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化培育的思考

2017-04-12李来原夏元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创设

李来原 夏元珍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8000)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化培育的思考

李来原 夏元珍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8000)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化培育是“情境教育教学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应用,实质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特质和高职院校及其学生的特点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化培育的可行性。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化培育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要点包括情境的真实性、学生的参与性及情境的多样性等。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化培育;基本原则

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不仅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目标的达成,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当前社会思潮泛滥的情况下,运用什么样的理念及方式强化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一直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情境教育的理念思考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同时,通过探讨内涵、可行性、基本原则及实施要点等,深化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化培育的认识。

一、情境化培育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其自身的发育、成长。二是其被国民了解、认同、支持和践行。[1]限于篇幅和主题,本文仅讨论第二种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前,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念及方式的讨论及成果越来越丰硕,如“跟进式”培育、[2]日常生活培育[3]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情境化培育的课题,[4]拓展了培育视野,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将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化培育(下文简称“情境化培育”)概括为:运用情境教育的理念及方法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将核心价值观还原到其生成、应用的环境中,增强其可信性、说服力。这一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情境化培育是“情境教育教学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应用

何谓“情境教育教学法”?各路学者意见不一,布朗、科林斯、杜吉德认为:“知识绝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5]也有学者认为:“情境教学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6]虽然不同学者对“情境教育教学法”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情境教育教学法”的一些具体特征,实际上都看到了同一个现象,即知识与其生成及应用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

笔者认为“情境教育教学法”的实质就是教育者通过选择、创设、开发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其核心就在于将知识回归到现实状态,从而增强其教育效果。情境教学法在国内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语文、外语、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并且获得了相当部分一线教师的认可。当前,造成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不佳的原因虽然较多,但培育理念及方法不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纯粹的知识点讲解,脱离实际地一味灌输,直接导致部分高职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情境化培育就是将情境教育教学的理念及方法运用到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培育之中,让高职学生在学习、生活实际中感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弥补以往培育理念及方法的不足。

(二)情境化培育的多元性

有学者认为,情境教学是指在教育者人为“创设”的“情境”中所进行的教学。[7]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因为情境教学法中的“情境”既包括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而人为创设的情境,还包括客观自然情境,甚至可以说后者的教育效果更能令人信服。因此,笔者认为情境化培育中的“情境”既包括纯粹的客观情境,也包括所谓的主客观相统一的情境;为了便于讨论,笔者暂将前一种情境简称为第一情境,后面一种情境简称为第二情境。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情境建立在第一情境的基础之上,因为任何教育者都不可能抛开实际,构建一个完全虚假的所谓“情境”。但这两种情境在客观性、说服力、可控性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将他们区别开来加以讨论具有实际意义。总体而言,第一情境的真实性及说服力要优于第二情境,但是第二情境在可控性、参与性等方面优于第一情境。因此,两种情境没有绝对的优劣。实践培育中的情境选择,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核心价值观情境化培育并不是固定在一个场域,不同的场域及培育主题需要不同的情境。例如在课堂上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的情境可能就是主客观相统一的情境,即第二情境;而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进行的培育主要就是利用客观情境,即第一情境。

(三)情境化培育的多层次性

从功能定位角度来说,情景化培育不仅包括培育方式的情境化,也蕴含培育理念的情境化。即从方案拟定、情境选择及创设、实际操作、后续反思等全部培育流程都应树立情境化的理念,而非情境技术的简单“嫁接”。从培育主题角度来说,包括三个层面的概念,即:作为整体的情境化培育、具体层面的情境化培育、诸如“诚信”等微观的情境化培育。不同层面的培育各有重点、难点,需要不同情境的支撑。从主体角度来说,不仅包括三年制高职学生的情境化培育,还包括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情境化培育;不仅包括新生的情境化培育,也包括其他年级、顶岗实习等学生的情境化培育。从培育场所而言,包括“三个课堂”的情境化培育。所谓“三个课堂”,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网络新媒体平台(第三课堂)。[8]毫无疑问,情境化培育应贯穿于这三个课堂,并且情境化的方式各有侧重,体现每个课堂的特点及要求。其中,尤其需要重视第三课堂即网络新媒体平台,通过设计情境化培育方案,占领网络新媒体平台这个阵地,让高职学生在充满阳光、正能量的良好网络新媒体情境中,感受与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及价值。

