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能力目标为导向的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探讨

2017-04-09

四川水泥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工程课堂教学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以能力目标为导向的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探讨

王堂锐 张 娜 李红远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土木工程施工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工程实践性强、教学内容繁杂、专业知识面广等多种特点,根据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一直是困扰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一、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现状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了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应用能力为核心,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机制,因此,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尤为必要。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研究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两部分。其内容多、知识体系复杂、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工作的必备技能之一,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长期以来,该课程的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过时或滞后跟不上施工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考核方式单一等严重制约着教学效果,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尽快进行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将来从事一线土木施工和组织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目前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情况,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团队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不足。

土木工工程施工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授课教师除应具有宽泛、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而我国目前高校的大多数专业课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没有参加工程实践的相关经验,而且上岗后的教学与科研压力较重,很难有机会到工程现场长时间的学习,讲课时照本宣科,局限于书本内容而无法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2)教学内容与模式滞后于现行规范

我国施工规范约每隔几年就会变更一次,土木工程施工所采用的教材由于编写、出版滞后等因素导致部分内容滞后于现行规范,与工程实践脱节,任课教师若不能及时更新教材和授课内容,会使课程内容落后于施工技术发展水平,影响教学效果。

(3)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难以有机结合

土木工程施工理论内容较多、教学内容繁杂,缺乏系统性与逻辑性。目前的讲授方式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无法有机结合。课堂教学虽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学生很难理解复杂的施工工艺、机械设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工程实践过程中,只有学生具备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才能运用所学知识发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三、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应明确课程定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课程的的实践性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

(1)师资队伍建设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尤其需要工程背景的专业教师。因此,任课教师应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向工程一线技术专家请教,真正具备解决工程复杂问题,掌握行业发展前沿的专业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深入浅出的将复杂的工程问题转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应了解关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动态,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视野。

(2)课程教学内容创新

作为面向工程的施工课程内容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应结合注册建造师等行业考试内容,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实用性。

(3)教学模式改革

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指导,提出“基于工程实践和案例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工程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引入工程案例分析,将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动画、教学录像、图片等综合运用,提高授课内容的综合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以讲座的形式将工程施工专家引入课程教学,使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融入到课程教学,构建完善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渠道和平台。

以实践性课程教学为依托建立长期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工程实践,学生在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参与到施工的环节之中,从施工材料、施工进度等方面对施工企业做出相应的建议。 学生得到实践的机会,企业得到更多技术的支持,以此达成双赢的合作关系,更利于学生实践教学的效果提升。

(4)教学方法革新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本课程特点采用的改革方法如下:

1)建立立体化教学平台。现行专业课教学手段中,学习平台建设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果。施工课程教学应加强教学平台建设,完善工程行业考试相关内容、考试题库等资源,提供网上学习和考评机制,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2)改革考核机制。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考核,应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综合考虑,在传统理论考试基础上,增加网络考试、答辩等开放式考试环节,使理论和实践能够有效的结合,对学生的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综合能力进行多角度的考核。

四.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学生专业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根据时代和行业发展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及考核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教学的良好发展,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更多的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知识, 提高土木工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杨璐.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15,24 ( 1) : 79 - 82.

[2]许婷华,李军.基于工程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6,10 ( 29) : 48 - 50.

[3]周云川,赵永任等.关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3,17 ( 4) : 58 -60.

TU75

B

1007-6344(2017)06-0272-01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型发展专项项目 (2015ZXZD010)、(2015ZXZD007)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工程课堂教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子午工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工程
工程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