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现状调查与统计分析

2017-04-12李平王维薇张俊飚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

李平++王维薇++张俊飚

摘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资源整合形式的重要创新,是加快实现“四化同步”的战略举措,在现代农业发展各方面起着积极作用。通过对该体系相关主体的问卷调查统计,从受访对象对体系认可度、日常运行、经费管理、人员考核及评价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体系运行基本情况和特征,明晰了目前体系在经费管理、内外交流、工作协调、岗位竞爭、考核与评价、积极性调动、地方支持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公共财政投入;运行情况;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2-5995-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2.066

Construction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ARS

LI Ping1,WANG Wei-wei2,3,ZHANG Jun-biao3

(1.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68,China;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han 430064,China;

3.Hubei Center for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HZAU,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CARS,a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the integration form of technological resources,is an strategic move to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 synchronization”,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all aspect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roug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statistics to relative main bodies of the system,from the responses of system recognition,daily operation,funds management,personne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and so on,the basic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running were analyzed,and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ystem in aspects including as funds management,internal-external communication,work coordination,position competition,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motivation,local support mechanism were cleared,according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hina agriculture research system; public finance input; running condition; investigation

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强化农业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和城乡统筹发展,2007年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简称CARS,下同)建设[1]。CARS作为一项公共强农惠农制度选择,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资源整合形式的重要创新,也是新时期探索农业科技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效服务的重要尝试,更是在既定的科研管理体制和部门管理体制下,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聚合科-教-推、产-学-研人才,开展联合研发与技术协同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关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研究定性分析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定性上,祁春节等[2]、宋雯雯等[3]、张克俊等[4]分析了体系的制度特征及问题,并给出了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建议;张鸿等[5]、伍莺莺等[6]主要针对体系创新团队的建设问题进行了阐述;赖琰萍[7]则就体系建设经费管理进行了探讨。定量方面,苏小珊等[8]度量了体系制度安排创新与技术创新效率的互动关系,并认为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关键在于优化体系制度安排;李平等[9]则利用调研数据对体系研发团队创新绩效进行了测度,并给出了改善体系创新机制的建议。已有研究明确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协同创新作为新时期财政农业科技投入重要形式,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内容,能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但由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一个新事物,也是一个处于探索中的协同创新管理系统,其积极作用需进一步调查与分析。为此课题组借助于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岗位类别所进行的调查,通过统计量化分析的方式阐述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以明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完善体系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现状

为全面了解CARS运行现状,课题组依托体系重大专项平台,根据不同产品及地区特征,对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相关主体包括首席和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和依托单位相关负责人或管理人员进行了访问、座谈和小型会议交流或开展实际调研,收集了一套统计研究资料,共计2 459份。该资料共涉及33类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遍布全国各省市区。被调查人员中,B岗位专家、A岗位专家、C岗位专家、团队成员、依托单位管理人员、体系外科技人员、其他人员所占比重依次为0.89%、14.41%、14.84%、65.92%、1.53%、1.74%和0.68%(文中B、A、C分别对应着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科学家岗位);体系依托单位及人员分布于东部地区的居多,占39.20%,中部地区比重为36.22%,西部为24.58%,另外东部地区涵盖了调查所涉及的33个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中的28个,西部地区涵盖了33个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中的26个,中部地区则涵盖了所调查体系中的25个,可以看出,目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区域分布差异并不明显,总体上处于相对均衡态势;至于依托单位性质,统计分析显示,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是体系的主要依托对象,两者合计占到了79.00%以上,依托单位还有企业、推广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性质的单位,比例分别为8.00%、1.20%、11.80%、0.48%。现代农业体系运行现状分析具体情况统计描述如下。

1.1 受访对象认可情况

据调查数据显示,有34.80%的被调查人员对当前体系的运行现状表示非常满意,48.28%的被调查人员表示较满意,表示满意的占16.15%,仅有0.47%的被调查人员对当前体系运行的总体状况表示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

具体而言,一方面被调查人员普遍认可体系建设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其中64.48%的被调查人员认为作用非常大,28.64%认为推动作用较大,6.51%认为推动作用大,仅有0.33%认为推动作用不大或者很小。分岗位类别来看,B岗位专家充分肯定了体系的建设在推动中国农业发展中所呈现出的巨大作用,其中79.31%的B岗位专家认为体系的建设对推动中国农业发展作用非常大或大,20.69%认为推动作用比较大;A岗位专家也比较认同体系的建设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82.25%的A岗位专家认为作用非常大或大,17.75%认为推动作用比较大;C岗位专家接触农业生产实际多,较能感受体系建设对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程度。统计调查显示,C岗位专家较认可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其中有76.25%被调查人员认为体系推动作用非常大或大,23.75%认为对推动农业发展具有较大作用;其他受访对象也较认可体系建设的积极意义。此外,还得知B、A及C等岗位专家对体系作用发挥的认可程度要明显高于体系团队人员及体系外相关人员。

