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体验在儿童医疗中的应用探讨

2017-04-13许幸园董莎莉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3期

许幸园++董莎莉

摘 要:目的:对儿童就医时的交互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有效设计和整合就医流程和形式,满足患儿的体验需求。方法:利用情境体验设计对儿童就医时的场景、流程进行分析。结论:对现有的就医形式和方法进行改良和创新,利用儿童心理学理论及方法,减少儿童对现有的形式抵抗和恐惧,解决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困扰,为儿童医疗产品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情景体验;儿童医疗;健康

中圖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9-0256-02

目前,国内的儿童医疗还处于启蒙期,无论是专业的医疗机构,还是治疗手段,包括药物都是成人化的,是完全从成人的角度去思考,没有专门针对儿童视角的方式。可能大家认为,小孩子生病了是家长的事——从初步的判断,到是否需要医治、用自备还是自购药品、是否去医疗机构去确诊、最终采取哪种治疗的方案等等,都是由家长来确定的。因此,从成人的角度去考虑这些应该是“人性化的”。但有几个家长是真正懂看病?无非是一些历史的经验和道听途说来的知识,不可能系统地学习,因此他们的判断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我们常听到家长的判断和行为带来恶性事故的发生,一句“我哪里知道”断送了多少孩子的性命,或是给多少孩子带来了一生的痛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由于没有考虑儿童的心理和可接受度,或者药物的苦涩和打针的疼痛,让孩子们从心理上产生一个不好的印象:从而对看病、吃药、打针都采取了抵抗拒绝的态度。轻的哭闹,重则逃跑,也会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失去信心,甚至给一生都会留下心理阴影。

因此,如何有效而正确地判断儿童身体状态、是否生病,以及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接受确诊和医治,将是本文讨论的话题。

一、情景体验模式的应用

情景体验,即角色扮演,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培训教育,在游戏等方面的应用都很广泛。

比如部队的特种兵训练,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外,重要就是完全模拟实战的状态,通过一个又一个模拟任务的设定,实战场景和环境的布置,作战小队经过详细的计划、分工并实地去经历这些任务,从而模拟未来战场可能出现的情况。目前在高校部分专业的教学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种方式。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是天生的“角色扮演者”,不论哪个年代,“枪战”、“过家家”的游戏都应该最受儿童欢迎的游戏,而这就是最基础的角色扮演。因此,通过角色扮演这种情景体验,让诊断、治疗、吃药、打针都纳入到故事中,会使得孩子们不再拒绝,也从心理上杜绝更长期恶劣的影响。

二、情景体验在儿童医疗中的应用

当然,如应用到治疗过程中,角色扮演就不是小孩“过家家”那么简单的游戏,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设计目标与目的。

(一)故事情节和环境

孩子们在玩一个游戏时都需要有一些游戏规则,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到怎么样是赢了?什么样是输了?而作为一个以治疗为目的的故事情节也需要需要有很多的设计和约定。

(二)故事情节的设计

根据此次治疗针对什么年龄段的儿童、一名儿童还是针对多名儿童、具体治疗什么病症,在设计和选择故事情节都会有所不同。在选择故事情节时最好使用不同年龄孩子熟悉的电影、电视、动画片或游戏的故事来套用,而也不用完全依靠自己来撰写剧情,否则花费精力多过。

在故事情节设计时,需要注意“情感”的应用,对于年龄小于八岁以下时,应设计“好阿姨”和“好叔叔”的角色,对于超过十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设计“好阿姨”、“知心姐姐”和“邻家女孩”,而女孩最好是“大哥哥”类的角色来针对被治疗的孩子配合,尤其是医生或护士来扮演这些角色比较好。对于配合故事情节的环境、服装、道具,除非有特殊用处,反而不用特别的要求,当然,年龄越大的孩子对这些要求越高。只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约定。

