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于老年社会学理论的社区养老

2017-04-09

四川水泥 2017年6期
关键词:社会学养老老年人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辽宁 鞍山 114000)

浅析基于老年社会学理论的社区养老

王 维 丁 霄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辽宁 鞍山 114000)

当前我国社会前所未有的严重老龄化,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增多导致社会抚养比例增多,养老金比例增加,对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将基于老年社会学理论对社区养老分析,从而探寻应对老年化社会的发展道路。

老年社会学理论;社区养老;决策

前言

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特征显示为:老年人口基数大,发展迅速、区域发展不均衡,出生率减少和年长的老年人比例增加等。总体则表现为“未富先老”。但同时由于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生活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刺激着当地的养老产业发展以及其特殊的消费观念给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人口老龄化和社区服务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加强社区养老在中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社会和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养老模式的需要改变。社区养老模式逐渐成为各种服务的依托和载体。

一、老年社会学理论及其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注意点:

在养老方面,过去对于老年人多为物质保障而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除了在物质方面提出的要求外,健康和精神需求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老年人仍需社会化,主要表现在当前社会下老年人角色转变的心理变化,这些因素须在设计时予以考虑。

老年社会学理论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老龄化和老年社会群体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老年群体的存在和发展以及老年群体的社会特征和活动规律。老年社会学理论阐述老年人生命周期和行为之间的影响。它包括慢性疾病的影响,和传染性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以及对老年人退休后的活动分类等养老设施空间设计和软服务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既是老年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老年社会学理论包含现象论,年龄分层理论,分离理论与活动理论。

老年社会学活动理论阐述了社会环境和老年人自身具有参与社会活动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而分离理论则强调了随着年龄增长参与社会活动的必要性及社会角色向消极的正常而不可逆的转变。活动理论提高我们理解老年人活动的需求,应该提供满足老人的需求的社会角色来弥补老年人退休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参与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养老设施设计、施工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群体活动,注意营造不同属性的地方,建立一个开放、半开放、亲密、私密、多层次的空间,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分离理论则强调应在设计中考虑老年人不能参与活动的旁观需求。

二、社区养老在我国主要养老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补充医疗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社区养老在此种承担了重要作用。

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机构作为补充。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为主,医养服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使老年人在受到社区的有关人士提供上门服务和托老服务的同时还可在自己家受到家人照料。社区养老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具有居家养老服务支持和日间护理功能。

社区养老发展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我国的“十三五计划”将主要推行社区养老服务,推进医养结合。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社会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由于老年人依附性强,生理老化导致活动范围受限,以社区活动为主;同时社区内具有丰富全面基础设施同时社区内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符合老年人认同感与归属感,适应老年人家庭发展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社区养老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精神和物质方面。

现阶段我国社区养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1)社区家庭养老服务类型和服务水平较低,社会家庭养老服务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不完美,社区家庭养老服务的水平和类型需要丰富;

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不明确,除了失独,生活不能自理等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员提供最迫切的帮助以外,还有一些自理半自理老人也需要提供定期活动,生活照料等服务;

3)服务供体单一服务人员短缺,加强医疗方面的应鼓励那些具有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到社区进行帮助与服务;

4)缺乏专业的社区家庭养老服务监督组织,老年人应该拥有多元化服务的不同需求。

5)社区养老设施及家庭养老相关设施缺乏人性化考虑,存在忽视老年人需求的现状。

三、国外社区养老模式经验分析与启示

国外的养老模式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在养老方面得到的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供我国参考借鉴:

美国养老金制度由个人储蓄、社会保障和私人养老金三部分组成。政府出全资或部分资金,民间机构管理运营。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予以鼓励,并给予政策上优惠和技术上的支持,并对其进行监督和考核。英国养老社区模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包括社区照顾和社区内照顾,而社区照顾包括物质生活照顾,心里关怀和整体关怀。养老社区的社区系统在英国是较为完善的,和政府的政策指导和财政支持。日本与中国的情况相似,老人的养老是大多数待在家里。各种养老设施的设计过程中强调“家居”,确保居住环境居住心情,让居住者对居住环境具有归属感。

以上发达国家社区养老方面的经验,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点:①养老机构由远及近,远郊的养老院空置率高而城市中心的养老院人满为患;②从居家养老转变为机构养老,到一个集中的支持建立完善的家庭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老是最经济和有效的深度老龄化下的养老服务模式;③从孤立到融合,加强邻里互助,营造良好的射区活力和社区氛围。国外的养老模式充分说明了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模式是深度老龄化下最为经济有效的养老服务模式。

四、现阶段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前景:

为了应对当前的社会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及我国养老保障体系进程的需要,社区养老模式作为保障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还需要加以改进。目前已经获得获得国家方面的政策支持,即政府发挥政策指导作用。从国外相关经验来看,有着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及正确的引导会带来较快的发展。但鉴于我国现阶段养老社区资金缺乏,人员缺乏相关培训等都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持。第二个是金融保障体系和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相关的法律体系,西方发达国家的健康发展养老服务相关行业,因为完善的养老服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第三是考虑到老年人社区养老方面的实际需要,在设施和生活环境的建设规划,相关的老年人心理需求应该予以重视。在老年社会学理论对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予以分析之上,并加以设计才能营建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社区环境。

总结

在我国老年人养老中社区养老服务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社区照料为主导,社区活动为辅助,社会产业作为补充的模式才是适合我国的社区养老模式。加强我国城市社区养老基于老年社会学理论对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予以分析,设计规划满足老年人的宜居环境,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精神等多方面需求才能提供好的社区服务,从而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提供更大的支持。

[1]马光 ,胡仁璐.老年居住环境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2]杜翠欣.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3]刘国萍.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3

[4]韩延栋.小规模复合型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G322

B

1007-6344(2017)06-0329-01

猜你喜欢

社会学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