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行动中的安全防护

2017-04-11

中国应急救援 2017年2期
关键词:指挥员执勤中队

吴 昊

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行动中的安全防护

吴 昊

2000-2015年,全国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行动中牺牲的官兵人数达217人,其中2010-2015年5年间牺牲就达144人;另外,每年还有300名左右官兵受伤甚至致残,教训十分惨痛。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梳理了灭火救援作战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加强安全防范、减少官兵伤亡提出意见建议。

消防 灭火 救援 安全

作战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消防部队在实战化训练和灭火救援战斗中强调和主抓的重点。近年来,部队各级以打造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为抓手,全力夯实灭火救援基础工作。但由于极少部分官兵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安全防护意识不强,作战行动中少数指挥员组织指挥不到位等原因,在作战行动中仍会出现伤亡事故。因此,部队各级尤其是执勤中队仍需抓牢抓实作战安全工作,大力提升官兵安全意识,减少作战行动安全事故。

1.当前作战安全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城市发展带来作战困难

1.1.1 新建筑衍生新问题,新问题造成灭火救援新困难

现代文明的标志——高层建筑,其火灾具有火势蔓延速度快,人员疏散困难,灭火救援难度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重大灾害。2014年5月,上海徐汇区一高层居民楼突发火灾,扑救过程中,由于高压水枪及高喷车射程无法达到失火楼层,消防员只能徒步搬运灭火装备并正面与火魔战斗,导致两名90后消防员在灭火过程中受到轰燃和热气浪推力影响,从13楼坠落牺牲。

1.1.2 棚户区、城中村消防设施缺乏,耐火等级低

城市发展不均衡形成大量棚户区、城中村地带,建筑以改建房、自建房、甚至简易房为主,火灾荷载大,居民用火、用电、用气不规范,一旦发生火灾,车辆到场难、扑救难,且火场陷阱多,易危及到官兵安全。2015年广西总队名山中队一名消防队员在扑救改建房火灾中为营救一名小女孩不慎踩空坠楼牺牲,着火点为房主擅自改建加装的电梯,失火时,大火沿着刚砌起的电梯井上窜,烧毁了临时搭建的木梯,消防队员在带队救援中踩空坠楼不幸牺牲。

1.1.3 救援及救助种类增多,救援危险性增加

近年来消防救援的任务越来越重,涵盖了车辆事故救援、山岳高空救援、水域救援等多方面,所有救援任务都伴随着不可预知的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危及官兵生命安全。2009年8月19日23时许,河北消防总队廊坊支队三中队在进行一起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时发生官兵触电伤亡事件。事后经查,当日雾大,空气湿度高,抢险救援车上方距地面7.3米处有3条10千伏高压架空裸线,车载照明灯在升起后距高压线距离不足2米导致官兵触电。

1.2 技防不足危害官兵安危

1.2.1 不按照规定和程序作战

官兵对事故现场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一定的预判或在战斗尾声麻痹大意。无论是扑救火灾还是抢险救援,指挥员到达现场后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火情侦察,全面掌握现场情况,然后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处置方案,有效灭火救援。灾情侦察认真与否,直接影响侦察情况是否准确,进而影响决策、作战方案和战斗部署的正确与否,最后关系到战斗的成败和作战官兵的人身安全。而战斗结束时出现的麻痹心理也极易导致官兵忽视个人防护继而出现伤亡。

1.2.2 个人防护不到位

一个消防员基本防护装备包含了头盔、护目镜、战斗服、防静电内衣、腰斧等被动防护和空气呼吸器、防爆照明灯、方位灯、头骨振动仪等主动防护共计18种,但部分官兵因思想重视不足或防护装备笨重,存在装备不懂用、不愿用现象,只注重破拆类、侦检类等战斗类装备的使用而忽视个人防护装备,致使在作战中出现危险时无法有效规避;此外,现有防护装备仍不能满足灭火救援的需要,个人防护装备因使用频繁损耗大,每年更新维护难以保障。以六安市为例,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政府在装备更新的支持力度上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发达城市还有差距。

