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昂族“做大贡”猎影

2017-04-13杨茂芳

云南档案 2017年2期
关键词:信徒寨子村寨

■ 杨茂芳 文/图

德昂族“做大贡”猎影

■ 杨茂芳 文/图

入场仪式

缅甸同胞入场.

云南镇康的南伞,是中缅边境线上崛起的新城。离南伞镇约两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顺山梁而建的山寨——硝厂沟。硝厂沟居住着700多名德昂族村民,属绕布劳支(即花德昂)。德昂族是一个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分布范围非常广,全国不到两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3个地州9个县市。除潞西市的三台山和镇康县的军赛两地外,其他德昂族与景颇、汉、傈僳、佤等民族分寨而居,其中有少数村寨间杂在坝区傣族村落之间。德昂族又是一个跨境民族,缅甸有一定数量的德昂族。

德昂人信仰小乘佛教,他们把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视为唯一教主,但不同支系也有区别。“汝买”信仰“润”教派,信徒家里可以喂猪,养鸡,允许青年杀生;而“别列”、“梁”这两个支系则信仰“左底”和“多列”教派,教规特别严,严禁教徒杀生。

德昂族的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做摆、烧白柴等都是他们的主要节日,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是他们的祭祀习俗。小孩出生取名后,要请佛爷登记在卡片上,遇上生病需请佛爷重新取名。佛爷因掌握一些知识,被认为是受过戒的佛门弟子,是有教养、有学识的人,在群众中威望很高,深受信徒膜拜。德昂族男孩一般到10岁便要入寺为僧,学习佛经,除少数人升为佛爷外,大多数人几年后便可还俗。

扛着铓锣来赶摆

请山神

贡奉祭品

佛爷讲经

近日,笔者随临沧摄影家协会参与寨里的“做大贡”(傣族称“赶摆”)采风活动,浓郁的节日气氛、热闹的活动场面、别致的民族风情、独特的边境韵味、神秘庄重的佛教祭祀活动,令人难以忘怀。

“做大贡”是德昂族最为隆重的宗教祭祀,目的是祈求一个村寨或一个地区风调雨顺、和平安康。据说,“做大贡”因耗费较大,所以数年才举行一次。“做大贡”的日期不固定,一般选在农历的二、三月份,即农闲时间。硝厂沟老人姚国强告诉我们,此次“做大贡”,国内有25个寨子、3000多人参加,其中傣族寨子来2个,佤族寨子来4个,其余的都是德昂族寨子,多数寨子都带象脚鼓来。缅甸那边来了14个村的800多人,他们多数住在寨子里的亲戚家里。姚国强说,过去这种大型的宗教祭典,多由富裕之家承头,由寨头(达干)、“安长”(宗教信徒中的长老)、佛爷和各家族长磋商,向群众募集粮食和钱物举办,若募集的财物不敷支出时,由承头者补足。解放前做一次大贡,往往要耗费千余元半开(云南银币),黄牛数头,粮食万余斤,因此,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今有理事会牵头协商操办。姚国强的女婿曹正军告诉我们,上次“做大贡”是2004年农历十月。2016年,很多老人提出要“做大贡”,理事会商量后就定在11月19日至21日(农历10月20日至22日)。做贡期间,周围信徒不分民族都来参加,有的要走两三天路程赶来,节日气氛浓厚,十分热闹。对于来客,主办村社要热情接待,提供吃住等。做贡期间,佛爷举行宗教仪式,宣讲四十多卷经书,佛爷讲经时,虔诚的老年信徒都要去听。主要仪式有祭寨神和祭谷娘。

祭寨神:寨神一般是选择村寨中间或附近的一棵大树,在每年春节祭祀这一天,全村男女老少停止生产,不出远门,有的地区在祭祀前大人、小孩必须沐浴。祭祀时,各户将准备祭献用的糯米饼摆到神树前,由村寨长老祈祷,然后各户家长将上年的旧矛取出换上新的,顺神树干周围立起,并用绳捆住,防止倒掉,这是团结一致,保护寨神,保卫村寨不受侵犯的象征。

祭祀过程中,青年们敲铓锣,击象脚鼓,让祭祀增添欢乐的气氛。仪式结束,安长(长老)把各家献出的糯米饼分给参加祭祀的人享用。祭祀时还要派出一些人守寨门,防止外村或外民族的人在当天闯入寨子。他们认为,在祭礼这天有外人闯入会给村子带来不幸。

祭谷娘:大米是德昂人的主要食物,因此他们对如何得到充足的稻谷是十分关心的,但由于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就丰收,遇灾害就歉收。因为人力难以与天时抗衡,所以德昂族人民把获得丰盛稻谷的愿望寄托在一个女性保护神——谷娘身上。德昂族人祭祀谷娘就是认为她能主宰谷物丰收,表达了他们对粮食生产的重视。

“做大贡”需要三天时间,第一天迎佛,大家到村边山神庙把山神请到缅寺过节;第二天拜佛,众人列队入场,供奉祭品,听佛爷讲经;第三天客人离开,寨子里的村民聚集在一起,继续唱歌跳舞,狂欢尽兴,“做大贡”圆满成功!

大青树下小和尚

顶礼膜拜

狂歌劲舞

猜你喜欢

信徒寨子村寨
阳光的信徒
整个村子都“哭”了——追记富县直罗镇新寨子村第一书记孙小京
“淳朴寨子”,一个品牌的形成——我在小山村里启动了“消费扶贫”
锅巴粥
无蚊村寨丁屋岭
寨子
寨子
村寨——海坪彝寨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做价值投资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