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鲜明特征

2017-04-11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治党政党从严治党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李 礼 红云红河集团机关工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建设坚强领导核心的政治定力

“建设什么样的党”是确立和坚持正确的建党目标的问题,是管方向、管目标、管任务、管长远,事关党建的原则、标准和内容的首要问题和党建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认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这就是政治定力,这一目标定位既体现了时代发展对我们党自身建设的要求,又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终极目标。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正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阔步迈进。

遵循从严治党规律的政治自觉

高度重视和遵循党的建设客观规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有其自身规律,对我们这样一个老党大党来说,从严治党更有其自身规律。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和运用好自己正反两方面经验,也积极借鉴国外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了一些从严治党规律,这些都要继续运用好。”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这些论述,都鲜明地体现了规律性认识。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治组织,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党,是围绕一定的政治纲领,按照一定的政治路线,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政治组织。”政党属于政治组织的范畴,这就是一种规律性认识,这一规律揭示了政党政治的本质。在我国,“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其次,中国共产党是现代政党,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政党都是有政治纪律要求的,没有政治上的规矩不能成其为政党。”一方面,认定中国共产党属于现代政党的范畴;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相比,有其独特的政治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着眼于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既遵循政党运作和建设的一般性和普遍性规律,体现政党特色、党纪特色,又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基因和光荣传统,按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长期执政的理论逻辑和客观规律奋然前行,把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总结自身经验和借鉴世界其他政党经验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适应党的历史方位的政治清醒

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关键在于清醒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历史方位,指的是客观事物在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党的历史方位,也就是党在时代和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一方面,党的历史地位从过去的“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即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另一方面,党所处的执政条件和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必然会使得党的任务和目标、党的活动方式、党的工作内容、党与国家及现行法律的关系、党体现自己功能的具体途径发生变化,从而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面对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自觉地适应历史方位的变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强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又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既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又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既强调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治腐败,又强调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既强调解决突出的“四风”问题,又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表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党的历史方位有着清醒的认知。

应对“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勇气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关于应对“伟大斗争”的问题,这一“伟大斗争”是全方位的,表现在国际国内,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影响从严治党的因素更加复杂,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清醒把握我们所面对的复杂因素,一方面是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另一方面是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更多。

面对艰巨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政治勇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我们党时刻认识到,更好地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把党建设好、管理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使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破解党的现实困境的政治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抓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清醒把握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对于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当前主要的挑战还是党的领导弱化和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不改变这种局面,就会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甚至会断送我们党和人民的美好未来。党的十八大之前有很多党内的同志和广大人民群众有所担忧,也就是在这里。”不回避存在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自信的表现。

对于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政治自信告诫全党:“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问题面前束手无策,解决问题虎头蛇尾。全党一定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严字当头、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常态化制度化,“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的建设不仅体现了显著的针对性,也体现了我们党破解自身存在问题的高度政治自信。

继承传统借鉴经验的政治智慧

不断总结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经验和成功做法,并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实践要求加以创新,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大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优良传统以丰富我们党的建设思想,如强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一种政治智慧;以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深刻汲取国外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警示自己,从而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进程中探索规律,这是一种政治智慧;不仅不断总结自己正反两方面经验,也积极借鉴国外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这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总结汲取中外政党执政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化认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把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作为鲜明政治立场,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标本兼治根治腐败问题,既始终保持高度自信,加强对古今中外历史教训深刻总结和反思,又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胸襟与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体现的都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说和理论不断探索的政治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丧失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就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沿着既定的道路坚定不移地加强自身建设,使我们党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猜你喜欢

治党政党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坚守人民立场 从严管党治党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在夯实组织保障中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