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效益双增长市场隐忧需警惕上海化工行业2017年1~2月经济运行分析

2017-04-09杨盛平

上海化工 2017年4期
关键词:醋酸产值月份

生产效益双增长市场隐忧需警惕上海化工行业2017年1~2月经济运行分析

一、经济运行概况

2017年1~2月,上海市石化行业经济运行走势继续维持着2016年年底高位运行的状态,呈现经济持续向好,运行质量持续改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初现,生产、效益双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2017年1~2月,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 987.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3%,6个重点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 397.53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93.94亿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4.1%,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比重11.9%,比2016年同期增加1.36个百分点。

根据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对6家主要化工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跟踪,1~2月份,6家企业合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74.22亿元,同比增长39.94%,完成销售产值462.46亿元,产销率为97.52%。实现利润68.99亿元,同比增长295.35%。

二、1~2月上海石化行业经济运行主要特征

综合上述数据可以认定,2017年1~2月份,上海市石化行业经济运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总体运行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概括起来,呈现三个方面的积极变化。1经济向好刺激生产,产能放大负荷增加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上海市石化行业的市场环境出现了积极向上的趋势,供求关系有了一定的改善,总体情况要比2016年年初好很多了。2016年1~2月,上海市石化市场还是一片愁云惨雾,2017年1~2月份却是“春暖花开”。在经济向好的趋势刺激下,各家石化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全力以赴扩大生产,石化行业产能放大,负荷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份,6家石化企业除化工区产值同比增长2.6%以外,其余5家企业的产值均呈两位数负增长,而2017年1~2月份6家企业的产值全线增长,且增幅都在两位数,其中上海化工区的产值增幅超过了一半。

1~2月份上海市石化行业产值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向好的态势刺激产能增加。1~2月份石化行业一改2016年年初产值全线下滑的颓势,生产呈现欣欣向荣的状态。化工板块华谊集团的能化公司抓住原料价格稳中有降,产品价格维持高位的机遇,开足马力扩产增产。该公司深挖增产潜力,加强装置检修,强化现场巡检,使得本部的三套大化工生产装置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2月份其装置的运行率达到百分之百,其中两套装置生产负荷超过百分之百,分别达到108.8%和102.6%,另一套装置的负荷率也达到97.8%。由此使得该公司的主导产品甲醇和醋酸产量、效益双增收。2月份,甲醇产量同比增长17.1%,醋酸产量同比增长21.6%,累计实现利润8 956万元。宝钢化工和金山二工区的产值同比也分别增长了48.82%和30.23%。

二是市场回暖,石化产品价格坚挺。石化行业抓住机遇,加紧生产有市场、有质量、有效益产品,产能进一步扩大。石油板块延续2016年以来生产稳步上升的态势,借助产品价格上升,商品原油加工量增加,装置检修减少等有利因素,实现了产值的大幅增加。1~2月份,上海石化产值累计同比增加28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产品累计平均价同比上升22.8%,产值增加约19亿元;商品原油加工量累计同比增加11.5万t,同比上升6.1%。产值增加约9亿元;装置检修同比减少,原油加工量同比增加10万t。上海化工区继续扮演“领头羊”角色,市场紧俏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产品实现满产满销,催动产值大幅提升。

三是外部环境助推产值增长。由于国家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加大“去产能”力度,一些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纷纷关闭,加上国外一些企业在年初连续发生爆炸、火灾等事故,导致石化产品紧俏,也为石化行业产值增加提供了机会。2石化市场持续回暖,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石化市场延续2016年末上升态势,化工品价格继续走高,虽然市场交易活跃度在春节期间有所降低,但春节后石化市场仍然保持强势且各方参与热情依旧。据“化工在线”的“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走势显示,化工价格指数(CCPI)从开年的5 002点上行至2月15日5 305点附近,上涨近300点,涨幅为6%。但春节后整体涨势明显趋缓,并出现下降趋势。

上海市石化行业1~2月份经济运行走势与全国石化行业基本吻合,产能增加、产品价格继续走高,推动利润全面增加。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6家重点企业除了金山二工区利润同比增长13.75%之外,其余5家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均在1倍以上,其中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利润更是比2016年增加了28.07亿元,另外,华谊集团利润同比增长8.82亿元,高桥石化利润增长同比达到4.05亿元。各家企业赚了个盆满钵满。分析1~2月石化行业效益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上扬的态势。本轮价格上涨以宏观基本面改善为基础,供应侧去产能成效初显。由于一些高能耗低效益的产能退出,加上北方地区受雾霾影响,石化企业限产停产,导致石化市场出现暂时性的供需失衡,推动了石化产品价格上涨。上海地区的甲醇、醋酸、烧碱和全钢胎1~2月份的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73%、51.5%和51%。

