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赣南中晚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生原因浅析

2017-04-10何益民马春平李蔚明欧阳才辉

生物灾害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白背飞虱虫量中稻

何益民,马春平*,李蔚明,欧阳才辉

(1.江西省赣州市植保植检局,江西 赣州 341000;2.江西省安远县植保植检站,江西 安远 342100)

2016年赣南中晚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生原因浅析

何益民1,马春平1*,李蔚明1,欧阳才辉2

(1.江西省赣州市植保植检局,江西 赣州 341000;2.江西省安远县植保植检站,江西 安远 342100)

2016年赣南中晚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生,给水稻产量造成较大损失。从栽培管理措施和外部发生条件2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重发生原因既有白背飞虱迁入时间早、早期迁入虫量大、带毒率高、晚稻白背飞虱占比高等外部诱发因子,也有药剂拌种不到位、露天育秧、秧田和大田施药防治不当等栽培措施的影响。而白背飞虱带毒率、水稻感病生育期与白背飞虱发生期高度吻合是造成2016年赣南中晚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白背飞虱带毒率监测、早稻发病程度及虫情监测、秧田避害治虫防病、大田初期病株清除及介体防治等防控建议。

赣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白背飞虱;带毒率监测;防控

1 调查内容和方法

1.1 病丛率

本次调查根据白背飞虱迁入降落分布不同区域选择大余、崇义、上犹、安远、会昌、瑞金、石城、宁都、兴国、龙南、全南等11个县作为调查县,每个县在若干不同区域选择10块左右有代表性的中稻或晚稻,调查各田块病丛率,统计病丛率<5%、≥5%~10%、≥10%~20%、≥20%占比。

1.2 栽培管理措施

调查栽插品种、播种时间、拌种情况、育秧方式、秧田施药、大田施药情况等。

1.3 外部发生条件

包括早稻白背飞虱迁入时间、早期迁入虫量、早稻发病情况、晚稻褐飞虱占比、白背飞虱带毒率、周边地区发病情况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丛率调查结果

“没,高二,不准备要她高考了,先来这边读一年预科。国内高考压力太大了,我不想要我女儿吃这个苦,再说啊……”她顿了下,“国内太不公平,生活压力太大了。还是留在澳洲好。”

本次调查共收集了11个县127块田相关情况(表1),其中中稻57块,晚稻70块。中稻和晚稻病丛率<5%的分别占57.89%、50%,≥5%~10%的分别占12.28%、18.57%,≥10%~20%的分别占14.04%、12.86%,≥20%的分别占15.79%、18.57%。中稻和晚稻病丛率总体上没有大的差异,各县之间差异较大,位于迁入通道主降区和主要波及区的大余、崇义、安远、瑞金、会昌、石城发生较重。

2.2 栽培管理措施情况

2.2.1 不同品种发病情况本次调查127块田,共有80品种,其中中稻品种36个,晚稻品种44个,部分品种中稻和晚稻混用,没有明显的抗病品种。同一区域不同品种发病存在差异,总体上杂交稻发病重于常规稻,两系品种发病重于三系品种。杂交稻秧苗粗壮、高大,移栽后无明显落黄期,与白背飞虱有较高的亲和性,受侵染的几率更大[4]。不同品种在不同区域因白背飞虱发生防治情况的差异而发病轻重不同。

2.2.2 播种时间与发病程度相关性中稻播种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时间跨度较大,相同区域同一品种多数播种迟的发病重于播种早的;晚稻播种时间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相同区域同一品种多数播种早的发病重于播种迟的,特别是前茬作物是烟叶的田块,播种时间在6月20日左右,普遍发病较重。中稻、晚稻秧苗期分别与白背飞虱迁入高峰和第2代发生期吻合。

2.2.3 药剂拌种中稻拌种处理的只占35.09%,晚稻拌种处理的只占51.43%,拌种率低。

2.2.4 育秧方式所调查的127块中晚稻都是露天育秧,没有防虫网覆盖,秧苗受侵染的几率大。

2.2.5 秧田施药防治情况秧苗期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的最关键时期,要在秧苗中、后期选用对路农药适时施药防治。从调查的田块来看,中稻在2叶1心施药占84.21%,打送嫁药占92.98%,两次都施药防治占78.95%;晚稻在2叶1心施药防治70%,打送嫁药94.29%,两次施药61.29%。中稻和晚稻都有部分农户秧田治虫防病措施落实不好。