二、情境化培育的可行性

近年来,学者们提出的培育理念及方法不在少数,也各具特点,而笔者之所以强调情境化培育,除去情境教育教学法本身的科学、有效之外,主要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境化培育是可行的,主要有以下两点理由:

(一)情境化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特征

有学者注意到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社会生活也是一种情境)并指出:“教育知识具有个体与情境联系的属性,它产生于真实情境中,并应用于真实的活动中”。[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从包括真实的学习、生活、工作在内的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凝练而来,这种凝练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境化培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凝练过程必然伴随着对客观实际一定程度的取舍和抽象,容易造成一种“距离感”——社会个体产生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无关或联系不密切的假象。要克服或缩减这种“距离感”,被民众理解、接受、践行,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回归”到国民具体、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贴近国民个体的实际状态,让他们感同身受,从而被认同、支持、践行。实质上,这个过程就是情境化培育的过程。其次,正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境化培育更加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化培育的实质在于重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环境”,激发学生的认同感。而这种“产生环境”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特定的方法再现。例如“诚信”价值观,我们就可以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诚信”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从而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其产生认同。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境化培育的可行性。

(二)情境化培育符合高职院校及其学生特点

高职学生虽然绝大多数都已成年,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辩控能力,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的社会阅历尚浅,学习及理解能力较差,自控能力薄弱,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有不良的学习习惯。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不能运用有新意、有吸引力的方法,培育效果必然堪忧。其次,从高职院校的教育实际来看,高职院校一般都已实行“2+1”教学模式,[10]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短,实习周期长,课程设置非常紧凑,造成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绝对时间较短的困境。同时,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11]重视专业实践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实操中掌握专业技能。这种情况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路,有所创新。实际上,高职院校的上述特征给我们的情境化培育提供了机遇,从而破解培育绝对时间短的难题。从情境化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践及实习场所就是一种情境,只要我们转变思路加以利用,进行诸如“诚信”、“敬业”等核心价值观的情境化培育,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也会受到专业院系及实习单位的支持。

三、情境化培育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要点

学者董杰将培育情境化的基本原则总结为“双重情境化”,即特定客体情境化与特定主体情境化,[4]实际上是从知识与主、客体的联系角度来界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化培育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要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境的真实性是基础

不管是第一情境还是第二情境,都是建立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基础之上,完全虚构的所谓的“情境”不属于情境化培育的范畴,也是不存在的。情境的真实性是情境化培育的基础,也是其说服力的根本保证。在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中,高职学生真实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原因、内涵特点、作用价值,从而产生内心确信,进一步形成认同及践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言的“真实”还蕴含“具体”的含义,即注重与高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学习特征、接受能力、行业特点等无缝对接。例如,对医护专业的高职学生进行情境化培育,就要结合当前医疗行业的热点问题以及学生最关心、行业最关注话题进行情境化培育的设计。让学生置身于或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医疗环境中,以此激发学生的情绪,从中感悟诸如“诚信”、“敬业”等价值观的内涵及价值,从而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固化,并且经得住未来现实及行业的洗礼,真正“入心”。

(二)学生的参与是重点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不管是认为“学生是教学主体而非客体。”[12]还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13]学者们无不在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情境化培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不能例外,也要强调高职学生的地位与作用,注重引导,使他们参与深层次的情境化培育。高职学生基本上已经成年,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以及分辨能力,可以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境化培育。笔者认为,高职学生可以在以下两个环节中有效参与情境化培育:首先,情境的创设及选择。情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以境激情”,但是只有“接学生地气”的情境才能更好地激发情感。在确定了培育主题的情况下,具体情境的创设和选择就成为重点,可深刻影响到情境化培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及说服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能唱“独角戏”,而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在具体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吸收学生参与。例如给护理专业学生创设培育“敬业”价值观的情境,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如果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医疗机构急救场景作为情境,让学生从中亲自感受“敬业”与“不敬业”的医护工作(可能)造成的不同结局,引发学生心灵的触动,培育的效果肯定更佳。其次,情境的开发。情境的创设及选择完成后,教师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情境的开发方面,即通过对情境的分析,解构推导出培育主题。这个过程,如果只是教师单独对情境进行分析、解说、引导,而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那么这样的情境化培育只是传统培育方法的翻版。而通过一定的手段,例如分组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情境的开发,提升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进而引发认同、践行,比老师单方面的解说明显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可见,学生的参与对核心价值观的情境化培育至为重要。