二是消费端需求有所增加。一方面消费端自身改革调整,产品结构趋向合理,增加了对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催动了消费端价格同步上涨,对供应端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增加,化解了原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三是前景看好的产品“靓女不愁嫁”,价格上涨的势头无法阻挡。尽管原料纯苯价格走势不佳,但TDI和MDI却逆势上涨,涨幅分别达到144%和286%。

四是国内外部分石化企业或因装置检修,或因装置事故,使得供应端持续偏紧,也给石化产品价格上涨提供了空间。如MDI由于原料合成气供应商设备出问题,重庆巴斯夫年产40万t MDI装置于2月底关停,检修时间约需1个月左右,影响产能4万t。此外,该公司位于韩国丽水的MDI装置也于3月中旬关停数日。意味着将有高达65万t MDI产能受到影响,由此市场偏紧的局面将进一步恶化,预计MDI价格近期仍将维持高位。

3 风光背后隐忧犹存,市场剧变必须警惕

尽管1~2月份石化市场风光无限,产值、利润量增价升,似乎进入了全面上升的时段。但是,在石化市场光鲜亮丽表象的背后,却隐藏着市场急剧变化的隐患。

一是国内经济虽有向好迹象但极具不稳定性,金融系统严重的脱实向虚,超发货币导致市场上的游资到处兴风作浪伺机炒作,各种结构性矛盾交织。近期公布的2月份国内经济数据居民价格消费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反差之大则充分反映了矛盾的尖锐性。这样的经济环境不足以维持化工行业持续稳定运行,这一矛盾不加以解决,经济波动在所难免。

二是石化产品价格下滑已露端倪,单靠价格波动盈利好景不长。2月份化工板块的原料和产品同比虽有大幅度上涨,环比则出现下滑,其中醋酸价格2月份环比下降2.7%,烧碱价格环比下降2.3%;石油板块主体产品价格环比基本持平,价格涨幅受阻,预计3、4月份主要商品的平均价格环比将下降2.9%,高桥石化化工板块的产品虽有边际贡献,但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

三是需求端对上游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心理承受能力已至极限。目前,因价格传导因素影响,产品价格的下跌会稍滞后原料的下跌,对需求端来说,目前需求端产品价格仍维持较好水平,但是供应端的原料价格继续维持高位,需求端的化解能力日趋疲软,则对高价位的原料难以接受。一旦需求端出现疲软,供应端必然会出现滞涨,则会对整个石化市场造成严重影响。目前这种趋势仍在逐步恶化。

四是产品价格分化趋势加剧,导致企业间“几家欢乐几家愁”。市场总是青睐质量好、适销对路的产品,尤其是市场紧俏的高端产品,而那些高能耗、低效益的传统产品却常常会被市场冷落,相关企业也就难逃生产下降、利润亏损、效益下滑的厄运。

据统计,上海化工区的上海巴斯夫聚酯氨有限公司和上海亨斯曼聚氨酯有限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在经济向好的形势下,实现了产量和效益双丰收,巴斯夫(上海)1~2月实现产值12.33亿元,同比增加3倍多,实现利润5亿元,亨斯迈(上海)实现产值5.5亿元,同比增加两倍多,实现利润1.5亿元,而在2016年同期,这两家公司的利润还都是亏损的。同时,上海市石化行业还有不少企业仍深陷亏损苦苦挣扎。

4 产品及原料市场行情分析

甲醇:2月份,国内甲醇市场整体呈偏强上行走势,港口甲醇先扬后抑运行特点明显。春节后国际甲醇供给紧张推动外盘价格大幅走高,CRF中国与华东港口现货价格大幅倒挂,华东地区成甲醇交易中心,内地市场与华东套利窗口开启,大批甲醇销往华东地区,很大程度上缓解内地工厂销售压力,内地甲醇供给量处于逐步增加态势;内地与港口同时进入上行通道,多地甲醇涨价销售。从产业链来看,春节后,甲醛装置开工率提升至2~3成,二甲醚运行负荷暂无明显变化,醋酸开工率在7~8成水平。甲醇制烯烃(MTO)装置启动大规模检修潮,甲醇下游需求短期内明显好转的可能性不大。预计3、4月份甲醇预期仍以向好为主,延续坚挺态势,甲醇市场弱势盘整,逐步趋于平稳,行情将逐步向好。

醋酸:春节后醋酸整体供应趋紧、下游终端缓慢恢复,市场呈现稳步上移态势,加之各厂家库存压力不高、成本面支撑等因素对行情推动较强。其原因有:一是国内厂家库存水平不高,醋酸企业总库存量约在13.83万t,压力远低于往年。二是醋酸酯装置春节期间多数停车,2月上旬陆续重启,需求预期逐步提升。但是因原料甲醇价格大幅上涨,甲醇与醋酸价格倒挂严重,醋酸处境更显尴尬。至2月中旬,因下游需求恢复缓慢,醋酸价格并未能跟随原料甲醇的火爆而出现升温,2月下旬,醋酸价格呈缓慢回跌态势。3月份,国内醋酸装置检修集中,且终端需求难以快速恢复,醋酸酯等市场需求低迷,对醋酸的需求明显低于预期。下游产品多数利润空间有限,对醋酸价格的上涨抵触心态逐步增加。综合来看,3、4月份国内醋酸市场将维持高位,但价格变动,则需关注原料甲醇走势,及供应是否如期减少。业者心态较为谨慎,并非一致盲目看涨。

