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2017-04-13王鑫

山东青年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鑫

摘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进行分析,阐述了几种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其内容分别为:充分发挥理论引导作用,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理性内化机制,充分发挥情绪引导的作用,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内化机制,充分发挥信念引导的作用,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内化机制,充分发挥行为引导的作用,强化当代大学生的践行内化机制。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培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引导;情绪引导;信念引导;行为引导

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作为引导在社会实践中践行,是当代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对大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1.充分发挥理论引导作用,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理性内化机制

马克思认为,物质力量仅能通过物质力量摧毁,但是理论力量却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当代大学生缺乏一定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随着大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实践经验也随之增加,其抽象概括能力会越来越高,需要对事物进行体验然后加以认同。因此,实施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價值观。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以下原则:第一,教师应当为学生构建出理论教育具体方式,让学生感同身受,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自主思考,然后反复实践,从而对这些内容产生新的理解,使自身的价值观得以转换。第二,对教育渠道进行拓展。当下,大部分大学生均会通过网络等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当借助网络渠道,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为学生搭建一定的平台。针对一些自我意识较强,个性相对突出的学生,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如果教育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就会降低理论教育的有效性,甚至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1]。针对这些情况,均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更深层次的分析。

2.充分发挥情绪引导的作用,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内化机制

心理学界对人的情绪进行研究,认为“情绪因素的参与和介入使价值示范的社会导向比理论形态的价值规范的社会导向更有说服力,教育效果更明显”。通过情绪进行引导,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认知,借助情绪进行引导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从而实现最终目的。当大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往往会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变化,对社会责任产生主动认知,并积极参与到社会评价当中去,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关注集体荣誉感,对社会的发展也有这一定的关注度。大学具有较为优良的教育背景,从而促使大学生对一些相对良好和健康的观念具有一定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这种情绪会让大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一定的共鸣。

因此,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用充分的对学生的这种认同感进行利用,发现教育契机,并对大学生的情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具有较为丰富情感,对自我进行控制的能力不强,帮助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趋利避害,引导学生在情感上达成共识,促使学生对相关事物做出科学判断,进而使学生形成坚定地政治观点。

3.充分发挥信念引导的作用,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内化机制

能够体现大学生个体对价值的便是理想和信念,也是大学生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确立理想和信念,不能缺少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生长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的确立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理想信念还不是十分成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成型,并且越来越成熟。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也迫切希望自己成才。因此,在行为上体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在理想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社会性。但是,当代大学生的意志水平维度不是十分平衡。因此,要想让当代大学生形成相对统一的理想信念,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3]。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使其摒弃低俗和落后的信念,用积极和高雅的信念取而代之,以实现高尚理想信念的内化。对理想信念进行熔铸的这一过程中,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这一内容作为指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武装。

4.充分发挥行为引导的作用,强化当代大学生的践行内化机制

人的行为是见于主观意识和客观的一种外在表现,并且是人的价值观的综合性反应。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已经确定,会对人的知、情、意、信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此外,对丰富情感价值、确定理想价值均具备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应当让教育发挥着一定的典型与先进榜样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教育者在学校内树立典型,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大学生自身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准则,从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辅助作用。进一步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行转化。当代大学生处于行为和思想不断成熟的阶段,所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自身日常行为作出检验,并定期进行自我反思。经过反思之后,将自身的行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进行后续的学习,然后在后续的实践中修正,最后确立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需要从各个途径入手,利用各种手段,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情绪、理论和信念进行科学引导,并组织大学生参与相应的社会实践。此外,当代大学生思维相对活跃,但在不是十分成熟,还处于发展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任艳妮,秦燕. 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94-99.

[2]郭朝辉.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1:81-86.

[3]王兴国,江滨,张浏伟.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索与实践[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08:98-102.

(作者单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山东 日照 276826)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