(三)情境的合理确立和开发是关键

如前文所述,情境可分为第一情境和第二情境,各有优劣。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情境只能选择,第二情境才能创设,笔者将情境的选择和创设统称为确立。情境的确立是情境化培育的第一步,将直接影响情境化培育的成效,因此,情境的合理确立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情境确立的合理性:首先,情境与培育主题的吻合度,即情境是否能够自然地生成、能否释明培育的主题,而释明的层次以及释明的强弱是否合适恰当。如果选择或创设的情境根本不能自然生成与释明培育主题,那么学生就无法真正地理解、接受培育主题。其次,情境对学生的吸引力,即选择和创设的情境必须生动、具体、贴切,学生愿意参与、也能够参与。如果选择或创设的情境根本没有吸引力,那么学生就无法进入角色,情境化培育将沦为教师的“独角戏”。最后,情境的感染力,即情境对于培育主题的烘托进而感化学生的能力。如果选择或创设的情境不具备感染学生的能力,那么就无法让学生对培育主题形成认同,达不到培育目标。

情境确立以后,对特定情境的开发就成为核心的任务。情境使用的方法是否得当可能会对结果产生深刻影响。同理,优质情境被选择或创设后,教育者如何运用情境来对特定价值观进行生成、解读,让学生内心真正认同是关键。笔者认为情境的合理开发应重视以下几点:首先,注重“引导”。在情境确立以后,思考的方向与路径很多,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培育主题方面进行思考,不能让学生的思考过于发散。其次,注重“参与”。学生是否参与情境的解析以及参与的深度都会对培育效果产生深刻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努力地引导、鼓励、甚至强迫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参与进来。再次,注重“评析”。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在情境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懂得去欣赏学生,这样学生的创造精神也就充满了动力,情境教学的课堂也一定是生动活泼的”。[14]教师要善于鼓励、欣赏学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过一定的评价制度进行正面激励。最后,掌握“节奏”。情境的开发应该自然、流畅,让学生在不自觉间理解、认同培育主题。

(四)形式多样是效果保障

情境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如播放视频、学生表演、教师描述、参观红色基地、模拟法庭、观摩法庭审判等等,不一而足。丰富多彩的形式,弥补了既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枯燥、空泛、乏味的缺陷,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了别样的魅力,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从而使情境化培育达到预期效果。同时,笔者认为,这些形式各具特色、各有利弊,应根据培育主题的要求以及高职学生的具体特征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形式。比如,带领学生现场观摩法庭审判,对于提升他们的法治观较之于课堂讲授无疑效果更明显,但是受诸多条件的限制,有时难以成行或者难达目标;而模拟法庭却有可控、可参与的优点,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的演练,亲自感受法治的内涵及外延,对于塑造他们的法治观效果可能更理想。此外,教育者通过一些个性化的方式创设情境,比如邀请一些老红军、战斗英雄做报告,通过他们描述亲自经历的战争岁月,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其“爱国”观的塑造大有裨益。

[1]邱仁富,李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论纲[J].党政研究,2015(1):45-50.

[2]薛健飞,浦玉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培育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4(1):133-136.

[3]朱晨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日常生活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14(10):140-144.

[4]董杰.情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政治理论导刊,2014(6):22-25.

[5]BROWN J S,COLLIN A,DUGUID P.Situated Con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J]. Educational Research,1989,18(1):32-34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64.

[7]祝辉.情境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8.

[8]商万军,张连春,石国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三个”课堂探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4):110-113.

[9]林叶舒,文雪.教育知识的生活化与情境化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5(12):162.

[10]曹丽琴.广东省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9.

[11]杨明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4,8(4):45-47.

[12]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6):70-76.

[13]朱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审视与价值定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2(4):6-9.

[14]薛晋锡,曾映雪.“基础”课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探析——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部分的教学为例[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28(2):38-40.

(责任编辑 邓 颖)

Reflections on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Li Laiyuan Xia Yuanzhen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Hefei Technology College, Chaohu, Anhui 238000)

The situational cultiv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concer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The essence li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nd life practic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ituational cultiv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based on the combin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ir students. The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focus of situational cultivation include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situations,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the variety of the situations, et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socialist core value; situational cultivation; principle

10.16169/j.issn.1008-293x.j.2017.11.008

G711

A

1008-293X(2017)11-0044-06

2017-03-03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SK2016A0794)

李来原(1980- ),男,安徽六安人,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劳动法、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创设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