州西湖、潮州西湖、雷州罗湖都已出现,但多以山林泉流,育鱼丰田,蓄田植藕,利于排涝灌溉为主,自然风光胜于人工园林.虽然起于魏、晋、南北朝时的田园诗、山水画在唐、南汉得以“仿画入园”的方式进入岭南园林当中,但还未构成规模,这一时期私家园林也比较稀少,惠州西湖已有修建禅寺祠堂、亭台楼阁、桥廊轩等建筑的记载,为自然风光园林和人工造园结合期.

清代是岭南园林成熟期,具体分为:清早期,以仿江浙地区园林时期;清中期,新体画中的“中西法参略”入园时期;清后期及民国,中西法相融尝试时期.清早期,岭南园林造园大都请聘江浙一带造园名师造园,所造园林清新古朴.造园之时,也适度引外来文化、元素等进行装饰,但不多.如广东潮州同仁黄宅庭园莼园,建于明末清初,主园部分建筑以“连房广厦”式建造,从园中假山以台阶连接屋顶,檐口下设有平台,以西式栏杆装饰,园中以叠石假山取胜,山外型庞大,内部通透空灵,设迳、矶、台、洞等,可赏、可蹬、可游、可憩.因主人喜爱在园中养猴,故假石山又有“猴洞”之称,假山与建筑紧密结合,山上有小亭,山下筑水池,拾级而上,可进人半山腰上的书斋,庭园布局紧凑,颇有山舍风味[4].清中期,岭南地区以一口通商广州成为了唯一对外交流窗口.西方绘画透视学与写实画法的出现,在以文人官僚为主体的特权阶层中引起极大震荡,特别是岭南地区,文人阶层构成多以乡绅、官商阶层为主体,他们主导着整个从民众到官僚的审美趣味.明清是中国古典艺术总结期,山水画发展经历着由滥熟走向式微的过程,面对新来之外物的好奇和传统山水画艰苦考据之间,薄弱的岭南地区文人文化下的乡绅、官商阶层大多数都选择前者.因此,在授画入园方式下,造园接受西方元素入园变得理所当然的事.传教土发展出的“以西画法入绢纸,略参中法,以写实为工,专注形似”与中国传统绘画相融方法,解决了审美与入画的问题,在岭南园林引申为“中西法相互参略”造园理论.这一时期为岭南园林造园最盛时期,俞洵庆在《荷廊笔记》中有记述:“广州城外滨临珠江之西,多隙地.富家大族及士大夫、宦成而归者,皆于是处,治广囿、营别墅,以为休息游宴之所.其著名者旧有张氏之听松园,潘氏之海山仙馆,邓氏之杏林庄.”潘仕成所营建的海山仙馆,“其宏规巨构,独擅台榭水石之胜者,咸推潘氏园.”[5]园内建筑装修讲究,工艺精致华美,各种石木砖雕,琉璃通花,灰塑彩画,贴金油漆等,应有尽有,潘园室内装修,吸取了不少西洋有大理石、罗马柱等做法.潘仕成与各国商人交往多,故能大胆地吸取外来装饰文化开中西建筑融合之先河.这一时期著名的还有伍氏馥荫园、陈巢民的挹秀园、蔡廷蕙的环翠园、黄景棠的小画舫斋、颜时瑛的磊园等.清后至民国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国人一直认为中国文化是全世界主流文化,一直视外族为蛮夷,战争惨败让西方文化进一步在岭南地区建筑与造园林的设计中体现出来;在造园上突出表现是更多的返乡华侨或官僚采取诸如教会建筑、折衷主义建筑的样式和风格来造园.如果说鸦片战争之前这些园林还更多以“中法”为主“西法”为参考的话,到了这一时期则为“中法”与“西法”共同使用时期,如潮阳林园其主体建筑为二层高的折衷主义建筑,西边草坪构筑一假山,从建筑与围墙之间延伸到门前草坪,山型堆叠之法多采用中式造型手法,这种中式“咫尺山林”中式假山与前庭开阔绿茵草坪、主体西方折衷主义建筑共存于一起,不但体现了中西园林交融,还标志着近代岭南园林的文化转型;也把近代园林的“得风气之先”优势转化成为“开风气之先”的飞跃.[6-7]

清末可以说是岭南建筑文化一次非常重要的变革.也显示了岭南建筑学派在形成之时所呈现了矛盾性,一方面面对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所现存的建筑风格沿继,另一方面近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变革,特别是西方文化冲击下西洋式建筑风格的流行,使此时期的岭南建筑学派以碰撞与交融的形式下发展.特别是在吸收外来建筑文化与地域性格建筑的相互融通上,岭南地区建筑所呈现的变化也进一步证明了岭南近代建筑对于当代建筑风格的探讨.可以说,在这一方面岭南地区的建筑文化已经跨出非常大的一步.