1.2.3 技战术使用不当

不能严格执行《执勤战斗条令》、《作战训练安全要则》,主要表现为官兵的“经验主义”和初任指挥员的“本本主义”。执勤中队官兵在频繁的灭火救援中积累了丰富的灭火救援经验,容易出现指挥员战术布置不严谨,战斗员行动执行不果断现象。初任指挥员因为经验不足则容易出现抱死书、认死理现象,过于执着已有战术不能灵活运用。

1.3 外部干扰易引发救援混乱

1.3.1 各级领导对现场组织指挥的干扰

在灭火救援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政府领导直接指挥灭火救援的情况,这在全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特殊、大型或较大影响火灾中,出于灾情产生的社会影响的顾虑,相关政府领导也会出现在现场,在不懂救援方法、不能掌握一线的情况下直接越级做出战斗指令,或者只要求官兵立即扑救大火消除灾情,使得现场指挥员难以按照科学程序指挥开展救援,指挥思路完全被打断。

1.3.2 围观群众对现场组织指挥的干扰

围观群众的干扰容易给指挥员的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支队基层官兵经常在各级战例研讨中反映,在灭火救援中,经常有围观群众大呼小叫,指手画脚甚至强行代替指挥员指挥,导致指挥员对现场失去把控,战斗员无法接受正确战斗指令。

1.3.3 现场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

这类状况往往比较突然,其特点是类型繁多,突如其来,官兵难以应对。基层消防部队较为常见的是营门应急处突,即对于突然袭击部队官兵或者故意扰乱部队正常秩序的社会人员甚至犯罪分子的应急处置。当前,六安消防部队已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但在全国消防部队范围内还未完全形成。2014年初,六安市发生了“3·11”劫持人质案事件,劫匪将人质劫持近500米后躲进一家网吧,网吧为私人小网吧,周围都是居民住宅,网吧内生活、营业同在一个大厅,内部堆积了大量液化气瓶,一旦被点燃会立刻发生轰然甚至爆炸,劫匪利用室内装饰物避开警方射击范围,并扬言不满足条件就先放火再杀人。消防部队官兵需要在随时扑救劫匪引发的起火爆炸事故同时还要提防劫匪随时可能向官兵造成的伤害。

2.灭火救援作战中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

2.1 思想不重视,安全制度不落实

公安部消防局针对日常灭火救援安全专门制定的有《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规程》、《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灭火救援行动十要素》等规章制度。在公安部消防局每季度开展的专项检查中经常发现许多一线执勤单位在落实上存在不足,比如日常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或干脆不开展,出动不按火警等级佩戴防护装备,战斗中安全员和观察哨不按规程配备、火场纪律不严、对讲机使用混乱,驾驶员车辆驾驶在返程途中习惯性开“霸王车”等。

2.2 火情侦察不到位,情况掌握不全面

一是不注重火情侦察,有的指挥员自认经验丰富,凭主观判断部署战斗;有的指挥员在现场受紧张形势感染,救人灭火心切,未进行侦察就展开行动。二是火情侦察不全面,有的指挥员火情侦察随意,在没有充分了解灾害现场建筑结构、内部布局、火灾危险性情况下盲目下达命令。湖南“1.26”烟花爆炸事故,指挥员在不知道仓库内存有大量烟花炸药下贸然下达强攻命令,造成伤亡事故。三是火情侦察连续性不够,有的火情侦察连续性不够,不能及时察觉发生的新情况。衡阳“11.3”特大火灾事故,20名官兵牺牲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实时侦察。

2.3 险情预判能力不足,安全防护意识不强

对于灾情发展没有足够预判力导致防护意识滞后。一是对险情预判不足,这既有指挥员的决策,也有战斗员自身临场问题。二是避险意识不强,面对多样化的灭火救援任务,个别官兵避险意识不强。如在交通事故抢险救援中应当提前做好安全警戒防止过往车辆对官兵造成伤害。