2.2.6 大田施药防治情况2016年赣南中稻和晚稻稻飞虱总体上发生相对较轻,移栽大田后第一次施药时间都较迟,多数在移栽后15天以上,增加了大田侵染的几率。

2.3 外部发生情况

2.3.1 白背飞虱迁入时间及虫量2016年赣南多数县灯下稻飞虱始见虫日时间正常偏早,与近几年相比早10~15 d,5、6月份迁入虫量较大。如上犹县灯下始见虫日比去年早27 d,5、6月份灯下虫量分别是去年的17.1倍和10.7倍;会昌县灯下始见虫日比去年早9 d,5、6月份灯下虫量分别是去年的4.9倍和1.7倍。早稻田间达标田块达50%的时间正常偏早,与近几年比相偏早10 d左右,如安远县比去年早10 d,上犹县比去年早16 d。早稻部分县局部出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安远县系统调查个别田块病丛率达1%~2%。

2.3.2 晚稻褐飞虱占比情况安远县调查,2016年晚稻褐飞虱占比平均为70.3%,明显低于去年和常年的85%~95%。白背飞虱占比高有利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2]。

2.3.3 白背飞虱带毒率及周边地区发生情况由于近几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较轻,赣南没有对白背飞虱和稻株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情况进行持续监测。据湖南三农网2016年7月6日报道自6月中旬以来,湘南、湘西部分县市(道县、江永、江华、双牌、会同、中方县等地为重点)的白背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疑似稻苗均检出SRBSDV阳性,表明湘南、湘西等地田间部分稻苗已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今年送检稻苗和白背飞虱的SRBSDV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前两年[10]。赣南与湘南、湘西初始毒源地基本一致,分布于广东的西南部、中南部和中部、广西的东南部和海南三省区,白背飞虱主要带毒迁入时期为5月中旬到6月中旬[5-6],由此可以印证2016年早期迁入赣南的白背飞虱带毒率也较高。广东农业信息网也报道,2016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粤北地区呈快速扩散蔓延趋势,部分田块发病较重。

3 结论与讨论

白背飞虱带毒率,水稻感病生育期与白背飞虱发生期吻合度是决定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重要因子[7]。赣南白背飞虱迁入灯下始见日正常月份在4月中下旬,迁入高峰期在5月份至6月上旬早稻分蘖期,迁入代成虫通常虫量较小、带毒率低,第2代白背飞虱发生期为早稻拔节期,感病生育期与白背飞虱发生期吻合度低,因此早稻显症病株率通常较低,但毒源植株(轻症病株及无症带毒株)的数量会随白背飞虱大量繁殖在病健株之间互相侵染而增加。如果迁入时间早,迁入虫量大,且带毒率偏高,局部田块可能发病较重。而中稻和晚稻感病生育期与白背飞虱发生期完全吻合,自秧苗期开始即受白背飞虱传毒侵染,侵染越早,病害越严重。

2009、2010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国南方稻区普遍发生,局部受害严重。农业部组织高校等科研单位与南方各省植保机构开展技术攻关,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南方各省通过区域性联防联控,农户在关键防控技术措施上做得比较到位,取得了很好效果,2011年以后,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逐年下降。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正是由于近几年该病害一直发生很轻,导致一些农户在药剂拌种、网棚育秧、秧田和大田及时施药防治等一个或几个关键技术环节忽视了对该病害的预防,防控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本次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赣南中、晚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普遍发生并在部分县局部重发生,既有白背飞虱迁入时间早、早期迁入虫量大、带毒率高、晚稻白背飞虱占比高等外部诱发因子的影响,也有药剂拌种不到位、露天育秧、秧田和大田施药防治不当等栽培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原因,是白背飞虱带毒率、水稻感病生育期与白背飞虱发生期高度吻合的结果。

4 防控建议

4.1 白背飞虱带毒率监测

灯下白背飞虱的检测能够反映自然种群的带毒状况,特别是对早期迁入的白背飞虱的检测,对病害的早期监测和预警都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生长早期白背飞虱种群总体带毒率不高,送检虫量要大于100头。同时密切关注毒源地该病害及其介体在早期流行发生及介体带毒率情况,提前做出病害的发生趋势预报。后期要同时对灯下和田间虫体进行带毒率检测,以此判断本地发生趋势[3,7-9]。

4.2 早稻发病程度及虫情监测

早稻病情及白背飞虱虫情与中晚稻发病程度密切相关。早稻病情应包括矮缩病株、轻症病株及无症染病植株;虫情应包括虫量及成虫转移高峰期与中、晚稻早期的吻合程度[9]。根据早稻发病程度及虫情发生情况预测中晚稻发生趋势,以“治虫防病”为原则提出具体防控措施。