故事情节的参与人员,毫无疑问是需要治疗的儿童,其次是他们的亲朋好友和邻居,年龄越小需要越需要亲人在场,陌生人是很难建立起信任关系的。

(三)情景体验的开展

故事情节设定后,选择主要被治疗人员的针对医生、护士和被治疗者及他们的亲朋好友及邻居,参与角色扮演的任务发布会,把整个故事大致的过程、内容、要求进行讲解。然后,进行故事中的角色分配,角色分配最好是由用户依靠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当然有些角色是为某个人特定安排的,需要根据他/她的特点,这样未来过程中产生他/她不愿意的情况下没有什么理由放弃。被治疗者可以指定他/她的朋友和其他家人的角色。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了,角色扮演者根据故事情节进行一些准备,比如服装、道具,必要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这时,可以将体验和一些治疗安排进去。比如我们这次完成的任务是对身体有要求的,这个要求里安排进体验,或者说某些指标达不到需要吃一些什么药,这个体验的内容和指标可以和实际的病症一致,也可以只是一个说法,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在故事扮演的过程中,根据前期设计,某个治疗或手术是某个剧情内容导致后的一个治疗过程。在故事即将结束,有一些需要长期卧床治疗、恢复的病人安排在任务结束后进行恢复。在这个期间尤其需要相关配合角色、团队其他成员的出现。通过一个任务的完成,伙伴关系已经建立,这时候来自于他们的关怀、祝福对于病情的恢复是异常重要的。

在整个过程中,最亲近的父母、爷爷奶奶辈的人最好不要在故事情节中出现,否则由于剧情之外的“情感”可能造成一些故事情节进行不下去。

三、情景体验方式的作用和好处

情景体验方式主要是用于消除被治疗和儿童消除对于疼痛带来的抗拒行为和恐惧心理,它无法消除疼痛本身。因此,那些治疗过程中和恢复期所需要被治疗者所要承受的疼痛、不自由等还是患儿本人需要承受。当然,故事情节中关怀环节的设定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的关心、关怀可以减少被治疗者的孤单、无聊、无助等。

情景体验中,孩子们通过独自或团队完成一个任务的同时,面对了自己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身体的困难,对于其独立人格的建立是有好处的,一个良好的情景体验也将会对其人生的成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情景体验本就是一个团队完成的,这种过程中产生的感情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同时在治疗这种逆境中培养出来的感情更会被重视和珍惜,也会为被治疗者结识一批好的朋友和伙伴。在故事情节中,不论身边相识的人再多,总是要接触陌生人,通过这种独立的接触也会使被治疗者独立面对未知的世界,能够使其未来在为人处世和独立面对事情时提供一次训练的机会。

总之,人的成长就是一个经历,而情景体验就是安排了完美的被设计过的经历,只要不出现意外,一般来说对于经历者都是一次成功和成长经历。

四、智能设备带来的健康新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段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开始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通过智能设备监控和数据采集,即使不在身边,我们也能通过手机获取、操控家中的智能设备。

在上述情景体验过程中,父母可能不一定能出现在自己孩子治疗的现场,对于如今状态的家长来说可能是无法接受的,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使家长通过APP掌握孩子治疗的全过程,以及了解到每个治疗阶段孩子的身体状况,这对于儿童治疗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家长的放心程度都将会有比较大的提升,从而使这个社会建立一种比较良好的诚信关系。也将大大改善医患关系。

五、结语

总之,通过智能设备对儿童身体状态的监控和数据采集,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专家智能诊断分析儿童健康状况,并通过情景体验方式减少儿童治疗过程中的揣摸和恐惧,再应用智能设备对医疗恢复及后期孩子各项指标的监测和分析。从诊断、分析、确诊、治疗、恢复全过程完成对儿童健康和病痛,这将是未来儿童医治发展的方向。

★基金項目:武汉轻工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CXXL201510033)。

参考文献:

[1]许懋琦.儿童产品中的故事体验[J].设计,2013(11).

[2]孟东生.儿童就医环境设计初探[J].现代装饰,2015(08).

[3]和东.儿童医疗产品的易用性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5(03).

[4]张玉侠.情景游戏对患儿心理行为及其家属情绪状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7(11).

[5]严旭丹.从用户体验角度谈医疗设计理念[J].美术大观,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