2.4 装备应用不当,安全防护不到位

防护装备是官兵在灭火救援中用于有效保护自身而佩戴的个人装备。一是存在有装备不懂用。近年来部队高、精、尖器材装备配备愈加完善,但是官兵对于新装备不熟,了解不够,影响了最大效能的发挥。二是有装备不愿用。部分单位害怕训练损坏器材,新装备只用做备份放入仓库;有的指战员不愿使用。网上信息经常可以看到战斗员在灭火救援中未佩戴空呼开展内攻、操作无齿锯未戴护目镜和手套等情形。三是无装备可用。部分单位防护装备配备达不到执勤战斗要求,与当前的灭火救援实际需求严重不相符。

2.5 组织指挥不当,临机处置能力不强

纵观当前各类灾害事故处置战例,很多伤亡事故与组织指挥是密切关联的。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指挥员经验不足、专业技能缺乏。有的指挥员英勇顽强,但缺乏实战经验,特别是年轻干部,强调速战速决,忽略安全防范,战术措施应用不当, 容易导致官兵伤亡。二是指挥员临机处置能力不强。部分年轻干部不能根据火场情况适时调整战斗部署,对事故现场观察不全面、考虑不周,不能正确地处理进攻与撤退、勇于献身与科学处置的关系。

3.对作战行动中安全防范问题的几点建议

3.1 必须加强作战安全教育

灭火救援中发生官兵伤亡,很多情况是由于参战官兵战斗行动不当和业务水平不高所致。因此需要从战斗安全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加强教育。

3.1.1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在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中,搞好安全教育,是增强官兵预防事故自觉性,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工作训练前后、节假日、重大勤务等的安全教育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要时时抓,处处抓。要利用事故案例和防事故先进典型,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要加强《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执勤战斗条令》《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规程》等战斗规章学习,培树官兵战场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理念,在思想和行动上构筑安全防事故的屏障,克服麻痹思想,切实防范作战安全事故的发生。

3.1.2 加强业务知识教育

加强《基层指挥员应知应会》、《常见灾害事故处置要点》、《建筑耐火性能》、《物质燃烧基本常识》等业务知识学习。如在有易燃液体或蒸汽、可燃气体泄漏的事故现场,未关阀断料就将明火扑灭,导致二次爆燃,造成伤亡;在处置易燃易爆场所事故时,没有实施检测就冒然进入现场而造成伤亡;在不了解建筑结构的情况下,设立水枪阵地不当或进攻路线选择不当,因建筑物坍塌造成伤亡;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消防队员进入浓烟、有毒或缺氧的环境进行灭火救援战斗,造成中毒、窒息等伤亡,要把安全防护要求真正落实到灭火救援中的各个细节、各个环节中,防止出现意外伤害和非战斗减员。

3.1.3 加强战评总结教育

战评总结是总结战斗经验、教训的重要环节。丰富的实战经验是官兵一次次战斗总结积累的,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和实战水平,重视战评总结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执勤大中队必须坚持每战一评或组织简易战评,总、支队级战训部门必须在本级发生的较大火灾扑救或抢险救援结束后组织专题战评或者集中战评,查找不足,形成经验,同时利于官兵提升安全作战意识,真正实现“从日常到处置,从处置再到结束”全过程、全要素的作战安全教育的目的。

3.2 必须加强指挥员综合能力培养

指挥员担负着保障救援官兵人身安全的重任,因此要提高科学决策、驾驭全局的能力。科学决策、科学部署,把好接警出动、现场处置和清理归队的每一道关,做到紧急时刻不慌乱,安全时刻不放松。

3.2.1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险情预判和处置能力

重点学习灭火战术理论、现代火灾扑救和常见灾害事故的处置。如知道钢材在温度达到500摄氏度时强度下降一半;钢结构燃烧15至20分钟左右发生倒塌可能性比较大,或者在受热膨胀时遇到冷水收缩极易倒塌这一耐火属性后,在大跨度钢结构厂房火灾扑救中,就会将水枪阵地与厂房保持安全距离,同时设置警戒哨。还要学习特殊情况的处置,如爆炸、毒气扩散引起中毒、建筑物倒塌、易燃气体泄漏等。

