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融入大战略 有效服务大健康

2017-04-11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教授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云南中医药

文 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教授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是提升人们生活、生存、生命质量的重要保障,当前已经成为全球关注与发展的热点,成为全球最大和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随着“健康中国”及中医药战略的推进,我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将可能出现井喷式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及云南行动计划中大有作为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保障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把全民健康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内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升级为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成为治国理政的战略重点之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涵盖健康生活、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等的健康行动纲领,致力于开展让人人享有健康的系列中国行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也迎来了最好的政策机遇期、市场上升期。

与此同时,中医药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机。2016年2月国务院出台《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2016年12月《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结合云南省的区位、气候、环境、资源、文化、旅游等优势,2016年4月,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及规划,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未来云南着力发展的八大重点产业之首加以推进。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召开会议,同意在昆明设立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2017年4月,中国工程院《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及措施研究》咨询项目启动会在昆明高规格召开,中国工程院11位院士及国内众多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政府机构的负责人、企业代表等参与,就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生物医药是大健康产业的基础,生物医药通过科技创新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大健康产业通过保障和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产生市场利益和社会效益。中医药因其广泛关联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链而成为独具发展优势的增长点。近年来,在生物医药领域及大健康产业中,中医药产品及服务覆盖了康体、养生、养老、保健、医疗、健康管理、中医药文化消费等产业,其占比及贡献不断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5345.7亿元增长至2688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9.7%;从医药工业细分子行业来看,属于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药饮片加工主营业务收入由190.2亿元增加至1699.9亿元,CAGR为27.6%,中药饮片加工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

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云南因资源禀赋富集、政策利好不断、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我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主战场。

云南中医学院融入大战略、服务大健康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布局。2016年云南中医学院党代会确定了“1134667”的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中医和中药结合、继承和创新结合、传统和现代结合、开放和包容结合、科技和民生结合的发展理念,推进建设智慧云中、文化云中、健康云中、开放云中、和谐云中、幸福云中;全力打造“六块地”,即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主阵地、中医药学术文化的高地、健康产品研发的宝地、与南亚东南亚传统人才交流的基地、健康养生养老的福地、中医学子求学向往的目的地作为未来发展目标,为学校融入大战略、服务大健康科学谋划布局。

着力培引人才,发挥中医药领军人才作用。学校拥有一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名师、省国医名师和“云岭学者”“云岭名医”“云岭名师”以及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优秀中青年中医药领军人才组成的教育教学及科技人才队伍。拥有省级和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7个,在中医药研究及科技创新方面集聚了一大批领军人才。近年来,学校加大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引进学校亟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制定了《云南中医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实施《云中学者培养计划》《云南中医学院终身教授聘任和管理办法》,通过引进培养,借脑借智,进一步汇集云岭名医名师、产业领军人才、中医药领军人才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打造科研平台,促进资源优势的产业转化。云南中医学院目前是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推进组主要成员单位、中国工程院重点项目《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及措施研究》咨询项目副组长单位、云南省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研究中心主要成员单位、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云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30多个平台及基地。学校围绕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态势,结合中医药资源及特色,先后建立了保健品化妆品功能性评价第三方检测平台、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心、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运营中心、中药民族药健康产品工程中心四大创新平台及云南特色的应用研究平台。与此同时,针对云南过去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存在散、小、弱的现状和“成也资源、败也资源,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局面,学校将聚焦民族医药、滇南医药、南药三大科研集群及三七、天麻、重楼、灯盏花、石斛、白芨、金平砂仁等云南道地药材和大宗品种开展研究,力求使大品种形成大市场、大产业、大收益。初步构建了支撑民族医药、滇南医药、南药研究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相关平台,为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奠定了基础。

加强协同创新,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一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链,服务绿色产业链。云南中医学院作为云南省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民族医药为特色,医、理、工、管协调发展,支撑产业发展的人才、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将主动对接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建设,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培养以中医药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养老等适应大健康时代社会需求的系列人才。完善中药材种养殖、栽培鉴定、中药学、制药工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人才培养链,以人才培养链支撑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链。二是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满足大健康需求。发挥云南省中医药临床评价中心、中医医疗集团的龙头作用,为解决疑难病症、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助推医改等服务。坚持实施“名院、名科、名医”的发展战略,推进优势病种、重点专科建设。打造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和康复养生、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将附属医院建成特色鲜明、技术精湛、服务管理一流、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三是集成信息资源,打造智库平台。充分发挥学校基地和平台的作用,集成信息资源,打造特色专业智库。进一步加强云南中医药民族医药数据库、云南名老中医学术流派信息资源、中医药及相关学科文献检索数据库等信息平台的建设,完善和优化校内外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四是推动校地、校企合作,实施医教协同、产教融合。学校将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打造健康特色中医小镇,组建大健康产业集团,建设云南道地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加大健康产品研发力度,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强化大宗道地药材、珍稀濒危药材品种研究,发挥中医在养生保健、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力争在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优质中药材加工生产、科技创新与质量安全、中药材流通与生产服务体系方面成为中坚力量。五是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展新型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功能性化妆品、药用日化产品等系列健康衍生产品的研发,形成一批纯天然、接地气、惠民生的健康产品,成立资产经营公司,培育“云中制造”品牌,构建“云中创造”体系。六是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挥中医药养生乐生作用。学校以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为己任,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坚持阵地建设、品牌打造、实践育人等多措并举。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宣教与传播基地,注重中医文化宣教与普及,坚持开展中医药科普“六进”“三下乡”“中医中药中国行”等活动,通过新媒体及实地巡讲、巡回义诊、开展科普展览、科普巡讲、中医药三下乡,走进千家万户,传播中医药的养生、保健、康体理念和知识。七是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学校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规划和“亲诚惠容”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按照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以及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医药“走出去”的目标要求,发挥学校中医药特色和已广泛建立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交流合作,拓展南亚东南亚传统医药区域战略合作,充分利用南博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等平台,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开展传统医药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建设“南药国际研究中心”,制定国际性区域性药品标准;建设“南亚东南亚政要中医药国际体验馆”,推进“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院”建设;扩大云南中医学院在南亚东南亚的招生规模,推进传统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建立南亚东南亚珍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和种植研究中心,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传统医药辐射中心,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讲好中医故事。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云南中医药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云南邀您来“吸氧”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