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文本解读彰显思维魅力

2017-04-11郑红�オ�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窦娥文字文本

郑红�オ�

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永恒的话题。如何促进学生理解,加深其感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解读归根到底是文本、作者以及读者的融合。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即探究的表象化、浮泛化,不能由表及里,准确把握作者情感,使得阅读教学失去应有的价值。对此,我们就要加强引导,调整教法,反复钻研文本,找到深层解读的钥匙,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其在深入的过程中拓宽心灵,矫正价值取向,促进人格完善。

一、 抓住突出点,深刻理解

所谓“突出点”,就是文本中频繁出现的字、词、句和情节,就如同电视剧里的主角,在文本解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帮助我们实现突破,加强了解。对于这样的“点”,我们要尤为重视,充分运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深入其中,挖掘内涵,由此促进对文本的了解。

在讲解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时,我就抓住突出点“愚”借题发挥,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先设问让学生发现这一“突出点”:“文章一共445个字,有一个字出现了27次,你看一看是哪个字?”学生随即发现是“愚”字。我就展开探究,让他们将“愚”分类交流讨论,结合文本内容探究其深意。片刻之后,学生发表看法,有的说:“文章虽然到处是愚,但是处处隐着不愚,作者花费笔墨写尽山水、自然之愚,却又有

别样的心情。”有的说:“作者在写愚时,内心充斥着激愤无奈之情,为了排遣便寄情山水。”还有的说:“作者认为山水之愚实则为自己的愚,被贬永州内心愤懑不平,便与自然有了同病相怜之感,可见其满腔孤郁。”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不再局限于字面的翻译,而是深入内里挖掘隐藏之意,充分体会作者之感。

教材文本都是名篇佳作,寓意深刻,光凭字面意思是很难感知的。对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带领学生探究,找到“突出点”,围绕中心问题探究,有效解讀,促进思维提升。

二、 抓住疑惑点,深入探究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于理解的句段,影响其整体解读,这就构成了文本的“疑惑点”。抓住这一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进其思考,还能以此鼓励学生厘清、剖析,深入其中,揣摩作者意图,以此达到全面理解、深刻感悟的目的。

在学习《窦娥冤》时,学生就文本内容提出了疑惑:“窦娥明明自己招供,为何还要喊冤,有何意图?”显然,学生在这个部分出现了疑惑,我就顺势引导,带其找出文本三大疑点:一是自愿招供与鸣冤喊屈,二是斥责天地又寄望天地,三是誓愿应验与无法实现。解决了这些“疑惑点”,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便成功了大半。为了提高效率,我便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将他们分成三组,分工探究,最后小组派代表发言。第一组矛盾旨在突出窦娥这个形象的纯真、善良,她的冤屈越大,戏剧的悲剧力量越大,作者塑造的悲剧人物也就成功了。第二组矛盾重在强调窦娥无处可以求救,只能寄希望于天地,任何合理的希望都变成奢求,由此反映出她的挣扎、绝望与无奈。第三组矛盾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是全剧的高潮,既验证了窦娥的冤屈,又符合劳苦大众的愿望,让读者感同身受。

想要提高文本解读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厘清这些疑惑点。解决了疑难之处,学生就能深入认知,借助有限内容无限想象,以此达到提升思维水平的目的。

三、 抓住体验点,深化感悟

文本解读高于文本理解,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其中,挖掘语言背后的情感,加深内涵体验,以此赋予文字生命,作者笔下的人物变得鲜活,这是创作者的意图,也是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引导时,教师要把握文本中的“体验点”,即耐人寻味、饱含深意,能让人合理想象的字眼,以此激发学生感悟,让其身临其境,充分领会,准确把握文本思想。

在学习《项链》一课时,我就抓住莫泊桑语言准确、明晰、生动的特点,寻找重要字词引导学生体验,让其经历理解、感知、体会的过程。首先,我抓住“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让学生探究“也”字,挖掘潜台词,在班级里分享交流。由此,学生对文本语言有了初步的感受,我便进入第二阶段,让其自主挖掘文中其他有深意的词,很多学生选了“最后只得和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结了婚”中的“只得”,认为这个副词放大了主人公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让其更显悲哀,并为下面十年还债蓄力。由此可见他们对文本已经熟悉而又有了兴趣。最后,从情感体验的角度,让学生就主人公生命的大起大落寻找字眼推敲、感受,引导其深入体会“千呼万唤”的“项链”情节,体验撼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文字是直观的、具体的,情感是隐藏的、抽象的。教师要善于借助文字的桥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仔细品读语言,深入把握人物情感,加深对主题的了解,提高阅读思维能力。

文本不是由文字堆积而成的,而是作者情感、才华的凝练,隐藏着一个个“世外桃源”。想要让学生走入其中一睹繁华,教师就要引导其探索、领悟,借助文字不断贴近作者,与其产生共鸣,做到真正的解读。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阜中学(224000)

猜你喜欢

窦娥文字文本
文字的前世今生
窦娥冤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谁杀死了窦娥
谁杀死了窦娥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