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体制的创新

2017-04-12李雅琪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管理

李雅琪(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简析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体制的创新

李雅琪(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为促使社会大众进一步认识何为精神产品的基础上,对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给予充分重视。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实施创新发展管理,以此来促进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对文化产业发展以及管理体制创新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文化产业 管理体制 对策

一、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与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历程

文化产业是基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下所催生的产物,而在进入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促使文化产业实现了迅速发展,从其发展的历程看,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其一是从1985年以前,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起始阶段,以文化流通领域为标志,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娱乐业的诞生,打破了人们对文化传统概念的认知;其二是到1992年,文化产业逐渐以各种文化企业形态展现在大众面前,在此过程中,文化服务业等随之诞生并实现发展;其三是进入到1992年以后,文化产业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渐深入到国有大型文化单位,与此同时文化企业逐渐形成集团形式。在此过程中,文化产业机构、从业人员队伍随之迅速扩大,同时产业增值迅速增加,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动力之源。

(二)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规模小且效益低。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应文化企业呈现出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同时,不论是在集中度上还是专业化水平上都偏低,进而致使整体竞争实力不足;第二,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基于粗放型发展与管理理念,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资源浪费的情况,整体质量偏低;第三,片面强调利益,致使质量参差不齐。在利益的驱使下,致使文化企业的经营发展行为缺乏规范性,不断打破道德底线,进而致使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给社会与大众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第四,产业结构发展失衡。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行业整体缺乏发展资金,进而不论是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发展速度上,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加上地区布局失衡,使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二、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一)所迎来的机遇

第一,吸引外资与吸收先进经验来取长补短。我国文化产业下相应企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到资金的束缚,管理理念滞后,进而致使文化企业发展步伐受阻。而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多元投资环境使得外资逐渐流入到文化市场中,因此,借助文化的全球化网络,能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打开新出路;第二,加快文化产业法制化建设进程。在全面践行依法治国这一基本国策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产业的法制化建设是确保文化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文化产业在管理上逐渐与世界接轨,这就意味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产业管理的法制化意识在不断增强,进而为推进文化产业的法制化建设进程奠定了基础;第三,为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加速改革步伐提供了契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加入WTO后,文化产业加入到世界市场竞争中,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并助力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文化企事业单位就需要加速改革步伐,在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与资源配置。

(二)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在文化主权的安全上,受到极大的威胁与挑战。基于WTO的基本原则下,市场主体不对等这一前提,使得平等与互惠在某种程度上浮于表面化,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由于西方文化产业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素质与市场推广等方面与我国相比较具有较大优势,导致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力不足。第二,在文化管理上,基于我国加入WTO这一宏观背景下,传统文化体制的束缚、管理中调控的失效,致使文化市场管理权限与职能分配失衡,利益冲突加剧、矛盾升级,进而使得政府在针对文化产业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第三,我国民众对精神生活需求加大,使得文化消费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而中国入世使得西方看准了这一市场发展潜力,进而致使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发展压力升级,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亟待解决。

三、当前文化管理体制的弊端与不足

(一)管理职能划分不明

在文化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尚未明确权责利三者间的关系,从政府角度看,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多重身份,可谓是统筹管理者;而对于文化事业单位而言,则就成为了被管理的对象,依附于政府管理而存在,在经营管理上政府掌握着相应管理权力,文化产品也是以政府计划的形式来决定生产的数量以及类型等。此种情况下,文化单位与市场相脱离,并且也无法将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反映,文化经营者与消费者间的矛盾日渐加剧;同时在经营管理上,相应管理模式使得很多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在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因公益任务要求而致使经营发展受限,职能划分不清使得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受阻。

(二)管理机构设置缺乏科学合理性

从当前文化产业管理结构设置的现状看,管理机构在横纵方向上存在严重的交叉化现象,体制的不顺使得权责利难以实现有效统一,而各自为政局面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都致使各部门只顾自身利益而忽略整体发展要求,进而致使文化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整体利益受损严重。整体而言,文化部门无法形成行业管理的凝聚力,进而致使文化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受到诸多的影响与限制,不利于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三)管理手段单一化

从当前相应行政主管部门的实际现状看,针对文化产业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应管理手段单一,单纯以行政手段来实现对文化产业发展行为的强制性约束与干预,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规律相违背,进而不仅造成文化产业资源分配不均且发展浪费等问题,同时,也使得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法制化管理理念与制度的束缚。从相应立法看,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而无法为相应管理行为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缺乏法律的约束使得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应发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规范与束缚,加上经济管理的缺失,致使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受阻。

(四)文化单位的过度行政化致使管理不善

对于文化经营单位而言,其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服务者,本身并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但是基于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使得文化事业单位从上到下都脱离不开行政机关的身影,而按人头进行拨款的平均主义理念下,使得文化事业单位忽略了自身的经营发展,缺乏竞争的局面下致使自身的运行效率极低,难以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从经营单位看,缺乏管理服务这一现代化经营发展理念,使得知识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五)盲目性大,浪费严重

