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民警心理文化的发展及其建设研究

2017-04-11郑立勇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公安民警民警心理学

郑立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27)

公安民警心理文化的发展及其建设研究

郑立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27)

近年来,公安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日益受到重视,公安民警心理文化是公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文化总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公安民警的的言行举止、思想觉悟、道德精神和综合素质,警营心理文化也是公安民警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强公安民警心理文化有助于保护民警心理健康,提升正能量,展示形象,凝聚警心,激发战斗力。需要从创新文化理念、制度规范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公安机关心理文化建设的途径。

心理文化;发展背景 ;建设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心生浮躁、急功近利。其结果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不和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适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指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出积极发挥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建构作用。人类社会在不断竞争中实现文明进步更多是依靠优势文化。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心理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部分,其渗透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并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和灵魂,心理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投入研究。近年来,公安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日益受到重视,公安民警心理文化是公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文化总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公安民警的的言行举止、思想觉悟、道德精神和综合素质,警营心理文化也是公安民警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强公安民警心理文化有助于保护民警心理健康,提升正能量,展示形象,凝聚警心,激发战斗力。

一、心理文化发展背景

文化与心理学研究关联起来,构建多种价值取向的心理学研究体系即是心理文化。人的心理文化是在意识形态中自发产生的,是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反映。心理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变化过程。

(一)心理文化的历史演化。

最早关注文化对人的影响可追溯到哲学心理学发展时期。在科学心理学时期,冯特开辟了心理学的文化科学的传统,通过对语言、宗教、神话等历史文化产物的深入研究,显示了文化对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性,大大地开创了文化心理研究新领域。到了本土心理学时期,心理学家们开始挖掘特定文化背后的心理行为,认为人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或相互建构的关系,心理学就是在一定文化前提下进行的社会建构,心理学的文化意识越来越凸显出来。文化进入心理学扩展了主流心理学对人类心理行为的认识,重视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心理行为的独特性,重视心理行为的文化背景,甚至认为人类心理行为就是文化历史的产物,心理行为是特定文化产生的结果。文化心理研究强调研究对象的文化内涵,其研究核心是文化与心理的关系,产生了很多关于文化心理的理论,如文化人格学说,研究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人的个性行为表现和人格特征。文化进化理论强调文化产生与传递离不开人的心理过程,文化是人适应环境的工具,文化在人类适应环境和生存延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心理研究为研究人类心理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重要作用的发展,文化心理研究模式的不足也日益暴露出来。文化心理研究不能摆脱实证主义的限制以及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文化表述的主观控制。心理文化研究认为心理学的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的假定,假定研究者能够保持价值中立、客观反映对象特征等价值预设,心理文化研究认为心理学研究对象不仅与文化有关,而且心理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特定文化价值观念的产物。心理文化研究需要建立在众多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去理解和重构心理学。

(二)心理文化的涵义。

心理文化是把文化作为研究的主体和资源,它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的。不同的学者对心理文化内涵的理解也是多样的。心理文化的具体含义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指人类悠久文化传统在人们心理层面的积累,即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表现为人们拥有的稳定持久的心理特征和精神状态。心理文化是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传统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标准、心理结构等。心理文化是人们对现实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的总和,是人们对心理生活的理论概述。二是指影响人们行为方式、思维习惯、情绪态度、价值信仰等特征的文化综合。心理文化是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语言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它是人们内在的深层思想的沉淀,它密切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等文化因素。常州大学郁涛认为,心理文化是指沉淀于思想深层的,正确对待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具体的学习、生活的总和。三是指研究心理现象的人们显露出来的的文化品格。它包括心理学研究者自身的文化特征和研究活动理念的文化特征。心理文化是心理学文化意识不断拓展的结果,它包含特定的心理学传统和特定的个性心理行为,心理文化从文化的视角显示了心理学的成长发展轨迹。

