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3张雪艳

甘肃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张雪艳

【关键词】 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4—0065—01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豐富多彩,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进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年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最直接的内部动力,是发展学生智力最活跃的因素。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在综合考虑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灵活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教学“乘法分配率”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一群猴子在山上玩,发现了一棵大树上挂着一个奇特的仙桃,令它们垂涎欲滴。它们都想抢着上树摘,正好猴王走过来,看见它们,就一声令下:“不准摘!谁想摘,必须先过我猴王关!”猴王便出了两道计算题26×25+25×14=?25×(26+14)=?结果,有个伶俐的小猴子抢先答出两道题的答案都是1000,猴王听后很高兴,亲自摘下桃子给猴子。其他猴子都很奇怪:“这两个算式不同,结果怎会一样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而不能,教师趁势而入,因势利导,展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将学生带入了情境之中,有效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降低学习难度

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一堂课中都有自己的重难点需要去突破,去解决,其中有不少地方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能很好完成,但也有不少地方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有效地完成,这就需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

例如,在学习“直线、射线、线段”时,怎样理解“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直接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呢?”在教学时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先展示射线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怎么看也看不到尽头的动画。然后让学生闭眼想象它穿过教室,越过田野,就这样无限地延伸下去的情景,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无限究竟是怎么回事。

三、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且可生动真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一个好的课件,其窗口所承载的声、像、图、文信息是一种艺术美,会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在美的氛围中,情绪高涨地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笔者利用信息技术播出美妙的音乐,同时动画式介绍人体中许多有趣的比: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高度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1,脚长与身高长度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处呢?假如你是侦探,只要发现了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大约身高;如果你到商店去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头上绕上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符合你穿,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学习。这样教学,不仅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也使学生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

四、利用信息化教学体现学生个性化,实现教学最优化

信息化的教学功能,并不限于简单的信息显示,教师还能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交互功能,实现各个画面的任意切换,能在合理有效的范围内改变对事物不同角度的展示。

例如,在引导学生对七巧板的拼接训练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组上机练习题:让学生自由拼接出各种图形。学生练习时,在计算机上用七巧板,拼接出各种形状的图形,这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计算机还能对学生的拼接能力进行相应的诊断,不同的学生能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体现。如果学生学习有困难,求助键就会帮助学生拼接,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