另一方面对当前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贡献度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同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作用,其中33.5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度很高,47.30%认为贡献度较高,认为高的占16.61%,仅有不到3.00%的被调查人员认为贡献度较低或很低。从区域分布差异来看,各区域就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贡献度的观点趋于一致,基本认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度很高或较高。

从体系交流平台的运行及管理上来看,数据显示有96.48%的被调查者对体系交流平台的运行及管理表示满意,仅1.60%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其中“体系交流平台存在不对外公开,无法接受社会的舆论监督”的问题较受被调查者关注,另有1.95%的被调查者未做答。同时,不同岗位的被调查者对体系交流平台运行及管理现状的满意度不尽相同,其中B岗位专家和体系外相关人员的满意度最高,达到100%,其次是A岗位专家,满意度高达99.70%,接下来依次是团队成员98.16%、C岗位专家96.29%、依托单位管理人员94.29%。

1.2 体系日常运行

1)个人目标与体系目标的一致性。从整体上来看,被调查者认为个人目标与体系目标完全一致的占26.71%,基本一致的占70.09%,不确定个人目标与体系目标一致性的占2.94%,认为不一致的仅占0.22%;从被调查者的不同岗位身份来看,不同岗位的被调查者观点趋于一致,与总体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2)体系间岗位专家交流。不同体系之间岗位专家的交流对活跃体系工作气氛、完善体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统计显示,有60.56%的岗位专家表示不同体系之间会经常交流,另外39.44%的被调查人员则表示交流较少或不存在交流。当询问采取何种交流方式时,获知电话、邮件等方式采用较多。另外,随着现代信息交流手段的不断普及,电话和邮件成为各岗位专家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分别有82.57%和74.91%的被调查人员通过电话和邮件与其他体系岗位专家进行信息互换与沟通,仅有2.64%的岗位专家通过会议的方式开展合作交流,另还有22.45%的被调查人员通过其他方式与各体系岗位专家保持交流。从调查人员身份类型来看,由于职能分工不一,调查发现B岗位专家更倾向于采取会议交流的方式,有65.22%的B岗位专家通过会议方式与各体系岗位专家进行交流;对于A岗位专家而言,分别有79.81%、78.40%、66.67%的A岗位专家通过会议、电话及邮件三种交流方式与其他岗位专家进行交流;另外C岗位专家则较多地采用电话工具保持与各个体系岗位专家的日常交流,占到C岗位专家调查样本总数的86.81%。

從会议交流的平均次数看,一年度内B岗位专家平均与其他体系专家交流5.30次,A岗位专家平均为4.30次,C岗位专家平均交流为3.10次,团队成员为2.40次,呈依次下降趋势。除会议交流外,电话和邮件成为交流的主要工具。调查显示,B岗位专家年均交流人次最多,达到19人次;A岗位专家次之,达到14人次;C岗位专家与体系团队成员的年均交流分别为7和6人次。

3)各产业内不同领域岗位专家交流情况。一方面调查显示,95.11%的被调查者表示会经常与本体系内其他岗位专家进行交流,只有不到5%的被调查者表示缺乏交流或者交流不够;另一方面从被调查者与其他领域岗位专家交流的平均人次来看,体系内各领域岗位专家平均交流人次差异较大,其中B岗位专家交流人次最多,平均达到50人次;A岗位专家次之,平均达到25人次;C岗位专家除会议交流方式外,平均交流13人次,仅为B岗位专家的26%;团队成员平均交流9人次,不足B岗位专家的1/5。

从所采取的交流方式来看,会议、电话及邮件这三种方式已成为沟通的最主要方式。调查显示,分别有90.49%、88.32%、83.98%的被调查者通过这三种方式开展合作交流。从交流频次上看,B岗位专家通过会议方式与体系内部各岗位专家交流的平均次数多达21.70次;C岗位专家和A岗位专家分别有8.70次、8.60次,团队成员则只有4.40次。