现今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却带来了较大的盲目性以及粗放型,将会直接忽视质量的现象频繁发生,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文化产品质量的提升。文化资源的闲置以及破坏造成了较大的浪费状况。

(六)质量失控,损坏消费者利益

目前我国部分文化产业经营者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忽略社会效益。在经营行为以及职业道德与获利方式上不规范,导致在文化市场上出现一些违反国家规定的现象出现,一些迷信、暴力、色情以及迷信等文化产品出现,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另外,侵犯知识产权以及走私倒卖文物等活动,这样直接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违背了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制约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七)产业失衡,无法满足相关要求

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失衡,一些娱乐业豪华消费场所数量大大多于中低档次场所,同时一些基础性、效益间接性以及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产业由于获得社会资金少于其他文化产业,这样导致建设的规模以及速度不足。另外就是内容失衡,文化产业一些领域国产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外国文化引进过多。最后就是布局失衡,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一些欠发达地区,一些城市中不同地域之间,存在文化产业数量上以及内容上与需求不同步的状况。在文化产业与产品的布局结构上,存在重城市、轻农村,重高档以及轻普及的现象,尤其一些大中城市,其中高档豪华歌舞厅随处可见,然而面向工薪阶层的大众化娱乐场所却很少。

四、创新我国文化管理体制的具体对策

(一)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定位,深化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

在实际践行中,对于政府而言,需要基于市场经济体制下,转变自身的管理职能,促使文化事业单位实现转型发展,以深化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具体而言,要求要重新定位政府在文化产业管理中的角色,以间接管理、宏观调控来实现政企、政事分开。将职能进行下放,承担起监督调控职责,促使文化市场融入到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并逐渐走向法制化发展之路;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管理职能机构,将所有权、监督权以及财产权分开,以此来调整投资主体与产权间的关系,为促使文化产业实现健康且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健全内部经营机制体系

对于文化产业下相应经营单位而言,要实现自身体制改革,进而与企业制度接轨,以科学管理模式的运行来实现规范运行,促使文化企业逐渐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并具备法人实体资格。在此过程中,需要文化企业打造良好的外部市场发展环境,并健全其内部经营机制体系,要求政府在转变自身职能的基础上,完善行业发展法律与政策等,同时,要从内部发展入手,更新自身管理理念,树立竞争意识,实现自身经营方式的改革,创新经营机制,并借助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搭建与管理方式的实施来适应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之需。

(三)打造多元融资体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看,在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的基础上,需要意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以适应自身的实际发展之需,打破资金瓶颈的束缚。在实际践行中,则需要建立专项的投资基金,并实现多元融资渠道的拓展,在此基础上,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并融入激励因素。从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看,为了实现文化产业的法制化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立法力度,结合文化产品的实际发展趋势,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进而实现对文化组织市场发展行为的有效规范与约束,同时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在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的基础上,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四)积极吸收先进经验,构建全防范机制

文化的全球化给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强烈的冲击,面对一系列挑战,为了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就需要积极吸收国外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一文化冲击,为了规避其对我国民族文化所造成的威胁,就需要在文化保护主义政策下,针对外来文化建立安全防范机制,比如:在美国影视剧作品的入侵下,欧洲各国为了实现对本国影视业发展的保护,在加大对国产电影补贴力度的基础上,加大对引入电影票房的税收,并对电视节目实施配额制度,我国可积极借鉴这些经验来加强对本土文化产业的保护。

综上,面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为了更好的解决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以抓住自身的发展机遇,克服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就需要在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产业管理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实现管理体制的创新。在实际践行中,则需要结合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中所呈现出的问题,积极落实有效的解决措施,要求要在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并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体系的基础上,打造多元融资体系并健全行业法律法规,同时积极吸收国外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先进管理经验,建立安全防御机制,以实现对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保护,为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苏东来】

[1]皇甫晓涛.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机制创新的发展问题[J].齐鲁艺苑,2016(02):117-120.

[2]张恒.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4.

[3]林尽染.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4(06):44-46.

[4]黄义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加快政府管理创新——以江西省抚州市为例[J].今日中国论坛,2013(05):10 -12,14.

[5]靳长巍.试论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J].商业经济,2013(01):52-53.

[6]潘先伟.文化管理体制创新与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优势——论电影分级制对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J].探索,2011(04):111-115,134.

[7]傅才武,陈庚.论文化创新战略的确立与文化管理体制的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06):105-110.

[8]徐惠.大文化政府产业管理体制与文化产业发展[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5(04):86-88.

[9]李峰峰,周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兼论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模式[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14(02):70-73.

[10]叶光林.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J].学习论坛,2003(07):9-11.

G124

A

1008-8784(2017)02-19-4

2017-3-1

李雅琪(1989—),女,文学学士,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