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与歌的回报

2017-04-12马汉泽

六盘山 2016年6期
关键词:信天游盐池三边

马汉泽

依偎在古长城怀抱中的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毗邻陕甘宁蒙四省区五县旗,从1936年6月至1949年8月是陕甘宁边区的西北前哨,勤劳勇敢的盐池人民用自己生产的食盐无私地支援着陕甘宁边区,盐池儿女用小米咸菜,哺育出代表新诗歌方向的一代诗人李季。正如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给延安复电中指出的那样:“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对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

三边,溯至到明以来,曾是东到晋西,西达甘宁,商运频繁、农牧昌盛之地。民国初年三边特指今陕西定边、安边、靖边和宁夏盐池一带,红军西征后,陕甘宁边区政府设立三边分区。隶辖定边、安边、靖边、盐池、吴起等县。

来到三边,古老的长城像一条巨龙,横卧在三边的大地上,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它昔日的辉煌,广袤无垠的沙原,漫坡遍地的牛羊,成群结串驮盐的脚户队……那一道道蜿蜒起伏的沙丘,就像汹涌澎湃的海浪,那一串串行进在大沙原上的驼队,宛如巡逻在千顷大海中的护卫舰,那一丛丛茂密的沙柳、红柳好似威武雄壮的守疆卫士,那点点繁星似的盐湖好似镶嵌在沙漠深处的明珠。

“千里里黄沙连山川

好地方还数咱三边

三边地方有三宝

咸盐、皮毛、甜甘草

亲不过爹娘一片心

三边是咱们的命根根”

一曲曲调悠扬、语言朴实的信天游,把一位生在中原,成长在太行山区,历经战火硝烟熏陶的八路军战士——李季吸引到了这用民歌表达人们喜怒哀乐的黄土地上。

三边人爱唱歌,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优秀的歌手,尤其陕北有了共产党,人民群众翻身以后,更是男女老少歌兴大发,他们不仅是各种民歌的歌唱者、传播者,同时也是创作者。那首唱响全球的《东方红》就是陕北农民李有源编唱出来的一首民歌。唱歌是三边父老乡亲表达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高兴时唱、忧愁时唱、痛苦时还唱。因此这一地区民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民歌中,最能表现劳动人民粗犷性格和抒发他们真正感情的当推信天游。信天游是一种形式最简单的诗。它用比興的手法,两句一对,前“比”后“兴”,形式自由而生动,极适宜表达、传输人们的情感,在那七沟八梁的黄土高坡上,或是浩瀚的茫茫沙原里,只要有一声高亢嘹亮的信天游,就能使周围的环境顿时充满生气,让疲劳的人们即刻忘却困乏。

1944年秋,李季身背行李卷,从三边首府定边城出发,沿着古老的明代长城,走过六十里漫漫沙塬,来到了盐池县城,担任县政府秘书。在此前他先后在靖边、定边担任学校教员,对文学艺术的爱好,三边信天游的魅力以及三边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英雄事迹,激励着李季的创作热情,他决定用信天游这种为三边人民所喜爱的文艺形式,表现三边人民火热的斗争生活。可是对于他这个生在中原的年轻后生,不要说信天游太陌生,就是三边地区老乡的话有时都听不懂。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深入群众生活,熟悉群众语言,掌握信天游的韵调。为了搜集信天游,他到处求访民歌手,他盘腿坐在老乡的热炕头上备上旱烟,请他们唱,自己笔录。在采访中,不少民歌手告诉他,许多信天游都是一时兴起,随口唱出来的,时间长了也就忘了。打那以后,他随身带上个小本本,当农民在地里干活随口唱时,他就用心地听默默地记,在大路上,遇见赶牲口骑毛驴的老乡随口哼唱信天游,他就紧紧跟在后面,边走边听边记录。有一回他下乡路过一户人家,听见一青年妇女轻声哼“山丹丹花儿背洼洼开,有那个心思慢慢来……”他悄悄在窗外边听边记。就这样不避酷暑,不畏严寒,翻山过沟,踏遍了三边的山山水水,共搜集了3000多首信天游。这里倾注了李季多少心血,融汇了李季多少汗水是无法用语言说清楚的。“生在中原地,三边扎下根,三边人和我是亲弟兄”。这发自内心的声音使李季同三边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实写照,他爱三边的大地更爱三边的人民,也爱三边的语言,更爱三边的风俗和人情,他就这样不断地从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和民歌的宝库里汲取艺术精华。

1945年隆冬的一个夜晚,朔风呼啸寒气袭人。李季干完公务,点上一盏麻油灯,开始了他的长诗创作,大量素材的长期搜集,为他的创作铺平了道路,此时他的文思已到了“山水泉泉又遇下大雨,渠渠道道往外溢”的时刻。手冻麻了就凑近火盆烤一烤,肚子饿了,就在炕洞里烧一个洋芋吃,困乏极了,就站起来伸伸胳膊踢踢腿……熬了二十多个夜晚,一部以信天游形式写出来的长达740多行的叙事诗脱稿了,题目是《红旗插在死羊弯》,长诗以青年农民王贵与李香香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三边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反抗地主恶霸,建立革命政权的曲折道路,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把他对三边人民的爱写进了这近千行的诗里,王贵与李香香是三边人民的代表,写王贵与李香香就是写三边人民,这是李季呕心沥血,对三边父老乡亲的忠诚回报。

1946年夏,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长诗在中共三边地委机关《三边报》上连载,引起轰动,三边区乡干部的挎包中都带一份《三边报》,他们说:“王贵与李香香,看了给人增添力量”。不久长诗稿寄往延安,在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上连载,题目改成《王贵与李香香》,接着延安广播电台全文播诵,延安新华通讯社又用电讯发表,好几个解放区都出了单行本,李季的长诗赢得了解放区文坛的一致赞扬,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给予长诗高度评价:“用丰富的民间语言来作诗,内容和形式都是好的。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是新诗歌的发展方向。”郭沫若称赞它是“文艺翻身的响亮的信号。”

新诗坛上一颗明星,从革命老区根据地宁夏盐池县大地上升起。

由于李季杰出的组织才能和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优异成绩,1946年下半年,他被调到设在定边的《三边报》社工作,1948年秋,李季被调到延安《群众日报》社工作。他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三边的父老乡亲和这块热土熟地。全国解放后,无论走到哪里,李季的诗魂都是紧紧地系在三边,系在盐池。他对三边的思念是情深意切的,常常是“一曲信天游,梦游到三边。”1980年他再也抑制不住对三边的思念,准备动手写一篇《三边在哪里》的诗歌,来抒发自己对三边的激情。然而,还未等唱完这支深情的歌,他便逝世了。弥留之际,他念念不忘还是回三边、回三边……

李季啊,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大诗人,你魂牵梦绕的三边,将把你作为诗的种子,深深地种植在三边的土地上,让你与三边永相伴。

猜你喜欢

信天游盐池三边
秦汉魏晋南北朝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盐业经济
信天游故里靖边的《信天游》
盐池采油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咏退休族
调色盘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一类问题中的应用
黄河三角洲滨海废弃盐池综合降盐技术
信天游仍然是灵魂的有效方式
写给吼信天游的汉子
一道2007北方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