4)不同岗位类型的被调查人员融入体系程度。从各体系任务占用被调查者工作时间角度来看,69.57%的B岗位专家花了80%以上的时间用于体系工作;其次是A岗位专家,有65.59%的A岗位专家花了80%以上的时间在体系工作上;第三是C岗位专家,有63.72%的C岗位专家花80%以上的时间在体系工作;团队成员最少,只有41.66%的成员能保证80%以上的时间用于体系工作。

当问及各岗位专家融入体系团队的程度时,调查显示各岗位专家总体上有71.45%表示已经完全融入到体系的工作中,另有28.19%反映正在慢慢融入,仅有0.36%表示还未融入。从不同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融入体系工作均呈较好态势,其中B岗位专家样本表示已完全融入到体系的各项工作过程中,几乎所有的A岗位专家已经完全融入或者正在慢慢融入体系工作中,另外团队成员也仅有0.54%表示未融入到体系工作。

从区域差异来看,中部地区被调查对象融入程度最高,有75.71%的被调查人员表示已经完全融入到体系工作中,其余的24.29%也正在慢慢融入体系工作;东部地区次之,完全融入体系工作的占到70.59%,有29.30%的人员表示正慢慢融入,仅有0.11%尚未融入;西部地区人员的融入程度较差,尚有32.79%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未完全融入体系工作。

总体来看,一方面各岗位专家融入本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和团体环境的程度与其用于体系工作的时间有一定的正向关系;另一方面,各岗位专家融入体系工作过程和团体环境的程度区域差异不大,融入程度基本上是中部地区的受调查者最好,东部次之,西部略落后于东部。

1.3 体系的经费管理

1)经费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程度。总体上看,目前经费情况尚不符合各岗位专家的实际需求。调查显示,认为经费能够完全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被调查者仅占7.73%,另外27.06%的被调查者认为体系经费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而41.86%认为经费仅能够基本满足工作需要,另有23.35%认为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从不同岗位类型来看,大部分岗位专家认为体系经费能够满足或者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也有一部分岗位专家认为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其中以C岗位专家表现最为明显,有39.39%的C岗位专家表示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其工作需要;B岗位专家次之,有21.74%的B岗位专家表示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而仅有7.85%的A岗位专家认为经费不足以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2)经费支出及合规性。调查显示,高达83.26%的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相关工作的比重达到95%~100%,仅有不到1%的人员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低于60%。从不同岗位类型上看,有91.30%的B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高达95%~100%,有88.96%的A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达到95%~100%,此外84.98%的C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达到95%~100%。在费用支出合规性方面,调查显示B岗位专家经费支出的合规性最高,95.65%的B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以上,这其中又有73.91%的B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95%~100%,21.74%的B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95%,仅有不到5%的B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在75%以下;C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次之,94.03%的C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以上,这其中位于95%~100%区间的占60.00%,而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95%区间的占34.03%;A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95%~100%之间的占56.30%,在85%~95%之间的占38.42%,仅有5.28%的A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以下。

3)经费管理满意度。从总体上看,目前绝大多数岗位专家对体系经费的管理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仅有不到6%的岗位专家表示不甚满意。就不同岗位类型的专家来说,他们对体系经费管理现状的态度基本一致,有19%左右的被调查人员对当前经费管理现状表示非常满意,有74%左右的被调查人员表示对当前经费管理现状基本满意,仅有6%左右表示不满意,其中B岗位专家表示不满意的比重最高,达到8.70%,A岗位专家次之,为6.38%,C岗位专家表示不满意的比重较小,仅为5.34%。

1.4 体系人员的考核及评价

1)考核标准。体系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工作、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及人才培养、技术培训与推广、日志数量、经费使用情况等内容执行的情况。总体上看,在所有考核内容中,有53.80%的被调查人员对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最为认可,有27.91%的被调查人员最为认可技术培训与推广这一考核标准,另外认同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考核标准的样本占到了10.93%,而将日志数量与经费使用情况作为考核标准的认可率最低。

