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

2017-04-13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专业

周 春 晔

(上饶师范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

周 春 晔

(上饶师范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在当前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强化和改革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刚性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往往碎片化和流于形式,缺乏对真实社会情境的有效把握,这对人才培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制约。基于这一认识,高校应从目标设置、内容体系、保障制度等方面科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形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强化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刚性要求

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场所,在我国一直有着“象牙塔”之誉,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特别强调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充其量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这一现象开始有了较大改观,实践教学的地位得到提升。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与此相适应,高校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日益得到强化,实践教学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1]。

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强化实践教学[2]。201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突出强调了实践育人的环节,并要求高校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3]。

2011年,教育部出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并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教师教育课程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针对师范教育的特点,要求加强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4]。

2015年,为配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着重强调了实践教学在转型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

(二)改革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实践教学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高校中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之一,其课程知识相对理论化和抽象化。基于这一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应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结合社会现实,尤其要联系当代世界形势以及我国的现实国情,以增强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确信。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实现理性认识向感性认识的转化,进而引导学生自觉和坚定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实践教学是达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

我国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师范类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备受关注的专业之一,主要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从事政治学科教育教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工作的专职教师,以及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当前随着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的转型,为中学培养政治教师已然成为许多地方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首要目标,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就成了该专业学生能否受到社会欢迎,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中几乎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高校尤其提倡要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然而现实情况是,为数众多的课程教学始终局限于课堂、教师、教材“三中心”,教学质量评定仍然停留在只以笔试成绩论优劣的层次,实践教学操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一)实践教学内容碎片化,缺乏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

当前一些高校教师或者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讲授;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师生互动,热衷于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热闹的氛围。后者通常每讲一个知识点就列举诸多事例,或者让学生讨论发表不同看法。这种做法对于学生理解某个知识点或原理固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因为缺乏实践教学的整体建构和统筹安排,也可能矫枉过正,所谓的实践教学演变成为碎片化的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教育发展方向中,该倾向则表现在过于依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技能训练分解后不能进行有效整合。在这种训练模式下,学生可能具备良好的新课导入、课堂提问、课堂演示、新课小结等单项教学技能,然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却始终无法串起一节优质课。

(二)实践教学情境模拟化,忽视对真实社会情境的了解和把握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有的实践教学中,课堂试教、微格教学、模拟班级管理等已经成为重要教学方式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至于真实情境下的实践教学则主要集中在大四阶段七八周到一个学期不等的教育实习环节。模拟情境下开展的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非常有利于集中培训单项的教育教学技能。但正因为是模拟的情境,很多情境因素依靠训练者自己的假想,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必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甚至可能是致命的不足,那就是脱离社会现实,沦为无实景的“理论式”实践教学。这种模拟的实践教学环境,导致实践教学平台相对比较单一,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缺乏对中学政治教师角色的社会理解,他们不了解学情,不了解中学实际,不了解基础教育现状,更不了解新课程改革要求,毕业走向社会后适应能力较差。

(三)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参与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

实践教学在国家层面日益受到重视,实践教学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修改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但这种变革通常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是“光打雷不下雨”。从学校角度来看,缺乏人力财力的投入,缺少制度化的管理和考评体系,仅仅调整教学计划,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很多教师或者习惯了单向“填鸭”式的信息传递方式,或者囿于教学任务和学校管理制度的限制,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内容和形式陈旧的实践教学显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部分学生参加实践教学仅仅是为了学分。甚至被提到实践教学最高地位的教育实习,也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的多元化,常常流于形式甚至名存实亡。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理论认识的基本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素质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践教学的核心是理论联系实际,目标体系应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目标。

1.巩固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并强化职业技能是实践教学的基础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立足于培养中学政治师资,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普通话与教师语言、钢笔字与粉笔字、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听课评课以及测试评价等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同时,相比较于其他学科教师,政治教师因为其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人文性与综合性,实践教学中还应加强政治、经济、道德、法律、历史、生态、心理、教育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培育。这是教师职业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首先要达成的目标。

2.实践教学的目标包括身份构建与文化认同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化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教师教育专业方向层面,要充分考虑到培养对象的社会化发展过程:社会人——教师——中学教师——中学政治教师。根据这一思路,高校在确定实践教学基地、选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时,不能只关注中小学校,或者只关注教学技能训练,还应该寻求与党政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包括革命老区、红色基地等的多方合作,以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获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自身身份的构建。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指“根据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所进行的参观、实习、习题课、讨论课、设计等教学环节”[5]。这是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解释,也是传统意义上对于实践教学的一般性解释。当前随着实践教学的深入发展,其外延也应该有所拓展。综合地说,实践教学大致包括课堂、校园和社会三个层次[6],每个层次有其自身的适应范围和功能定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建设方面,既要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又要保证大学生接受完整的专业教育[7],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分配,革除碎片化实践教学的弊端,致力于构建科学、系统的内容体系。

1.课程渗透:在理论课程教学中贯彻实践教学理念,发掘知识性内容的实践价值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实践课程和教学环节存在于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中,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高等教育位居我国教育体系中较高的层次,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注意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这就给实践教学带来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制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有必要在保证理论课程课时的基础上贯彻实践教学的理念,充分发掘理论课程和知识性内容中的实践价值。例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8];也可以在相关理论课程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技能训练。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越来越强调“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的未来政治教师能够将经济、政治、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知识有机融合,关注国家方针政策,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能将所学知识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用于教学实践。

