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视挑战了不起
——《了不起的挑战》分析

2017-04-12满霜

视听 2017年2期
关键词:乐嘉贝宁真人秀

□满霜

央视挑战了不起
——《了不起的挑战》分析

□满霜

央视顺应时代潮流引进了韩国的《无限挑战》,并联合灿星制作以及韩国MBC电视台共同打造出大型励志真人秀——《了不起的挑战》,试图以励志故事为主线,通过嘉宾参与各行各业的体验和挑战,传递“平凡生活,挑战了不起”的正能量。

央视;《了不起的挑战》;反差;逆袭

一、顺应时代潮流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这不可避免地使得快餐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滋生与弥漫,首当其冲的便是综艺节目。综艺节目以其短小精悍却五脏俱全的优势成为了养老族、上班族、学生族全民回家休息、娱乐、受教的必备一餐。

供不应求的状况使得这两年引进国外综艺节目成为一种潮流,同时也成为各电视台的收视保障。而央视在拥有国内最大受众市场和最好播放平台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压力,尤其是满足十几亿受众的收视需求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随着国内各卫视的娱乐节目增多,加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受众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各种综艺节目,使得受众的收视需求不断提升。作为国家级媒体,央视如何才能既保证收视,又不失节目“风度”呢?

近年来,央视在不断做尝试。一开始想保持节目的原创性,以引导国内综艺节目传递正能量。如2014年2月登录央视一套的《出彩中国人》,是一档大型的励志真人秀节目,参加节目的“出彩中国人”涉及到各行各业,他们带着梦想,带着自己的才艺和故事来吸引观众和评委,整个节目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2014年4月央视推出了一档主打轻松、快乐、时尚风的综艺性栏目——《嗨!2014》,将明星脱口秀与传统综艺娱乐结合起来,通过歌舞音乐的形式热场,穿插嘉宾和主持人脱口秀以及各种与观众和嘉宾的互动。《是真的吗?》《中国正在听》等节目结合全媒体与观众互动。这几档节目凭着央视的平台,做出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和湖南卫视引进的《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以及浙江卫视改良的《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等节目比起来,相差甚远。迫于收视的压力,央视不得不开始引进国外的综艺节目。

二、打破原有常规

在国内韩国真人秀风潮的鼓吹下,央视引进了被誉为韩国国民综艺的《无限挑战》。该节目在韩国有着极高的人气,自2005年4月23日开播以来,几乎无负面评价。央视选择这样一档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的节目,机遇与风险并存。其实在2015年东方卫视《极限挑战》节目就已经在模仿《无限挑战》了,但似乎并不是一般渠道上的购买版权,也因此《极限挑战》在央视开始筹备录制的时候,出现了停播的尴尬。

央视和东方卫视不同,并不是单纯引进节目模式,而是联合灿星制作以及韩国MBC电视台共同打造《无限挑战》,并改名为《了不起的挑战》。在央视的平台上,一档综艺节目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综艺的娱乐性,也要表现出各行各业、普通人的生活,更要有一种触及心灵的情感力量,传递中国文化主流价值观。所以在打造《了不起的挑战》的时候,就把它定义为大型励志真人秀,而不是竞技类真人秀或者户外真人秀。与韩国版周播的《无限挑战》相比,《了不起的挑战》考虑国内技术情况,选择了国内电视节目季播的大流。同时和《无限挑战》不一样的是,《了不起的挑战》会更注重嘉宾深入各行各业,在不同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劳动的场景,摒弃原有的综艺和游戏色彩浓厚的元素。“平凡生活,挑战了不起”,以这样的口号高度浓缩节目的精髓,试图以励志故事为主线,通过一次次的挑战和体验,寻求更多关于人性情感的爆发,展现劳动榜样的力量,弘扬勤劳坚韧的民族精神,鼓励为梦想而战,传递正能量。

在节目内容方面,相较于同类型的综艺节目,被网友称为心灵鸡汤的《了不起的挑战》采用的是无台本表演,考验嘉宾综艺表现力的同时,更是增添了真实感,嘉宾可以在同样的情境里创造更多的可能性。除了节目编排,播出时间选择了央视最为黄金的时间段——周日晚间的八点档。这样的编排要比同类型的综艺节目早近一个半小时播出,不仅更加适宜阖家观赏的收视习惯,对于竞争对手来说也是先发制人的优势。