从不同的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对考核标准的认识不尽相同。有42.86%的B岗位专家最为认可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23.81%最为认可论文专利等科技成果这一考核标准,另有23.81%的B岗位专家表示认可其他的考核标准;有56.60%的A岗位专家最为认可基础性工作考核标准,17.30%最为认可论文专利等科技成果这一考核标准,13.84%最为认可技术培训与推广这一考核标准,另有10.38%的A岗位专家提出了其他的考核标准,A岗位专家对其他考核标准的认可率较低;C岗位专家由于更多地接觸农业生产第一线,因此基础性工作、技术培训与推广是其最为认可的考核标准,认可率分别达到53.09%、32.13%,而其他考核标准的认可率均较低;团队成员对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最为认可,认可率达到53.80%,其次是技术培训与推广考核标准,认可率达到29.79%,第三是论文专利等科技成果,认可率达到11.26%,其他考核标准的认可率较低。由此看来,各岗位专家所倾向的考核标准不尽一致,但均对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有较高的认可度。

至于各个标准在工作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调查显示:考核标准应以基础工作、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技术培训与推广三大标准为主,其所占比重分别为25%、16%、21%,其余考核标准所占比重依次是人才培养13%、经费使用情况11%、日志数量9%,其他仅占5%。从被调查者的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的观点与总体上的情况基本趋于一致,各岗位专家(除体系外科技人员)认为基础工作、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技术培训与推广所占比重最多,其余次之。

2)考评方式。调查顯示,当前体系实行B岗位专家、执委会和体系成员打分结合的方式对体系成员进行考评较为合理。从总体来看,这一考评方式得到了96.30%的被调查人员的认同,仅有3.70%的被调查人员表示不认同。从不同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对该考评方式的认同较为一致,表示认同这一考评方式的均在95%以上水平。而当问及B岗位专家、执委会、体系成员打分结合的考评方式中各成员所应占有的比例时,各被调查者给出的意见也基本趋于一致,总体上看B岗位专家、执委会、体系成员打分趋于32∶34∶34的比例构成。

3)考评结果通报方式。目前体系对各岗位专家工作考评结果的通报方式主要采取分等定级制、单一排名制、定性判断制三种。调查显示54.05%的被调查人员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较好,18.68%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较好,27.27%认为采取定性判断较好。从岗位类型来看,有43.48%的B岗位专家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较好,43.48%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的通报方式较好,13.04%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的通报方式较好;有49.71%的A岗位专家赞成采用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14.16%赞成采取单一排名制的通报方式,36.13%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较好;有51.31%的C岗位专家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较好,16.17%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的通报方式较好,33.83%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的通报方式较好;此外,55.01%的团队成员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比较好,19.99%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比较好,25%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较好。

4)退出机制。调查显示,有90.93%的被调查人员认同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认同的仅占9.03%。而从不同岗位专家角度上看,各岗位专家的观点也基本一致,各岗位专家类型均有90%以上的成员赞同建立退出机制,仅有少数人不予认同。就退出机制中某一条款征求受访者意见时,如对拿了资助经费但却没有完成相应任务的专家和站长的处理方式,总体上看, 40.69%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应直接解聘,58.21%认为应黄牌警告、查看一年,0.87%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可继续留任,0.23%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

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体系经费尚不能完全满足体系人员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查显示近40%的C岗位专家反映其存在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情况,另有21.74%的B岗位专家反映了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在当前经费管理机制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经费划拨不及时、经费使用不规范、项目经费支出比例不合理、正常开支难于报销、单位财务制度与国家制度存在偏差等,经费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给体系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较大挑战。

2)产业领域内外交流氛围尚需营造。目前浓郁的体系内外交流氛围尚未形成,在体系之间有近40%的被调查人员与其他体系的岗位专家之间交流较少甚至不存在交流,交流频次更是自B岗位专家岗位依次递减,不同体系间岗位专家通过会议平均交流次数仅为3.8次,除会议方式外,不同体系间岗位专家人均交流不足12人次;在体系内部,目前各岗位专家交流情况也不甚理想,通过会议方式各领域岗位专家人均交流仅为11次,除会议方式外,人均交流次数不足25次。另外,当前体系交流平台还存在信息封闭、交流面窄、对外体系开放不够、平台网速较慢、容易断网等问题。

3)各关联主体间工作协调度有待优化。当前体系内各关联主体之间还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制度和机制上的联系,再加之协调主体的缺位,直接导致了体系各关联主体之间工作协调程度不够紧密,缺乏有效沟通,另外体系成员对试验站与推广示范县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协调,因此在现有管理制度下,体系无法开展先进产业技术的大范围的集中示范。此外岗位设置和试验站分布与地区实际需求不相符也是体系运行当中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难点。