3.2.2 注重案例学习,定期开展战例研讨

战例研讨是消防部队针对每次灭火救援战斗后进行过程分析,经验总结,提高自身的重要手段。战例研讨分为专题、集中和简要三类。当前从公安部消防局到执勤中队都在以不同方式开展。支队、大队、中队三级应该加强战例研讨学习,从自身日常战斗到其他较大规模战例都应积极开展研讨,在自身案例剖析,典型案例交流中发现不足,学习先进战斗理念。

3.2.3 建立完善培训考评机制

总队、支队两级应进一步细化完善执勤中队指挥员能力考评,建立完善考评制度,建立定期集中轮训制度,统一由司令部组织开展体能、技能和器材操作等实战化训练。坚持体能、技能、理论定期训练考核制度,着力提升指挥员“三个能力”,确保真学会用。

3.3 必须深化实战训练内容

实战化训练是当前训练改革的要求和趋势,消防部队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无预案演练。

3.3.1 要从实战需要出发

强调打什么仗练什么兵。总队、支队两级应该针对灭火救援需要什么,就训练什么。大中队组训要根据参训人员的不同情况,开展不同内容、不同科目的单兵或组合训练。班组训练要真实模拟灭火救援现场,通过临场(定)演练重点训练火情侦察、内攻搜救、强攻破拆以及水枪阵地设置等,提高指战员预判建筑物倒塌、石油化工产品沸溢和喷溅、危险化学品爆炸的能力,全面提升官兵综合素质和复杂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3.3.2 从自我防护出发

总队、支队要将安全防护作为实战化训练重要内容,大力推行开展高温、缺氧、浓烟、爆炸、垮塌等复杂条件下的训练,使官兵对于不同危险知道如何规避应对。执勤中队要在班组操法和技能训练中督查官兵养成个人防护装备佩戴齐全的惯性思维,形成“训前提醒,训中监督,训后讲评”机制,切实提高作战识别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3.3.3 要从装备出发

训练要从装备出发,有什么装备,就训练什么操法。近年来新装备、新器材、新技术广泛应用消防部队,这对提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新配备的装备、器材、技术坚决杜绝“束之高阁,刀枪入库”,作战部门要认真研究,积极消化,编成操法,组织训练,执勤中队要邀请厂家,组织官兵熟悉性能,开展经常性“四会”教学,会操作使用,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让新装备、新器材尽快形成战斗力。

3.4 必须加强装备建设

面对日趋复杂、危险的灭火抢险救援工作环境,必须加强车辆、器材等装备和辅助决策指挥通信系统的建设。

3.4.1 要加大资金投入

不断完善侦检、警戒、堵漏、破拆、防化、洗消、救助等器材装备配备,重点加强个人防护器材的配备,严格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配齐配全防毒、防化、防高温、防穿刺等个人防护装备,使装备建设由数量型 向质量型、由单一型向多功能型转变,同时确保性能优、质量好的装备优先配备到一线执勤中队,保证官兵能在执勤中有装备可用、有装备能用。

3.4.2 要精心保养防护装备

执勤中队要在训练、出警后都要进行装备保养,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支队、大队、中队要制定装备三级管理制度,明确中队每日检查,每周利用车场日对装备进行测试,大队每月对所属中队器材进行检查、自查。支队战勤保障大队每季度对每个执勤中队器材装备进行巡查,确保官兵掌握装备性能,保证装备随时完整好用。

作者单位:武警六安市消防支队

[1] 李来保. 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案例引发的思考[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28(4):209-212.

[2]公安部政治部编.《消防部队基层管理》,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3] 覃先锋. 火灾扑救技术与现场指挥实务全书(下)[M]. 黑龙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1115-1120.

[4] 孙伟.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公安部消防局优秀安全论文. 2014.

[5] 张超. 关于强化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安全的一些建议. 《中国科技纵横》,2015(12):185-185.

[6] 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年鉴[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指挥员执勤中队
我热爱的中队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小学生踮脚为雨中执勤交警撑伞
我爱我的中队
为你撑伞
从两广作战看战区、战役指挥员的意见分歧与统一
智勇兼优的高级指挥员皮定均
英勇无畏的优秀指挥员罗炳辉同志
指挥员要学点军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