三、反差成功逆袭

《了不起的挑战》在节目本土化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挑战,不仅要让没有综艺经验的六位主持人担当主体串联整个节目,还需要将节目的主题“平凡生活,挑战了不起”深度展示。但是相较于本土化,收视问题是更大的挑战。如何才能让节目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如何才能让观众重新燃起已经被国内泛滥的户外真人秀节目消磨掉的热情度和新鲜感?《了不起的挑战》用“巨大的反差萌”成功逆袭。

(一)“严肃搞笑”的主持人阵容

首发阵容:撒贝宁、乐嘉、华少、沙溢、岳云鹏、阮经天,后来由于档期问题,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顶替了华少的位置。这几个主持人虽然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他们在观众心中既有的形象并不那么适合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如撒贝宁——法制栏目主持人、乐嘉——性格色彩学研究者、沙溢——白展堂扮演者。但是节目播出后,观众对他们好评如潮,每个人在团队中都有角色分工,但又自带话题。

撒贝宁于1999年主持法制节目《今日说法》进入观众的视野,2013年又独立主持《撒贝宁时间》,还做过几期户外大型连续性报道,他开车从格尔木一路到拉萨,沿路报道青藏铁路沿线的细节,完成从法制节目到新闻节目的转变。这几年开始涉足综艺,从《我们有一套》《梦想合唱团》到《开讲啦》都由他主持。这些节目奠定了撒贝宁在央视的主持地位,更是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央视主持人“小撒”。但是在《了不起的挑战》中,撒贝宁完全颠覆了央视主持人的形象,既像只撒泼的猴子,又像匹脱了缰绳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在节目中,撒贝宁完全没有顾及自己的形象,整蛊小岳岳,语言上挖苦沙溢。在第二期“聚商之路”中,在岳云鹏场地上明目张胆抢夺客源,甚至做起了倒手买卖;在第五期“运动特辑”中,以搞笑的模仿,随时让乐嘉“神回”现场,以绝对的厚脸皮说自己仅次于阮经天排第二;在第六期“他人的人生”中,岳云鹏向互换身份的“刘云鹏”传授经验时,说到唯一不可信的只有撒贝宁,其他都可以做朋友。撒贝宁在节目中的形象如何可想而知,有网友称之为“贱兮兮的恶作剧之王”。虽然看起来是负面评价,但显然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不再让观众联想到严肃、深沉的法制节目主持人,而是《了不起的挑战》担当主持人的小撒。不仅如此,适当的恶作剧,还增加了节目效果。

乐嘉被观众所熟知的节目应该是《非诚勿扰》,还有其“性格色彩”的理论。乐嘉在《非诚勿扰》中不是很有观众缘,言语太过犀利,做节目过于较真。但这些在《了不起的挑战》中都不是事儿,因为乐嘉自带萌点。如“了不起的消防”一期中,不应景的结膜炎,让乐嘉戴上了墨镜,成为消防队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嘶哑的“报告班长”成为他的代名词,录制节目时意外受伤,在自己的随笔中叹“对不起自己的好兄弟”,以回忆式煽情的口吻讲述了中年男人“蛋蛋的忧伤”。这些都大大改变了观众对乐嘉的认识,虽然认真的乐嘉依旧认真,但是不影响节目效果,反而有了“严肃认真的搞笑”这样的反差式逆袭。

(二)“正儿八经”的制作

“正儿八经”的官方媒体央视开启了搞笑艺人模式,这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反差,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并且《了不起的挑战》和一般的户外真人秀形成反差,它不是照搬国外的制作,而是加入了央视的特色,例如旁白、音效,还有一些空镜头的拍摄,似乎有了一种“混血”的新式幽默,正儿八经地让人捧腹大笑。

