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教学情境创设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1张艳君孙远东谭树华

生物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糖酵解生物化学创设

张艳君, 孙远东, 谭树华

(湖南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湘潭 411201)

多元化教学情境创设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张艳君, 孙远东, 谭树华

(湖南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湘潭 411201)

生物化学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学科。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最大程度使学生掌握知识, 是每一位生物化学教学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情境教学逐渐被广大教师理解和接受并走进课堂。介绍了情境教学的概念和分类,并指出目前我国高校生物化学教学情境创设所存在的单一化及形式化等弊端,同时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多元化创设的必要性,并列举了各种教学情境(如:问题情境、语言情境、交流情境、比较情境和新闻情境)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生物化学; 教学情境; 多元化; 课堂教学

生物化学课程是高校生命科学教学中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将会为学生之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此门课程知识密集、内容复杂抽象,造成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学习兴趣不大[1-2]。诸多研究者将情境教学引入生物化学课堂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所谓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出带有相应的情感色彩生动、灵活且具体的场景,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唤醒学生一定的情感共鸣,进而帮助学生去学习掌握课程知识,有效发展学生心理机能的教学方法[4]。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其实也都在进行着情境教学,只是部分教师意识中并没有“情境创设”这一概念,他们或许还不清楚自己正在创设着哪一种或哪几种教学情境。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教学情境(如:问题情境、语言情境、交流情境、比较情境和新闻情境等[5]),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思考,列举了以上各种教学情境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新陈代谢中糖代谢知识点占有较大比例,可以说是新陈代谢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糖酵解又是糖代谢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在先前学习静态生物化学基础上进入动态生物化学学习的第一扇门。如何很好地打开这扇门对于学习后续动态生物化学知识的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生物化学“糖酵解”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问一下学生“人为什么剧烈运动后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我们平时喝的酸奶为什么是酸的?”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但仅仅依靠他们已有的知识又无法解释这些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再如,在学习生物化学“脂肪酸合成代谢”之前,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如“有的人不吃肥肉,为什么还会变胖?身体多余的脂肪来自哪里?人们如果想要减肥,如何控制脂肪酸以及脂肪的合成”[6]。这些问题与当下比较流行的“减肥”相挂钩,也是很多大学生较关注的话题,自然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将学生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对提高课堂效果起了极大促进作用。

2 创设语言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生硬古板的讲述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学生会不自觉地充满紧张感,也就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如果教师的语言能带有一些感情色彩,并添加一些具体形象以及恰当的比喻和幽默,都会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提高学习效率。生物化学的知识看不见,摸不着,单凭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如果把看不见,摸不着的课堂内容变得形象化及简单化,可大大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蛋白质的构件——氨基酸”一章中关于氨基酸分类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特点是:易理解,难记忆。针对这一特点,可以采用谐音趣味记忆法。如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可谐音为“天上的谷子很酸”;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可谐音为“拣(碱) 来(赖)精读(组)”;芳香族氨基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可谐音为:“芳香老(酪)本(苯丙)色”[7]。8种必需氨基酸“异苯蛋赖苏色缬亮”,可用谐音记为“一笨蛋来宿舍歇凉”。对于糖酵解的3个关键酶可以谐音为“冰激淋(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与磷酸果糖激酶)”,同样的对有氧氧化的7个关键酶可以谐音为“冰激淋冰柠檬一桶”[8]。生物化学有些知识点甚至可以变成歌谣或顺口溜,如在讲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时,可以将抑制剂说成是“江湖骗子假郎中,抑制剂把底物充,活性中心上了当,真正底物下了岗”[9]。再如,嘌呤碱的合成原料有甘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CO2、一碳单位,仅靠死记硬背,是一件难事,变成歌谣则简单易记:“竹竿”(甘氨酸)立中央,“谷子”(谷氨酰胺)下面长,二氧化碳“天”(天冬氨酸)上飘,“假仙”(甲酰)在两旁[10]。

3 创设比较情境,加深理解和记忆

生物化学名词繁多复杂, 许多都只是一字之差, 一字之异。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按照课本通篇讲授,学生难以更深层次地把握教学内容。所谓比较情境,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 显示要加以比较的事物的特性,促使学生新旧知识自然迁移, 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 培养辨别思考的能力[11]。生物化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可以通过创设比较情境来完成教学任务。如:可以对课程中概念相近的名词(如盐析和盐溶、辅酶与辅基、变性与复性、酶的结构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核酶与核酸酶、氧化磷酸化与底物水平磷酸化、蛋白质变性和DNA变性等)进行比较;对相似的物质结构进行比较:如核苷和核苷酸、NAD(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糖蛋白和蛋白多糖、DNA与RNA等;可以从原料、反应部位、关键酶及能量供给几个方面对各种新陈代谢途径进行比较:如糖酵解与糖异生、脂肪酸合成与脂肪酸降解[12-13]等。比较情境的创设让知识简单化,明了化,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加深。