烧碱:2月份,烧碱出厂价格弱势运行,烧碱市场行情整理为主。因春节市场走势淡稳,后期市场行情多窄幅波动;从产业链来看,上游原盐市场重心企稳,下游两碱市场高位运行,烧碱市场价格稳中有涨,销售良好,对盐市利好有一定支撑,实际成交则根据运输距离价格略有差异。下游开工率较低,需求量缓慢提升,供需矛盾开始显现,下游市场整体疲软。后市国内烧碱市场弱势行情为主,下游需求偏弱,企业整体出货一般,市场整体较为疲软,烧碱市场行情多弱态走势为主。

煤炭:2017年以来,受春节等多种因素影响,煤炭市场价格出现了阶段性上涨态势。自1月4日起至3月初,动力煤期货价格涨幅达18.52%。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从需求端来看,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对用电的需求增长较快,加之冬季水电明显减少,推动火力发电量增加。1~2月全国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8.1%,水力发电量同比下降10.7%,导致煤炭消耗增加较多。二是从供给端来看,由于部分煤矿春节放假节后复产开工不足、地方强化煤矿安全生产检查等因素,停工停产煤矿较多,制约了煤炭产量的恢复,加之业内对去产能政策预期也对煤炭价格走向产生一定影响。三是因环保压力,下游钢厂生产受到一定限制,加上近期煤矿事故频发,煤矿安全检查不断升级,多家煤矿被责令停产,更加剧了煤炭供不应求的局面,煤价也因此出现超预期上涨。此前,业内人士曾预计,在供暖季结束后,国家可能会继续压缩煤炭产能,使得煤炭价格进一步上涨。但发改委表示,2017年已没有必要大范围实施煤矿减量化生产措施,供需关系会趋于宽松,这意味着煤价有望呈现平稳回落态势,不会大幅上升。

原油:1~2月份,全国原油产量344.4万t,同比下降8%,已连续14个报告期下降,且2月份原油产量跌至2016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1~2月份,原油日均产量比2016年12月下降1.5%,至391万桶/日,亦较上一年同期下降8%。在国内原油产量继续下降的同时,进口原油却呈较快增长的态势。1~2月份,原油进口量6 578万t,同比增长12.5%。但是2月份进口原油3 178万t,同比却减少了0.1%,增速下降了27.6个百分点。2017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布伦特现货离岸价格)已稳定在50美元/桶以上,但由于国内油田开采成本不断上升的客观情况,国内原油市场呈现“以进顶产”的状况。原油加工量平稳增长。1~2月份,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4.3%,日均加工量153.8万t。主要成品油中,汽油、煤油、柴油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1.8%和1.6%。

乙烯:1~2月,原油市场高位震荡,对亚洲乙烯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亚洲乙烯价格收盘维稳。由于亚洲部分乙烯生产厂家裂解装置检修,延续现货乙烯供应紧张局面。另外,虽然聚乙烯(PE)需求疲弱,但工厂仍无意降低PE装置开工率来出售现货乙烯。与欧美市场间套利窗口已经打开,但区域内供应紧张,套利货物有限。数据显示乙烯东北亚与美国海湾间价差为520美元/吨,远高于360~400美元/吨的常规运费。下游市场坚挺,需求依然强劲。苯乙烯市场价格给予乙烯市场良好支撑,预计后市乙烯市场货源依旧偏少,价格持续上涨,终端对高价位货源抵触增强,以刚需采购为主,价格继续上行承压。乙烯价格以稳为主,市场维持高位价格持回暖整理格局。

综上所述,2017年1~2月上海石化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开局,这对本市石化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力度,加快转型升级、调整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据预测,3、4月份上海市石化行业仍将延续经济向好的趋势,产值和利润还将在高位运行。但是,产品价格已经出现分化迹象,CCPI已从近期高点5 308点后快速回落至年初5 000点位置。目前市场观望气氛渐起,疲态显现,价格逐级下台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总之,2017年一季度上海市石化行业实现“开门红”几成定局,但是,经济下行、价格下滑、销售疲软的隐忧也绝不能小觑。

(杨盛平)

猜你喜欢

醋酸产值月份
1-6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53574.8万t 同比下降4.4%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图说醋酸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我国循环经济产值已达2万亿元
醋酸甲酯与合成气一步合成醋酸乙烯
醋酸产能过剩的思考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