例如节目开篇的旁白,一本正经的央视解说风,一看就是央视的风格。“挑战自我,明星也是老百姓;战胜自我,百姓也是大明星。挑战让平凡的生活充满意义,挑战让普通的工作熠熠生辉。”这段旁白采用正宗的央视播音腔,充斥着浓浓的央视风味,虽然是老干部报告一般的旁白,却被配上了综艺搞笑的画面。这样的反差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像是不苟言笑的军人在表演相声,本身就是一个笑点。

又比如在第一期节目“人生的选择”中乱入《舌尖上的味道》。其中的一个游戏环节,撒贝宁和乐嘉来到了太湖,根据不同的选择,上不一样的螃蟹大餐。“它采用的四两公蟹的蟹钳,加鸡汤调制,口感呢冰爽、爽滑……”当陈师傅介绍太湖大闸蟹的蟹钳这道菜时,后期配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的背景音乐,观众仿佛置身《舌尖上的中国》,垂涎欲滴地听李立宏老师娓娓道来每一道菜的口感。这样的喜感非央视莫属。

一本正经的“鸡汤”也是风趣幽默,中国的户外节目更多会强调正能量的传递,团队合作总要强调一番合作精神,同伴竞争最后总会演变成友谊的升华,但过多的正能量会让观众产生逆反心理,让观众觉得过于虚假。《了不起的挑战》中这样的鸡汤比比皆是,却是自带萌点。例如第二期“极限打工”节目中,在585米深的矿井中一直安慰鼓励岳云鹏的师傅,在撒贝宁身旁啰里啰唆指导的采茶老婆婆,似乎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光辉,又引人发笑,或许这就是综艺的真谛。

四、未完成的使命

《了不起的挑战》自开播以来,保持着1个点的收视率,在收视第五名上下浮动,这也是对节目组长达八个月筹备的回报和认可。但是节目从12月6日开播,出现了接连的小状况。中间出现两次停播,一次停两期,一次停一期。第一次官方解释央视在做节目调整,结果续播的第二期少了华少,多了尼格买提;第二次官方解释乐嘉意外受伤,结果续播的第五期仍少了疗伤的乐嘉。在前面四期节目都是“了不起的集结”,第五期续播瞬间变形为“了不起的挑战”,节目的宣传以及在视频网站中关键词的搜索都是“了不起的挑战”,为何之前的节目采用“了不起的集结”,这是一个迷。网友评价说这就是“央视爸爸,有钱任性”。但归结原因还是因为节目没有策划好,华少的缺席是由于档期,为何之前要参与节目;乐嘉的受伤是意外,但是节目一般都会遇到这样的突发状况,为何不提前多录几期。这些都是问题,但不难排除这是央视的手段,究竟是意外还是刻意为之,也是个迷。这些迷,是“央视爸爸任性”也好,还是策划的手段也好,都多多少少影响了节目的收视,或许一个节目本土化不是八个月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是在播出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像《无限挑战》一样连续播出10年,并且经久不衰。

1.李琳.文化原创力点亮民族文化未来——以央视几档综艺类节目为例[J].大舞台,2015(10):120-121.

2.赵婷婷.央视综艺节目现状浅析[J].数字传媒研究, 2015(05):38-40.

3.朴晶.平凡生活挑战了不起《了不起的挑战》鼓励为梦想而战[J].电视研究,2015(12).

4.《了不起的挑战》大剧透六大明星纷纷转行[EB/OL]. http://ent.163.com/15/1110/21/B83D 40OS00032DGD.htm l.

5.《了不起的挑战》秘籍:虐是真的撕是假的[EB/OL]. http://ent.163.com/16/0121/17/BDSCV2R I00031GVS.htm l.

6.就冲《了不起的挑战》,这碗CCTV牌老母鸡汤我喝[EB/OL].http://new s.163.com/15/1210/15/BAG0E9TG0 00155IU.htm l.

7.引进《无限挑战》为何是次“了不起的挑战”[EB/OL]. http://m t.sohu.com/20151028/n424392172.shtm l

(作者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15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乐嘉贝宁真人秀
撒贝宁:敏思善问,问出精彩
贝宁的摩托车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乐嘉
调查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愚人节里的意外温暖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乐嘉妙语解尴尬
谁都不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