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igh/Scope课程浅析

2017-04-12蔡永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5期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

【摘要】课程作为将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中介,是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当前的幼儿园课程领域中,起源于美国、历经近50年发展的High/Scope课程依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其进行解读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本文主要从high/scope课程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来分析高瞻课程。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High/Scope课程

G612

课程作为将教育观念转化成教育行为的中介,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幼儿教育面对的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孩子,幼儿园课程也是整个课程体系中较为特殊的课程,有必要对它的特殊性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密歇根州的High/Scope课程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在今天的美国乃至全球的幼儿园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为此,本文尝试浅析High/Scope课程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希望对这种课程有进一步认识。

一、High/Scope课程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High/Scope课程发始于1962年,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帮助处境不利的学龄前儿童摆脱贫苦的学前教育方案,也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实验设计方案。这一研究显示High/Scope课程短期和长期的利处,如更佳的入学准备,学业失败的减少,更低的留级率,更高的就业率等等。[1]High/Scope课程在以后的发展中将美术、音乐、运动和计算机运用等纳入课程,并在全世界范围得以推广和应用。

High/Scope课程的设计者们声称,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High/Scope课程的发展经历了前期和后期。前期是皮亚杰的结构论,即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在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即感知运算阶段(出生后至1.5岁、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2歲-15岁)中,儿童的发展各有其特点,学习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儿童各个阶段的发展水平。High/Scope课程的后期是皮亚杰的建构论即知识是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强调通过直接和表征的经验,以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方式帮助儿童增强认知能力。在1995年时,High/Scope课程又明确增加情感、社会性的内容。

二、High/Scope课程的教育目标

由于High/Scope课程的阶段不同,所以课程目标在前期和后期也有所不同。

High/Scope课程前期的目标是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成功奠定基础。课程目标是依据日内瓦研究课题——分类、排序、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而制定的。每个方面的具体目标都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以及动作水平到言语水平的顺序提出的。

后期则强调以儿童的主动学习为中心,促进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协调发展。具体的目标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数概念的目标已经从排序中分离出来,具体包括一一对应,点数5以上的物体以及比较数量等。那些被认为是“认知发展的关键经验”的东西基本保留,但增加了主动学习这一部分,课程设计者们强调他们的意图是将结构化的目标隐含在儿童活动的背景中去,这一改变是向建构主义方向明显转变。

三、High/Scope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计划-工作-回顾环节是High/Scope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1964年由史密兰斯姬(Sara Smilansky)建议使用的教学程序,一直沿用至今。[3]每个幼儿先要计划、思考自己的当天活动,并与教师讨论。教师帮助引导幼儿制定具体行动目标。接下来是每个幼儿的工作时间,最后则是幼儿回顾自己所做的活动。由于幼儿的记忆时长有限,所以要及时回顾。在与同伴、老师的交流中,可以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幼儿正确的做法可以得到及时的强化,错误的做法会得到及时修正,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计划和回顾的环节特别强调语言在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作用。

四、High/Scope课程的评价方法

High/Scope课程运用专门的儿童观察记录(COR,High/Scope Educ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来测量该课程对3-5岁幼儿发展的影响,这个评价工具是以课程内容涉及的主要经验为基础的。[4]COR( child observation record)是一个全面的评估工具,教师首先要从六个角度记录幼儿的行为:创造力、社会关系、创造性表征、音乐和运动、语言和口头表达、逻辑和数学,每种行为的发展情况又分为五个等级。记录下幼儿行为之后,教师就要按照五个等级水平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可以看出,High/Scope课程评价关注的是教学达到的结果,倾向于目标评价,属于较为传统的测评方式,主要用来明确幼儿各项基本能力的发展水平,评价的指导思想明显受到认知心理学的影响。[5]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11:215-220 .

[2]闫颖.美国学前高瞻课程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8.

[3][5]邹卓伶.High/Scope课程述略及其教育心理学意义的简要分析[A].幼儿教育,2009(10):27-30.

[4]陈俞.关于High/Scope学前教育课程[J].早期教育,2000,(21):26-27.

作者简介:蔡永辉(1994-2),女,河南濮阳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本科生,学前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幼儿园课程
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探讨
两汉文化资源在徐州市区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锅庄纳入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及策略研究
让幼儿园课程妙笔生花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在五大领域中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游戏整合幼儿园课程的可能性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