2.夯实基础:增加职业技能训练的覆盖面和时间,强化提高教学技能技法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与核心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理、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掌握教师基本功,形成较为完备的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技能体系,为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奠定直接的基础。现行实践教学中,这一部分内容训练主要采用模拟课堂教学、微格训练等形式,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参加教师技能竞赛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但如果一个班几十号人,每位同学只有2到3次训练机会,每次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只能训练少数几项技能,显然难以满足教师基本功的训练要求。因此,有必要扩大技能活动的覆盖面,实现技能训练的全员参与,做到全员微格训练、全员技能测试、全员技能比赛等。为了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全程参与训练,可以采取集体备课、组合训练的方式,由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教学环节的分工,共同完成一节完整的课。也可以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训练,在观摩中体会对相同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为了解决技能比赛名额有限的问题,可以提倡自由组织课外的预赛活动。这样既可扩大训练和比赛的参与人数,提升积极性,也可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有效整合多种相对独立的教学技能。

3.空间拓展: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对教师职业的社会理解

职业技能和角色意识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职业技能训练一般采用模拟情境,这可以解决知识目标向能力目标的转化,但对于受训学生来说,由于模拟情境完全可控,一定程度上存在与现实的脱节。因此,有必要结合教师教育课程的开设,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教育见习等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真实的教学情境,熟悉并理解基础教育改革和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现状,掌握中学生的基本学情,培养实施思想政治新课程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适应中学教育教学实际,可以组织“三下乡”、社会服务、红色资源调查等实践活动,以期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和教学研究等能力。

美国高等教育作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一直富有实践教学的传统,其实践教学是以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为目标的专业实践活动和实地体验学习的总称,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9]1-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可以借鉴美国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服务学习项目,如,组织大学生与实习基地或社区青少年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高校也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社会调研活动,促使学生具体全面地掌握社会所需,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体会教师职业的意义和社会价值。

4.时间贯穿:前移后拓形成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临近毕业的教育实习才是实践教学,因而对实践教学的理解片面化,只强调集中实践环节,忽视全过程实践。事实上,教育实习只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一个环节,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应当贯穿从入学到毕业,是一个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过程。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台了《教育实习“前移后拓”实施方案》,把师范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向前移动和向后拓展,初步构建了全方位、序列化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7]。这一做法成为了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中的良好范例,值得同类性质的学校和专业加以借鉴。教师是一个尤其强调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职业,因此应将实践教学进一步向前推移,向后延伸。比如,对于大学低年级学生,可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基本依据,把中学政治教师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素融合到各门理论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中;可以邀请中学政治学科名师进校开设与思想政治新课程相关的讲座或示范教学,促使该专业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兴趣并提前获得感性认识。对于已经进入职业角色的在职教师而言,高校可以派出教学论教师到中学兼职以便了解基础教育现状,或者对中学政治学科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以使其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这种良性循环的关系一旦形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要想真正落到实处,缺少的都不是设想而是行动,实践教学尤其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秉承“全实践”的理念,即将专业发展全过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为了使实践教学真正起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的作用,规范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至关重要。

高校应该将实践教学的环节、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加大经费投入,以确保实践教学的制度化以及获得时间上的保证。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尤其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高校应当重视与实践基地的交流,并且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加强与各方的合作,加强日常管理,明确基地的运行规则和各方的权利义务。

对于实践教学的对象,组织者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评价、引导,尤其要把实践教学反思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以规范。“反观许多不太成功的实践学习,其问题不是没有体验,而是有体验但缺乏意义,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实践中缺乏通过反思去有意识地发现意义的过程。”[9]25

总之,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高校应在课程设置上坚持与时俱进,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惟其如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才会迎来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美好明天。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7-08-25)[2016-12-26].http://www.moe.edu.cn/1615/200708/25595.html.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6-12-26].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EB/OL].(2012-04-20)[2016-12-26].http://www.gov.cn/zwgk/2012-04/20/content_2118168.htm.

[4]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EB/OL].(2012-09-08)[2016-12-26].http://edu.imnu.edu.cn/n51c24.jsp.

[5] 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118.

[6] 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86-187.

[7] 彭继红,伍屏芝.前移后拓:构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四年连续性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2(5):28-33.

[8] 石玉平,杨福荣,范林,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89-93.

[9] 游柱然,胡英姿.体验与建构——当代美国高校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邱忠善]

A Reflection on the Practice-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OU Chunye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Shangrao Jiangxi 334001,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s rigidly required to strengthen and reform practice teaching and construct a scientific practice-teaching system.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ith the majo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ch as fragment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formalization, lack of effective grasp of real social situation. All of these problems are actually an unnegligible restriction on talent training. Thus, universities are supposed to construct a practice-teaching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xplore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education through practice in the aspects of target setting, content system and security system.

the majo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2017-06-02

上饶师院教学研究项目(201305)

周春晔(1971-),女,江西玉山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E-mail: zhoucye0396@163.com

G641

A

1004-2237(2017)04-0110-05

10.3969/j.issn.1004-2237.2017.04.016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专业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