4)体系岗位竞争机制尚不健全。体系岗位竞争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在岗专家从事体系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对专家职能行为实现一定激励与约束。然而当前体系的岗位竞争机制尚不健全,存在类似于“铁饭碗”的上岗制度,体系内外部缺乏有效竞争,这导致各体系存在部分专家和C岗位专家拿了体系资助经费,却没有完成相应岗位任务,这种状况削弱了部分体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给体系长远有序运行带来了消极影响。

5)体系考核与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是对在岗专家及C岗位专家等相关体系工作人员年度工作的考评及认可,这是体系运行的关键一环,应该引起足够注意。但是目前,体系考核及评价体系并不太令人满意,一方面当前体系考核实行B岗位专家、执委会和体系成员打分结合的方式,考核结果采用单一排名制方式进行通报,然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员更倾向于采取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由此该通报方式的合理性需重新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体系的考核标准与体系成员依托单位的考核标准存在着差异,两者在衔接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给体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如何做好考核机制的衔接工作已是刻不容缓。

6)体系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稍显不够。当前团队成员与体系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交流沟通仍显不够,一方面团队成员在与其他体系成员通过会议交流的频次及除会议方式以外交流人次上均是各岗位类型中最低的,另一方面与产业内部专家交流的频次及人次也是各岗位类型中最低的。另外,从团队成员融入体系工作和团体环境的程度来看,团队成员融入体系的程度也是各岗位类型中较低的,而从团队成员投入体系的工作时间比重来看,团队成员投入体系工作的时间也是各岗位类型中最少的。由此来看,当前体系团队成员对体系工作仍缺乏热情,积极性不够。

3 讨论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部际协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首先,建议由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等部门组成部际联席会议,切实加强对CARS运行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对体系运行各方面工作开展平等协商;其次,依托部际协商加强对资源的整合及项目经费监管;最后,完善创新资源配置信息定期交流的制度,避免条块分割、重复立项、资源分散的不利局面。

2)构建和谐的体系文化,扩大体系的影响范围。一是建立并完善体系诚信的量化管理制度,采取多维评价指标对体系成员进行综合评价。二是继续推进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加团队认同。三是做好体系任务开展中的风险管理工作。四是做好信息的标示工作,加强体系的对外宣传,增加公众对体系工作的认可。

3)加强项目资金支持和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一方面首先要加强经费与体系任务的衔接,如延长经费使用年限、及时划拨经费,减少中间环节等;其次要适当调整项目经费支出比例构成,建议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劳务费、会议费和设备购置费在项目总额中的比重;再次要有步骤提高经费使用的灵活度。另一方面,在经费使用上,严格遵照体系规定指定资金用途和规范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定期向社会披露相关财务信息。

4)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升农业创新效率和水平。在具体实践中,首先应该明确体系运行所形成的知识产权等归国家所有,而建设依托单位可以在国家授权下决定实施和许可他人实施或者转让获益。其次,基于体系建设的公益性,体系运行中所形成的实验数據、科技资源及产业技术经济信息,在不涉密的前提下,经审核同意可以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发布。再次,体系运行中所形成的论文、专著等文字作品在发表和出版时应标注体系专项资助字样。最后还要对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加以重视。

5)强化岗位责任,健全人员评价及激励机制。首先在体系人员的进出上要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塑造一支团结的队伍。其次建立健全激励制度,严格项目考核制度,促进体系团队的稳定和水平提高。再次对体系成员的考核要立足长远、注重实效、采取多元化的考评体系。此外还要确保相对稳定的团队以及明确的合同任务和严格的岗位任务考核,保条件、保待遇,彻底解决科研团队后顾之忧。

6)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促进地方产业发展。首先协调好行政主管部门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关系,明确体系的社会地位;其次增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再次以政府为纽带和桥梁,加大与当地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民的沟通力度,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另外,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农业主管部门聘请岗位专家为“农业科技顾问”,开展本地区产业技术服务;最后,要发挥政府部门在资金、政策、技术、人力、信息上的优势,加快建成地方性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 研究课题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00-101.

[2] 祁春节,苏小姗.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4):60-63.

[3] 宋雯雯,韩天富.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协同创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13(17):11-15.

[4] 张克俊,张娜敏,伍红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特征、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14(11):37-41.

[5] 张 鸿,张 熙,龚万灼,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的构建框架与运行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0(9):70-72,84.

[6] 伍莺莺,许 宁,张 昭,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建设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70-73.

[7] 赖琰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1):41-44.

[8] 苏小姗,祁春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26-31.

[9] 李 平,李 鹏,张俊飚.农业科研生态、团队愿景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6):85-90.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
中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调查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