4 创设交流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

所谓交流情境是指利用学生愿意展现自己能力的心理,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讨论, 为他们提供思想摩擦与碰撞的环境, 搭建更为开放的活动舞台[5]。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一些章节可以适当创设交流情境。例如在讲解“氨基酸生物合成”这一章之前,或在上节课结束的时候,根据班级人数,以5~6个学生为一组,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组长,以组织学习讨论。教师提出如下问题: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病人,为何出现苯丙酮酸尿症?课前学生提前预习,通过查阅资料和相关文献获得答案,最后进行课堂讨论,各组积极派代表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总结发言。最终,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疑难点进行讲解和补充,获得最终学习目标。在整个学习讨论过程中,学生显得轻松愉快,而又不失积极性,渴望解决问题的欲望尤为明显。

5 创设新闻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紧迫感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可以通过手机、电视和广播等途径关注到一些热点话题,其中部分话题与生物化学理论原理相挂钩,可以利用这些热点话题形成的社会意识, 创设新闻情境, 进而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5]。比如在讲“糖酵解”这一章内容之前,首先引用以下热点新闻“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研究人员现在证实了,阻断糖酵解能够使癌细胞处于饥饿状态,进而抑制细胞分裂”。然后问学生:“什么是糖酵解?”接着继续引用热点新闻“清华大学医学院的颜宁教授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并首次提出了采用靶向GLUT1的“饥饿疗法”杀死癌细胞”。接着问学生:“颜宁教授提出的所谓的‘饥饿疗法’是怎么回事呢?通过学习本章‘糖酵解’,大家会得到最终答案。”比如讲“核苷酸的分解代谢”这部分内容之前,可以引用以下一则热点新闻“青岛是我国痛风发病率的‘冠军城市’,100个人中有2个痛风”。接着问学生:“青岛为什么是痛风冠军城市?美丽的青岛怎么跟痛风挂上钩了?通过学习本节课,大家就会明白。”以上各种新闻情境的创设将生物化学中的知识与热点新闻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紧迫感。

6 结语

总之,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提高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多元化创设,对于每一堂生物化学课,创设哪种或哪几种教学情境以及这几种情境如何更好地有机结合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师知识水平及学生整体情况等),也是我们每一位生化教师在备课时应该重点考虑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浪潮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展现情境教学的魅力,是我们高校教师的责任所在。

[1]王艳君, 陈 盛.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生物学杂志, 2012,29(5): 100-103.

[2]王琪琳. 生物化学教学探微[J]. 生命的化学,2016,36(4):564-567.

[3]姚裕群, 甘建华, 赵时梅. 医学生物化学的情境式教学设计与应用——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6(5):48-50.

[4]唐正正. 情境教学在外贸教学中的应用[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4(9):167.

[5]郭学民, 张迎春, 于 荣. 生物教学情境分类及其应用[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4):90-93.

[6]赵春澎, 张 煜, 谭利娜. 生物化学中“物质代谢”相关章节的教学方法探索[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2, 24(5):698-700.

[7]罗 波, 毛樱逾, 郑小莉,等.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教学难点分析与对策[J]. 西南军医, 2012, 14(3):559-561.

[8]乔风利. 从多种教学方法入手,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 (19):83.

[9]张远智. 生物化学教学中运用歌诀的体会[J]. 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12):65-66.

[10]张雄飞, 叶 辉, 雷康福,等. 生物化学新教师备课的几点体会[J]. 基础医学教育, 2010, 12(1):26-28.

[11]林玉莹. 创设比较情境 培养比较能力[J]. 教育导刊, 1997(12):22-24.

[12]严秀辉. 比较归纳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J]. 继续医学教育, 2006, 20(34):22-24.

[13]肖明贵. 列表比较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 2013(34):54-55.

Applicationofcreationofpluralisticteachingsituationinbiochemistryclassroomteaching

ZHANG Yan-jun, SUN Yuan-dong, TAN Shu-hua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Biochemistry is the compulsory course for students of life scie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mportant subject of reform teaching method.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iochemistry to make students master knowledge to the greastest extent is the problem that each of biochemistry teaching worker should think abou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situational teaching has been gradually undertood and

by educators, and introduced into classroom.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and pointed out the present drawbacks (such as singularization and formalization,etc)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teaching situations of biochemistry in high school on the basis of his own author′s teaching practice, and enumerated some application examples of all kinds of teaching situations(such as question situation, language situation,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comparison situation and news situation)in the process of bio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biochemistry; teaching situation; diversifi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2016-10-18;

2016-10-26

湖南科技大学教学研究改革项目(G31420)

张艳君,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E-mail:zyjphd@126.com

10.3969/j.issn.2095-1736.2017.06.123

Q5;G642.421

C

2095-1736(2017)06-0123-03

猜你喜欢

糖酵解生物化学创设
非编码RNA在胃癌糖酵解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生物化学技术在铅检测中的应用探究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糖酵解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放射对口腔鳞癌细胞DNA损伤和糖酵解的影响
18F-FDG PET/CT中病灶糖酵解总量判断局部晚期胰腺癌放射治疗的预后价值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