(三)心理文化的内容。

学者们对于心理文化的内容范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从心理研究主体文化特征的角度来看,心理文化侧重于心理学研究的文化价值取向,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心理学研究者自身的理论流派、研究方法中的心理文化和现代心理学科制度中的心理文化。首先,心理文化包括心理学研究者及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中显现出来的文化特征,如文化的方式与精神、科学与人文研究侧重、质化与量化不同研究方法等。心理文化作为心理学科的一种新取向,同样受到哲学基本问题的困扰,即关于是普遍主义和一般规律还是相对主义与特殊规律的争论,当文化问题与这些争论在文化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结合时便形成不同的心理文化。其次,心理文化还包括现代心理学自身的制度层面的价值取向,不同学科制度中都体现出某些价值取向,构成了制度上的心理文化。如学科的划分标准,教育培训的方法、学术成果的评价方式等。心理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生物性意识、历史性意识和社会性意识三部分。心理文化考察的是文化对人的心理建构过程,即文化怎样构成了人的存在,又是怎样在人身上存在着。据此有些学者认为心理文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集中体现民族心理文化精髓的民族精神。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传统哲学思想,包括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等。而有些学者主张心理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对少数地区的禁忌、家谱等进行研究的传统人类学、研究亲属集团文化、祖先崇拜等文化机制的心理文化学理论以及对大规模文明社会进行的整体性比较研究等方面。

(四)关于心理文化的研究方法。

心理文化具有与心理学哲学类似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首先持有一定的理论预设,决定研究选择的标准、重视的程度等相关联的价值观念。然后在遵循所设的价值承诺的条件下进行心理学研究,这些前提预设对研究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者通过理论反思的方式反思先前的价值预设,从而开拓心理学理论,重构心理文化学。相对于心理学哲学研究方法来说,心理文化的研究方法更为具体化,其理论反思更具有文化性,对文化的研究视角在这里不再被看作研究对象对待,而是作为研究者或研究活动方式进行研究,文化成为理论反思的重要思想来源,心理文化研究侧重与特定文化观念联系的理论预设,用多元文化价值背景检视某个研究的价值预设,以达到发展和重构心理学理论。

二、公安民警心理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构建和谐警营需要和谐健康的心理。但健康积极的心理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引导、塑造和建设。加强公安民警心理文化建设,有助于构建公安民警和谐的自我心理机制,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一)公安民警心理文化的必要性。

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不仅影响着人的性情,而且对人格品质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今,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不高,这些都与当前的文化环境有重要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心理文化不仅必要而且特别迫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竟争的日益加剧,警民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公安民警产生了明显的紧迫感和压力感;由于科技的飞速进步,知识的海量增加,难以兼顾的内心冲突,使他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对变化的环境不适应而出现了困惑、迷惘、紧张不安等,社会的不断变革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他们进入了情绪负重时代,他们的观念意识和情感态度变得越来越复杂嬗变。由于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导致了他们出现心理应激、心理危机甚至心理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建设良好的心理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好的环境熏陶和影响民警,创造一种祥和的氛围,使环境中内的民警在心理上都能够有一个良性的发展。

新形势下,公安民警应该全面地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他们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而且这些素质方面应相互和谐统一的,这也是健全人格的内在要求。当前,民警仍然偏重于强调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的培养,而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特别是心理素质。一些民警表现出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关键的是心理素质欠缺,诸如,意志薄弱,信心不足,耐挫力差、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不高,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等,其原因是对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不够重视,心理文化氛围不强,心理服务供给不足、服务组织缺乏、服务形式单一,心理文化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意义上的民警的发展需要。

(二)公安民警心理文化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文化能够促进民警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心理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繁荣先进文化和引导民警价值导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心理文化建设是推动警营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心理文化是文化范畴中的一种重要精神文化形态,良好的心理文化能够满足民警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品质,使他们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相互沟通合作,提高群体凝聚力和荣誉感,有助于培养民警健康愉悦的情绪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社会和谐。心理文化建设能够为民警的心理健康创造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心理文化建设成果极大地推动社会文化的向前发展。同时,心理文化建设把心理学实证研究方法引入文化建设,更加科学地规范了文化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加强心理文化建设,有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氛围。

