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图ST—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2017-04-12张晓明范蜀滨

今日健康 2016年7期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

张晓明 范蜀滨

【摘 要】 目的:探讨对患有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符合非继发性ST-T改变的患者160例,对其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以冠脉造影为标准,心电图的检出率为62.86%,准确度61.87%,假阳性45.0%,假阴性37.14%,病情越重,心电图检出率越高。结论:对于冠状动脉疾病,除非继发性ST-T改变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具体病变情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心电图 ST-T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对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是目前临床上用以诊断冠心病的首选方法,心电图ST-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目前临床尚未明确[1] 。为了研究对患有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本文特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符合非继发性ST-T改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符合非继发性ST-T改变的患者,其中有100例男性,60例女性,年龄最小52岁,年龄最大72岁,平均(61.13±3.1)岁。

1.2 入选标准 (1)无其他合并心肌疾患及电解质紊乱,高度怀疑为某种冠状动脉病变,需行检查进行确诊的患者;(2)对检查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且依从性及耐受性高的患者;(3)精神正常,神志清楚,能完整流畅回答出研究人员提出的有关于疾病的相关问题的患者;(4)在研究人员的讲解下,对本研究有一定的熟悉,自愿参与其中,并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的患者;(5)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进行[2] 。

1.3 检查方法

1.3.1 心电图检查 检查仪器为12导联心电图机,检查时间为冠脉造影前后,检查内容包括ST段抬高或下移幅度,T波异常情况,Q波时间和幅度及最深最宽导联,V1V5电压幅度,各种传导阻滞类型及是否存在左室肥厚。

1.3.2 冠脉造影 在C臂机透视下行股动脉穿刺,通过优维显进行多角度投照,通过目测法进行判断,发现冠脉狭窄在50%以上,即可诊断为冠心病。单支病变为仅一支主要血管受累或同时伴有其他主要血管的小分支受累。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观察全部患者的心电图(ECG)与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的阴阳性、病变程度及病变支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电图ST-T改变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 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心电图的检出率为62.86%,准确度61.87%,假阳性45.0%,假阴性37.14%。

3 讨论

心电图是目前临床上用以诊断冠心病最为经济方便的方法,但其可能存在难以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疾病。本文对160例高度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心电图与冠脉造影检查对比发现,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电图诊断准确度61.87%,说明该检查方法对于冠心病具有较好的提示作用[3] 。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假阳性率为45.0%,假阴性率为37.14%,说明心电图检查的漏诊率较误诊率较高,对于疾病的诊断潜力很大,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越重,心電图检查越易出现ST-T改变,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冠脉出现轻度狭窄时,静息时的血流量尚可保持供需平衡,故不出现ECG的ST-T改变,当病情加重时,冠脉血流量严重不足,患者出现心电图ST-T改变。冠状动脉多支与单支比较,缺血阈值明显降低,出现ST-T改变机率更高,病变血管狭窄程度越重,心肌灌注成像敏感度越高,对于心肌病变的提示效果越明显,临床在进行检查时应注意,单纯ST-T改变不能作为诊断冠心病的单独依据,行各项检查时应与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相结合,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及阳性率[4] 。

本研究中有30例多支病变,其中有3例3支病变未见心电图改变的患者,出现原因可能是由于:(1)病变部位缺血心肌的损伤电位差可能相互抵消(2)病变部位有侧支循环或分支血管;(3)心肌缺血发生时间与心电图检查时间错位。故在对冠心病患者行心电图检查时,注意其检查的局限性[5] 。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对于冠状动脉疾病,除非继发性ST-T改变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具体病变情况。

参考文献

[1] 汤继跃.冠心病诊断过程中心电图ST-T段改变的意义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5):45-46.

[2] 李军丽.动态心电图ST-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9):2141-2142.

[3] 刘海燕.心电图ST-T段改变早期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32):80-80,81.

[4] 鲁冰峰.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172-173.

[5] 宋志新.心电图ST-T段改变在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49-50.

猜你喜欢

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6》
孕妇妊娠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的分析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住院期间转归研究
放射性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不一致时的临床分析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中药芒硝冷敷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肿的应用效果观察
全方位深层次冠脉介入培训探讨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