2.2 新中国建立早期的岭南建筑学派建筑实践

民国之后,岭南地区成为早期中国新建筑尝试的实践场所.这一时期最大的特征为对于传统中国式样应用,如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市府合署、广东省府合署、国立中山大学等政府项目都刻意的加入中国宫殿式重檐式屋顶.在此同时,1932年创办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系试开始对了西方古典主义和中国固有式的双重思索,随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传播、影响、吸收,使岭南地区再一次成为“开风气之先”的建筑理论实践.如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创办者之一的林克明曾于1920年至1926留学法国,这一时期也正是西方现代建筑思潮在方面欧洲最为广泛传播之时,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与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等所创建“包豪斯”式的建筑学教学体系与勒·柯布西耶在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实践,成为当时最为重要建筑事件影响整个欧洲;随着林克明等人归国任教进而影响岭南地区建筑理念,如由林克明、黄森光、朱志扬共同规划设计的勷勤大学河南石榴岗新校,以统一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适应地形与环境自由布局,呈现了当时岭南建筑的现代主义性.1933年7月,林克明在广东省立工专(勷勤大学前身)校刊发表《什么是摩登建筑》来宣扬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理论;在今天看来,此文章无疑是为新中国开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岭南地区传播.林克明、陈荣枝、杨锡宗、范文照、金泽光等建筑师可以说是岭南建筑学派第一代建筑师,他们即主张现代主义思潮所带来建筑实用性,又对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呈现出一定的风格特点,如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新校好多建筑就出自他们的手笔;这些建筑的实践,不但孕育了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也为岭南地区地域性建筑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夏昌世、陈伯齐、林克明、龙庆忠等建筑师进一步深入岭南建筑理论研究.一方面推进关于岭南地区气候对于建筑影响研究,可以说是开创了“亚热带建筑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专门对岭南地区在历史发展的形式与现代建筑理论相结合上进行深入的实践,设计建成了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会馆、广州北园酒家等既有着现代主义风格又有着传统岭南式院落建筑群的设计实践.这些实践以当代玻璃幕墙,简洁与不对称的高低错落的建筑形体,成立新中国最新的建筑实践.而岭南建筑学派另一位建筑大师佘畯南教授,其先后设计了广州友谊剧院等建筑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艺术含量和科技含量.特别是莫伯治和佘畯南共同设计的白天鹅宾馆,融合岭南庭园艺术完全展现现代与传统的地域性建筑文化.

这些建筑的建成,使岭南地区建筑再一次引起全国建筑界的注视.这一时期的岭南建筑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突破创新.庭园、园林与建筑空间有机结合,创造出宜人、自然的环境,完全展现了亚热带建筑的特点.这些建筑不但从传统岭南建筑艺术中吸取设计精髓,也多应用了现代主义的风格特点,作品有着广泛的兼容性与实用性.佘畯南和莫伯治两位大师,以其杰出的作品和精湛的理论,为现代岭南建筑的开创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因此,岭南建筑即有非常典型的地域性格,又有面对外来文化进行采取中外建筑文化之长的建筑属性,在经历清时期的建筑文化冲击与自我吸引之后,不停进行着融通与创新,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又现代主义建筑理论融合与创造下,形成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

3 两观三性与岭南建筑学派新发展

改革开放迎来了建筑创作的春天,岭南建筑设计力量再次在全国引领了时代风骚.岭南建筑学派的创作已经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发展成了一个成熟的设计思想体系,以这个思想体系来指导设计,并且这个设计思想体系已经超越了岭南的地域空间,成为了一个适应全国的设计思想体系.这个设计思想体系的中心,就是何镜堂院士结合自身多年的创作实践,在前辈岭南建筑师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两观三性”创作理论.

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可以说是在近30年来岭南建筑学派建筑创作实践过程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一个理论升华,是紧密结合创作实践经验发展起来的.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的成熟以及围绕这个理论进行的大量的建筑创作,反映出岭南建筑学派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取得了新的成就,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总结,岭南建筑学派又一次走在了中国建筑创作的前列.

在何镜堂院士的带领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为引领全国建筑文化创作的设计院.完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

崔愷[8]、庄惟敏[9]、倪阳[10]、王建国[11]等国内著名建筑师分别指出“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是针对当代建筑创作及理论中国建筑的新的思考.同时也是对于岭南建筑学派在建筑创作理论总结上有着更高的程度.“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建立在“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整体性复杂关系之中,为当代中国建筑“中国性”的创造探索了新的道路[].

4 结论

岭南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岭南建筑学派不断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最近十年,在何镜堂院士建筑实践、吴硕贤院士建筑技术、吴庆洲等教授在传统建筑学三大层面体系的研究下,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成果之丰硕,为以前少见.而在建筑学等各个层面的进一步丰富,使岭南建筑学派发展成为一个系统性的建筑理论思想体系.在这一体系的指导之下,岭南建筑学派所创作的作品已经成立了世界建筑界的一个重要力量,如世界博览会中国馆、钱学森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世界性重要建筑已经成为最成功的案例.

因此,岭南建筑学派以岭南地域性和人文文化为溯源,是对于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属性的重新思考与理念梳理,进一步阐释了作为岭南建筑学派所主导的“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对当代中国建筑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孝祥.岭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张文英,邓碧芳,肖大威.试论岭南文化与岭南园林的共生[J].古建园林技术[J],2009(2):19-23.

[3]李灶新.岭南中心2000年——南越国宫署考古发掘记[J].大众考古,2013(4):30-38.

[4]陆琦.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J].华中建筑,1999(4):119-123.

[5](清)俞洵庆.荷廊笔记[M].羊城内西湖街富文斋承刊印,1886.

[6]梁明捷.岭南园林实用主义的风格特征初探[J].美术学报,2015(1):24-27.

[7]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南建筑美学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8.

[8]崔愷.建筑的“何”流[J].城市环境设计,2013(10):50-51.

[9]庄惟敏.建筑——寻求合理与适当的表达[J].城市环境设计,2013(10):52.

[10]倪阳.一种尊重[J].城市环境设计,2013(10):54

[11]王建国.同行眼中的何镜堂:以人为本追求卓越[J].城市环境设计,2013(10):125.

[12]郦伟,唐孝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当代岭南建筑学派视野中的“中国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6-92.

猜你喜欢

学派岭南园林
忆岭南
雨岭南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不辞长作岭南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