2.心理文化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人的心理需求丰富多样,人的心理世界千姿百态,心理文化建设就是从每个民警的内心世界出发,通过激发自信心,深化自我认识,发展环境适应能力,掌握适合的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因人而异地给予启迪和帮助,在促进民警心理发展,营造心理和谐氛围的同时,也达到了和谐社会的目的。心理文化建设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有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最终使民警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心理文化建设是塑造民警健康人格的有效方式。心理文化与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影响着个体人格发展水平。心理文化通过个体的内化吸收,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民警通过心理教育获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社会期望等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把心理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作为一种自我衡量、评价标准,并以此调控自我,转化为自我人格特质,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心理文化能够主动能地引导民警个体调整方向,把握自我,实现心理优化,从而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

4.心理文化建设是深化培育警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心理文化建设包含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加强心理文化建设有助于深化培育警队核心价值观。培育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强化自我身份认同。心理教育是帮助民警实现身份认同的有效途径。通过在心理教育中设定多种情境,开展各种团体心理活动,帮助强化民警对自我和职业角色的认同。心理训练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集体之间的心理接纳和价值融合。心理咨询能够帮助民警维持心态稳定。心理咨询包括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心理疏导对民警的一般心理问题进行帮助和引导,而心理干预主要针对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反应进行咨询干预,使民警的心理状态维持在较为安全的状态,为培育民警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心理保证。

三、公安民警心理文化的建设

目前,心理文化问题的研究探讨仍处于初级阶段,心理文化建设面临很多困难和难题,只有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公安工作现状进行文化建设,心理文化才能实现最好发展,心理文化的思想统领、心理引导的功能才能凸显。

(一)创新文化理念,充分认识心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心理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行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其心理行为特点也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每个人从年幼到年老,其心理行为始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样,群体心理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逐渐走向成熟,最后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伴随心理学科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深刻意识到心理科学对于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公安民警心理文化建设就是要以传播社会文化为载体,引导警队心理发展为手段,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影响规范民警心理行为。文化形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形态。精神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能够极大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心理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形态,能够满足民警日益增加的心理需求,培养健康人格,提高团体凝聚力。心理文化建设是推动警队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每个民警的心理世界是千姿百态的,其心理需求也是丰富多彩的,心理文化建设就是从每个民警的内心世界出发,因人而异地给予帮助和启迪,促进民警心理发展。心理文化建设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心理和谐氛围的营造,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充分体现了心理文化建设是践行警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心理文化建设包含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辅导等方面,心理教育通过设定情境,开展团体心理活动,帮助民警实现身份认同;心理训练有助于促进民警心理接纳,强化职业忠诚;心理咨询辅导可以对心理问题进行引导,使民警心理状态能够维持在安全的稳定状态。因此,心理文化建设是深化培育警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和心理保证。

(二)完善制度规范,提高民警心理文化建设的意识自觉性。

加强心理文化建设需要民警具有对这种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即对生活其中的文化应有自知之明,对其生存的现实环境、传统历史、社会发展趋势等应有充分的认识把握。心理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引导,心理文化建设属于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一种新形态的精神文化建设。当前,心理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大部分地区心理文化基础薄弱,发展速度缓慢,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率不高,心理咨询辅导的意识还不够强,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心理服务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心理服务的技能和服务水平技术还需要不断提高,因此,心理文化服务不仅作为一项工作狠抓落实,而且应上升到文化建设的高度进行规范建设,加强顶层谋划,制定的完备的规章制度,明确心理文化建设目标,为民警提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提高民警心理文化建设的意识自觉性,促进心理文化健康发展。

(三)强化人才培养,提高心理文化建设的专业水平。

心理人才是心理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强心理人才培养,有助于心理文化健康快速发展和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首先,加强公安机关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力度,当前,民警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要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可通过脱产进修、短期培训班、心理讲座、巡回授课等方式学习心理专业知识,建立心理专业人才与心理工作人员的联动机制以及传帮带的导师制度,推动公安机关心理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基层心理业务骨干和心理健康专门人才。其次,确保心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心理专业服务是做人的工作,更多的是面对有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的人开展工作,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应具备很高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心理服务工作应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工作准入制度,拥有心理专业工作资格,以保证心理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再次,注重心理人才的心理品质培养,心理服务工作是一项耗费心理能量及具有风险性的工作,应注重正面激励和内在精神激励作用的发挥,增强心理专业人才的成就需要,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工作和生活态度,进而使他们形成自信、执着、开拓进取等心理品质,在公安工作中去影响人、感染人。