4.3 秧田避害、治虫防病

秧苗期染病率是病害发生程度的重要决定因子,防病的关键是阻止带毒白背飞虱迁入秧田取食传毒,降低秧苗染病率。可采用拌种、防虫网覆盖育秧、秧田远离发病本田等措施,避免带毒飞虱的侵入。在秧田中、后期各施药1次,最好施用内吸性具杀卵作用的药剂,防治染病秧苗上孵化的若虫及携带的虫卵,以免其在秧田或本田初期扩散传毒。

4.4 大田初期病株清除及介体防治

大田初期病株,尤其是带卵或带虫病株是分蘖期病毒侵染中心,应尽可能及时拔除,并埋入泥土中,以防带毒虫向健株转移。根据白背飞虱发生动态和带毒率,移栽后7~10 d喷施兼具速效和持效性的杀虫剂,降低田间虫口密度,防止病株上的成虫和若虫在植株间转移传毒。分蘖期病株率达3%~5%的田块,可及早拔除病株,从健株上掰蘖补苗,加强肥水管理,充分发挥水稻生长中后期的补偿作用。重病田及时翻耕改种,以减少损失。

[1]周国辉,温锦君,蔡德江,等.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一新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J].科学通报,2008,53(20): 2500-2508.

[2]周国辉,张曙光,邹寿发,等.水稻新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为害趋势分析[J].植物保护,2010,36(2): 235-238.

[3]刘万才,刘宇,郭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3):17-18.

[4]黄次伟,冯炳灿,陈建明.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J].昆虫知识,1994,31(4):196-198.

[5]赵悦.浙赣皖稻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源地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赵悦,张孝羲,翟保平.江西上犹2009、2010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毒源地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11,48(5): 1321-1334.

[7]檀志全,李莉,何衍福,等.广西白背飞虱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监测情况简报[J].广西植保,2013,26(2):1-3.

[8]龚航莲,龚朝辉,陈全萍.通过测定水稻秧苗期入迁白背飞虱带毒率预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趋势[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10):38-40.

[9]郭荣,周国辉,张曙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8):17-120.

[10]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警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再次在我省局部地区暴发成灾[EB/OL].湖南三农网(农情), (2016-07-06).

[11]江西植保志编纂委员会.江西植保志[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Reasons for Severe Occurrence of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in Middle and Late Rice in the South of Jiangxi Province in 2016

HE Yi-min1,MA Chun-ping1*,LI Wei-ming1,OUYANG Cai-hui2
(1.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of Ganzhou,Ganzhou,Jiangxi 341000,China;2.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Anyuan,Anyuan,Jiangxi 342100,China)

In 2016,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occurred seriously in middle and late rice in the south of Jiangxi Province,which caused a big loss to rice production.In this paper,two aspects,i.e.cultiva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external conditions,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i.e.the early migration of white-backed planthoppers,a larger amount of the early migration,the high virus-carrying rate,and high proportion of white-backed planthoppers in late rice,resulted in the severe occurrence.And,the poor cultivation management measures,i.e.the insufficiency in the seed dressing,open-air seedling,improper chemical control at the seedling and field stages,were other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severe occurrence.The high consistency of high virus-carrying rate of white-backed planthoppers,rice susceptible growth period and the occurrence period of white-backed planthoppers formed the main causes for the serious occurrence of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in middle and late rice in the south of Jiangxi Province in 2016.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ling measures,i.e.monitoring virus-carrying rate of white-backed planthoppers,the early rice disease incidence and insect monitoring,pest avoidance and disease control in seedling field, clearing diseased plant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field stages and control against media insects,were raised based.

South of Jiangxi Province;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white-backed planthopper (Sogatella furcifera);virus carried rate;prevention and controlling measures

S435.111.4+9

A

2095-3704(2017)01-0061-05

10.3969/j.issn.2095-3704.2017.01.014

何益民,马春平,李蔚明,等.2016年赣南中晚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生原因浅析[J].生物灾害科学,2017,40(1):61-65.

2017-01-03

何益民,学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植物检疫工作,gzszbzjj@163.com;*通信作者:马春平,硕士,womacp@163.com

猜你喜欢

白背飞虱虫量中稻
广西野生稻Y11抗白背飞虱QTL定位
南安市白背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及虫源地分析*
平铺镇近20年来白背飞虱发生特点、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试验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盲蝽的效果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不同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