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建设应重视“六化”

2017-04-11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六化村子美丽

文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涉及中国广大农村和几亿农村人口未来生活的重大工程,也是农村发展的新动力。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党中央的重大部署,同时也是云南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推进农村发展的重大部署,将对云南农村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环境理念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园之所以美丽,就在于有一个美好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要把环境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的人们早已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建设起了一个长期生存发展的家园。例如,云南境内元阳县的居民利用大峡谷的自然生态环境,构建起了一个发达的梯田农业生态系,目前这个生态系统已经成为世界遗产。之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还要进一步建设环境,就在于在各民族的传统家园中,一些地区生态环境系统已经退化、植被减少,生态环境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与此同时,新的环境问题如干旱缺水、环境污染、环境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不断显现。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仍然需要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理想的美丽乡村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国外的一些经验是有启发的。总结欧洲一些较好的乡村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保护好传统的乡村风貌,尽量使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乡村能够保持它的自然风貌和建设风貌,保持居住环境中良好的自然环境,包括清洁的水环境、空气、良好的森林及其他自然构成,再加上传统的民居,这样就呈现一派今天欧洲很多地方可以看见的美丽乡村。第二个阶段体现在美丽舒适之上。一方面环境美丽,另一方面居住舒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在不断改善居住环境,尤其是住房室内的环境,包括使用现代的材料进行装修,使用各种家用电器等,提升了传统乡村生活的品质。在这一个阶段,很多地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建设了可以采集处理几乎所有生活污水的设施。第三个阶段是实现乡村的智能化和绿色化生活。智能化和绿色化生活反映在尽量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生活,具体内容包括大量使用太阳能、收集利用雨水、循环用水、使用生态净化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实现数字化环境管理等,同时严格管理生活生产垃圾。这虽然并不是每个乡村都能做到的,但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在欧洲的很多国家目前已实现了推广。

在当前云南的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必要按照欧洲的这一乡村发展经验去做,但是各个阶段的内容要素都是应该具有的,应该努力做到。这包括了对传统乡村自然和社会风貌的保护、传统环境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建设环境保护的设施、逐步实现乡村居民的智能化和绿色化生活,构建起环境友好型的乡村社会。

美丽乡村环境建设的目标

建设美丽乡村,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结合云南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现代发展要素去推进。因此,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应该达到以下“六化”。

美化。云南总体上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因此乡村美化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很多乡村本来就很美,只要加以提升建设就可以成为一个视觉美观的乡村。每一个乡村的建设都应该在保存原有的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加以美化,重点是对住房外观、村子景观进行提升。通过一定的规划,对村子的景观进行建设,形成在原有格局基础上,组合建设水景观、花园草坪、道路绿化、住房外观、村子内外的树木等,使云南的农村成为一个个显现出当地环境特色、秀美的乡村。

特色化。结合云南自然地理环境特点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而不是千篇一律。云南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多样性,不论北部的高寒地区,还是中部河谷地区、南部的亚热带地区,都有自然环境的独特特点和魅力,这些特点都应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到结合,并且被显示出来。同时,这种特色还应该和当地的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相结合,显示出一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融合的特色乡村。

环境优化。美丽乡村必须有良好的环境为依托。这就要求大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自然环境治理和建设,保护好民众原有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同时建设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重点治理和保护好村寨周边原有的树木、河流、水塘、水井。此外,进行新的建设,包括提高绿化水平、建设新的水环境、治理污染等,使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美丽乡村的重要依托。

舒适化。乡村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外观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居住这其中的居民感觉到舒适。这就要求我们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要规划建设老百姓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适合民众生活习惯的住房和休闲娱乐的空间,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应布局村民进行集体活动的场所,包括歌舞广场。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村子的卫生设施建设,应备有完善的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让村子成为一个卫生的场所。推广建设家庭和村子的公共厕所、沐浴设施,提高村民的健康水平。

智能绿色化。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实现乡村的环境管理,监督乡村的日常环境管理工作。把智能化和绿色生活相结合,尽量推广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设备、风能设备、沼气等;建设小水窖,大力收集利用雨水;建设生物过滤池进行污水处理,等等。

环境友好化。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环境状态良好、人民生活舒适的乡村,最重要的还是建立一个村民具有良好的环境行为的社会,形成环境友好文化。通过种种措施,使村民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形成具有保护乡村居住环境的较好意识、行为方式、社会规范。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对策建议

从目前示范村的建设中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目前的一些村子环境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其传统居住环境中的自然要素,没有把很多好的要素有机地融合到建设规划中,甚至是对村子进行重新建设,改变了原有的风貌。

云南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在1371个乡镇中仅有234个乡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66个乡镇有效实施生活垃圾处理,村子一级情况更差。很多村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没有对公共环境卫生设施进行认真的规划建设,尤其是没有将家庭卫生设施,包括沐浴设施和家庭厕所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来加以规划建设。因此,很多村子中虽然住房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厕所和沐浴设施仍然较为短缺,使得村子公共环境卫生设施不足,公共卫生状况不好。

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处理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较好的措施。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已经普及了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同时有很多家庭内修建了厕所和沐浴设施,加之人们清洁要求不断提高,致使生活污水量不断增加,但是有关污水排放处理设施非常欠缺,成为目前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农村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加重、饮水安全问题突出、居住环境恶化等。

农村环境建设和保护相关制度不健全,组织不健全,农民的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识不强,对于农村环境建设的参与度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下一步的美丽乡村推广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对环境建设的规划。在规划中要尽量保留传统村子中的环境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建设,尽量减少对村子的完全重新建设。将传统乡村风貌与今天的建设有机整合为一体,重点加强道路、公共场所、卫生基础设施、绿化、水环境等建设。

第二,要将农村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生活污水的排放处理与生活卫生设施建设。建设联通每一个家庭的污水管道,有条件的建设与城镇主要管道的联通管道。同时,积极推广生物过滤池进行生活污水处理,由政府资金进行补助,建设家庭或一个村子公共污水处理池。要将家庭与公共厕所的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建设。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为厕所建设的提升、改善居住环境与村民的健康水平助力。

第三,鼓励农民美化自己的居住环境。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村子内公共空间及村子周围种植花木,可采用一村一品的方式以突出一个村子的特色,如有的村子重点种植香蕉树,有的种植桃树、樱花树等。这样不仅美化了村子,也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第四,整治改善农村环境。治理农村水环境破坏、森林破坏、违法违规建设、环境污染、生活卫生脏乱差等问题。

第五,极大地提升村民参与度。在环境建设中邀请村民参与讨论,参与决策,参与建设。完善乡村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相关制度,形成相关的环境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的乡村社会,制订相应的建设计划与目标。

猜你喜欢

六化村子美丽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如果一头牛回到村子——《走进画里的牛》创作谈
刘老汉的烦恼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试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做到“六化”
广播发射台站安全播出工作“六化”管理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浅谈非在职党员分层次管理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