(四)构建心灵生态,保持民警与自然、社会的平衡协调。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紧密联系、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常常用来描述诸如优美的、健康的、和谐的等美好的事物。心灵生态是借用生态学中的词汇以期实现人和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平衡、协调的和谐关系。心灵生态是指人的心灵与生存环境相呼应,表现出一种人的心理活动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依赖、相对稳定的和谐状态。人类是生物链中的一部分,与其他生物和植物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人类如何对待身边的自然生灵,自然生灵就会相应地以它们特别的方式对待人类,冲击人类的心理和生理。人类对其他生灵产生的影响不仅成为其他生灵的一部分,也成为人类自身的一部分。构建心灵生态,需要从精神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去进行,从精神层面上理解,心灵生态是一种心境、心智、心向,它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心灵互动、心灵感应,保持平衡关系,人类应该持有一颗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心,索求适度,如果人内在的心灵生态变异了,人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异。人类应保有一颗悲悯心,善待万物,能够不断自省,净化和改善内心世界,保持对心灵平衡的自觉,尽量祛除行为活动的功利化和工具化,保存对后人和自然环境的道德感、责任感。从实践层面上来看,建设心灵生态就是构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精神实践形式,一种追求精神自我改造过程的实践。就是规范民警的行为,消除行为的外在化,调整好个人、社会、国家关系中的矛盾冲突,创建心理舒适和赏心悦目的人文环境,完善为民解忧的执政理念,坚定为国为民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民警与自然、社会协调起来。

(五)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警心理文化的深层认同。

文明发展于人类的思想文化,国家的强大离不开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文化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发展,帮助人们确立自我同一性和更好地社会化,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优秀文化对建构现代民众的心理文化具有坚实的基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公安民警中的同一性认识,有助于提升民警自身的心理文化素养。当前,环境严重污染,人们之间信任感缺失,官民关系紧张,社会矛盾不断,生存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其根源是人们的内心世界出了问题,心无所依,心无安定,而这个问题的背后是文化缺失,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丢失和遗弃。在中国优秀的文化中,特别强调修身养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例如,孔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有德行和才能并且受到人们尊敬和爱戴的君子坚持自己的主张,也能够包容别人与自己不同的主张和观点,不把自己的主张强加于人,也不排挤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君子追求和而不同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孔子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儿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意思说不要抱怨老天不给机会,不要总是从外部的客观环境中寻找理由,只有真正地在内心建立起自我评估的标准时,忠诚和宽恕就自然出现了。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是自然万物的一个部分,人只有遵循自然万物活动的规律,才能在自然中很好发展。儒家和道家文化也是一种心理文化,包含着追求心灵与自然和谐统一,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物等心理文化观,使人们能够从内心世界反省人类的行为。吸纳优秀的传统文化,把优秀文化注入到民警心理文化的建设中,统一心理文化的构建,促进民警心理文化的深层认同。

[1]卞开悦.中国传统道德心理文化浅析[J].探索,2008,(11).

[2]王建伟.坚持走具有我军特色的先进军事文化发展道路[J].求是,2012,(6).

[3]师文慧.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角色冲突及调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8).

[4]谢璐妍,唐 琦.从“两希”神话探索酉方义化精神[J].学术交流,2014,(5):195-199.

[5]刘燕南.麦奎尔学术背景探源:评月一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3,(1):146-147.

[6]Dietz,Barbara.Jew ish Immigrants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in Germany: History Politic、Andsocial Integration[J].East European Jew ish Affairs,2003,(2):7-19.

[7]邹日强.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上作探析[N].光明日报,2014-02-10(7)

[8]徐丽敏.“社会融入”概念辨析[J].学术界,2014,(7):85.

(责任编辑:吴良培)

D035.31

A

:1674-5612(2017)02-0001-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4ZDA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91024025);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项目(2015LLYJAHST053)

2017-02-05

郑立勇,(1974- ),男,安徽霍邱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警务心理,心理素质提升。

猜你喜欢

公安民警民警心理学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公安民警培训课程研发的相关问题研究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