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学科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化学与生物间课程资源为例

2017-04-08吴长运

山东化工 2017年15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教学资源化学

吴长运

(铜仁市第八中学,贵州 铜仁 554302)

民族地区学科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化学与生物间课程资源为例

吴长运

(铜仁市第八中学,贵州 铜仁 554302)

现如今,为有效的解决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由于各个学科之间既存在差别又有共同之处,因此,为了凸显学科之间的联系,解决学科间的各类问题,需要大力开发和利用学科间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以学科间知识系统为基础,而化学教学也需要生物学科资源的帮助。为了促进我国民族区域教学多样化需对学科间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本文首先对如今我国课程资源开发的现况进行分析,对我国民族区域的课程资源开发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今我国民族区域学科间的课程资源情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教师的教学概念有待进一步明确、课程资源没有合理的规划和整理以及不能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结合该地区的教学现状以及教学需求,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并且与其它学科建立良好的联系关系,充分的利用学科之间的课程资源内容。

课程资源;化学;生物;开发与利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到,“积极开发并且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即学校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以及科技展馆等,同时自然资源也被纳入在内。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不仅有利于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除此之外,各个学科之间的课程资源还为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学生的课程学习,因此合理开发学科间的课程资源意义重大。

1 学科间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相比于教学资源充足的地区,我国民族地区的教学资源存在短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了该地区的教学,因此对于该地区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教学资源开发情况,随即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数据对比以及深入分析等方式,结合当地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教学现状,最终设计出适合该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改革方案。

新课程概念的提出,强调了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利用的重要意义。对于教师以及学校的管理层而言,如何充分开发以及利用学校所有的课程资源是现如今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素养、电子信息技术研究以及生活生产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对象,简而言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以及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学。但现如今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点的传输,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倘若教育与人的发展相背离,教育活动的开展便失去了其最初的意义,因此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前提是对自身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及利用。

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不仅需要知识的引导,还需要生活的启迪,倘若忽略了生活教育,教学活动便毫无意义了。人们进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因此,在建立学科间的教学资源时,需要将生活与教学融合在一起。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观念,并将此应用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

2 化学与生物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为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化学反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人体没有了化学反应也就没有了生命迹象,而生物课程能够反映生命间的本质,因此化学与生物学科有区别也有联系,此种联系为学科间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基础。

各种化学元素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了基础,“例如如果儿童缺乏Ca元素会导致其患有佝偻病,老年人缺乏Ca元素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当人体内的I元素不足时会出现甲状腺增生、呆小症的现象;桃树缺乏Fe元素会使其树叶呈黄色。不难看出,化学各个元素在生命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生命运动的过程伴随着化学反应的发生,正如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各个氨基酸分子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不同结构的蛋白质,而结构不同的蛋白质所具有的功能特性也不同。

生物和化学的课程学习中都会涉及到蛋白质,对于化学学科而言蛋白质是一类化学物质,从其含有的官能团可以得出相应的化学性质。但是对于生物学科而言需要从功能上对其进行划分,蛋白质较为常见的性能,例如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促进水解的酶、促进合成等。从化学学科的角度来看,化学学科通常使用无机物作为催化剂,而生物学科中的催化剂是酶,和传统的化学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而且条件简单。倘若将生物的催化应用到环境的改善问题上,将会得到不错的反响。

DNA和RNA对人体的遗传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化学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同,但是二者的空间结构存在差异。DNA即脱氧核糖核酸,由脱氧核糖以及核苷酸组成;RNA即核糖核酸,由核糖以及核苷酸组成。DNA通常处于细胞核以及线粒体中,携带遗传信息;而RNA通常处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起着翻译遗传信息的作用。

3 民族地区学科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价值

本人以明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基础,对化学和生物学科间的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课程资源短缺的现状,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研究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充分的开发课程资源。“书本当然还是富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因为它是历年来教师经验的整合,一次次的精心编写使得书本资源具有极高的价值。但校内外课程资源也应该被广泛开发,这不仅可以拉近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外界的生活,这对于新课标课程的建设十分有益。[2]”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学科间的资源,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课程资源教学方式的改革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刘植义,付尊音.生物—分子与细胞[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

[2] 肖 川.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何在?[J].中国教育报,2005,5.

(本文文献格式:吴长运.民族地区学科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化学与生物间课程资源为例[J].山东化工,2017,46(15):155,157.)

2017-05-25

吴长运(1987—),男,贵州江口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研究。

G423

B

1008-021X(2017)15-0155-01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教学资源化学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