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7-04-12蔡兴和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幻想想象力想象

蔡兴和

G633.6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 中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那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树立创新教学意识

初中数学课堂实践中,教师在按照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有序授课的同时,还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深化,将创新意识培养和常规授课结合起来,积极打造适应时代进步和学生需要的创新型课堂框架。这就要求教师根除教育陈腐思想,不断充实教育新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用创新的手段去迎合教育新情况、教学新变化,敢想敢为,不断总结教学新经验,逐步形成一套外观锃亮、内表新颖、科学有效的先进教学模式系统。初中数学内容丰富,呈模块状分布,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明勾暗挂,互为补充又彼此支撑,这正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有效资源,信手拈来即可引爆其判断、推理甚至是跨时空想象的小宇宙。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驾驭好数学课堂,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着手,让学生的思维跟随教师的指挥棒在数学的殿堂中自由翱翔。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持续关注,教育新形势新气象不断涌现,师尊生卑的腐朽思想早已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面对不断变换的教育新情况,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借鉴或创新教育模式和手段,使长期饱受传统腐朽思想笼罩的教育土壤新芽萌发吐绿,教育的春天指日可待。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建立师生平等、情感醇厚的新型师生关系首当其冲,这是学生顺利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必要环境,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从事创造活动。首先,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必须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力量,教师能做的就是循循善诱、适时提醒、适度点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使教师变为课堂的配角。这种教学模式势必会极大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爆发,从而将教师从繁重的从教悲苦中解放出来。其次,为学生搭建属于自己的空间,让学生的爱好施展、个性张扬,以师生平等的平和心态与学生交往,使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守护者,让学生在充满关爱和理解的学习氛围中去寻找本真的自己,这便是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第三,打造集思广益、言路通达的班级文化氛围。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班级的熔炉中取长补短,其间可大胆推行师生互换合作教学模式,开展诸如集体大讨论、查漏补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历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于一些难解问题,还可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让大家群策群力、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能直抒胸臆、一吐为快,自然也能大胆质疑,对不同意见,能做到勇敢指正。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思绪在飞扬,各种真知灼见会在大讨论大争辩中脱颖而出,提高学生对真理的筛检和整合能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师生角色互换合作活动中,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各司其职,切不可出现某个同学被边缘化或处于从属地位。教师要做到洞悉分毫,随时根据活动开展情况调整和完善活动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是开启创造之门的金钥匙。学生有了疑问才会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措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从学生所熟知且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实验、故事、游戏、谜语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从中找出疑问,引发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如在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教学中,一上课我就做了这样两个实验:①把5克食盐放入95克水中;②再把5克食盐放入①中得到的盐水中。针对上述实验启发学生:“你从中能得到哪些量是变化的,哪些量是不变的吗?”学生争先恐后地猜测并动手计算,证实他们的猜想。这一教学情境的设置,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这时发现的不变量、变量问题正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质疑、创新的意识也得到加强。

四、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是建立数学新概念、新理论的设计师,而丰富的想象力是数学创新意识的翅膀;好奇是想象之母,好奇心是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心理基础,是发展想象力的内部动力。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1)巧打比喻,引发想象。例如,在讲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时,把两数的绝对值比喻成力量不均的两支部队,打仗时力量要消耗,总是强大的一方战胜,那么和的符号总是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2)类比推理,启发想象。类比是根据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性质、法则、公式、图形等相似性进行类比或推广。如以同底数幂乘法法则推导的方法来研究类比幂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法则、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則。(3)直观展示,激发想象。可以通过图表、投影、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获得表象积累,使想象的天地更清晰、更完美。如用几何画板将图形之间的联系、变化通过图形运动的演示联系起来。多媒体的应用将会把丰富而创新的想象与幻想通过“虚拟技术”在荧光屏上显现出来,使人直接获得创新的形象感和成就感。(4)激励学生,大胆幻想。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幻想是创新的起点,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强创新技能。

猜你喜欢

幻想想象力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想象力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锁不住的幻想
幻想画
幻想画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幻想画
知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