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拾“工匠精神”:职业教师教育研究

2017-04-07娄元元闫昌锐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

娄元元,闫昌锐

(1.云南大学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2.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重拾“工匠精神”:职业教师教育研究

娄元元1,闫昌锐2

(1.云南大学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2.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从工匠精神的角度,通过实证调查发现职业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培训课程偏理论轻实践、培训时间过于紧凑、参训教师缺乏分专业培训、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为了促进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改进职业教师教育:正确看待工匠精神、加强培训需求调研、设立以核心技艺为主的课程、增加考核评价的科学性等。

工匠精神;职业学校;教师教育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教育领域来看,职业教师教育也应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国家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这就需要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受过良好训练的职业人。工匠一般是指从事器物制作的人,肖群忠,刘永春认为,工匠精神狭义是指凝结在工匠身上、广义是指凝结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品质[1]。刘晓认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它包括工艺精神和人文精神[2]。付守永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3]。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创新改进的精神理念。

1 工匠精神:职业教师教育的旨归

1.1 工匠精神是中国的传统

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工匠精神存在已久,被誉为“工匠始祖”的鲁班、修建故宫的工匠等,都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我国古代的四民“士农工商”中,“工”指的就是工匠。中国古代工匠精神,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中国古代匠师具有“强而有力”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和“兴国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4]。在中国文化中工匠精神表现为,“尚巧”的创造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3]。

1.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工匠精神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需要千千万万的大国工匠,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梦想。在实现中国制造向优质制造的升级过程中,我们的基础制造业缺乏优质的技术人才来打造“中国名片”[5]。中国的制造业需要技能熟练的工人,使中国制造的品质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满足我国对产品质量提升的需求,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计划。工匠精神将使人们通过不同角度的思考看到了可能性,解决了那些国家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问题。”[6]18

1.3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师教育的本真追求

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将工作作为他们的终身事业,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认真细致,追求教学实践的精进。“工匠精神在教育领域是有传统的。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工匠精神。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作为历史老师‘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是工匠精神。”[7]重拾“工匠精神”是职业教师教育的本真追求,其蕴含两层含义:一是在职业教师教育中注重核心技能的培养,第二是注重人文精神,也就是职业精神,对品质精益求精,具有创新的精神。“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精神引领,内在涵盖着‘技’‘术’‘心’,牵引着职业教育文化的发展方向。”[2]

2 工匠精神视野下职业教师教育问题分析

本研究以Y大学2015年度某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法培训班为例,对职业教师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改进办法。该培训班共计74人,发放问卷74份,回收65份,回收率88%,有效问卷52份,有效率80%。通过调查分析,对本次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排序,依次是课程时间过于紧张,占56.2%,缺乏现场直观教学,占22.0%,与专业结合不紧密,占15.6%,缺乏与专家的沟通的机会,占6.2%(见图1)。同时,对参训的部分学员进行了访谈,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图1 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排序图

2.1 课程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职业教师教育课程过于偏重理论轻视实践,培训课程缺乏对教师核心技艺的培养。在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52%的教师认为在培训内容上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在对参训教师的访谈中,受访教师A认为“授课教师阐述的课题内容与实际教育教学跨度大,理论知识对于一线实际应用意义较小。”受访教师B提出:“课程顺序安排不太合理,在教学中理论过多,有的培训课程与中职教育关系不大,针对性不强。我觉得‘理论+实际演练’,效果可能会好些。”这种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的培训与当前职业教师亟待提高专业技能的需求是不相符的。以云南省为例,有研究表明当前云南省中职教师多是从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从教,只有少数教师是从企业等生产一线调入。大部分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8]。云南省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乏[9]。

2.2 缺乏对参训教师分专业培训

职业教育具有行业性的特征,不同专业的教师具有不同的专业需求,职业教师教育应该区分教师的专业性,让不同专业的教师接受不同内容的培训。但是,在此次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没有按照教师的专业类别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受访教师C认为:“每个教师讲得具体到位,但是学习的效果可能不太理想,因为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知识,希望下次可以分专业进行,这样效果会更加好”。职业教育具有地方性和行业性[10],职业教育应该有教学标准,不同专业教师按照专业标准进行教学,由于缺乏教学标准,当前的职业教师在技能方面表现出不足,缺乏专业性。要在平时的达标实训中,反复磨练,培养精益求精的卓越精神,形成求精求准的工匠品质。”[11]

2.3 培训时间过于紧凑

培训时间过于紧张,是教师培训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56.2%的教师认为培训时间过于紧凑,影响了教师的课程学习。受访教师H认为“有的课程课时安排较短,由于时间紧凑,授课教师准备的内容较少,学到的东西浅;分组演练中给学员准备的时间较短,对质量的评估较低;建议挑选教学中有创新、有特色的教师,单独进行整堂课授课,让专家综合点评。”受访教师G认为“课程安排太过紧凑,整个培训结束让人过于疲惫,课程时间安排有点紧,内容多,课程时间安排过紧对效果有一定影响。”

2.4 缺乏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

由于学员来自不同地区,他们的专业背景、知识技能等存在差异,因此不能使用统一的测试结果,标准化的测试难以反映出教师的学习成果。当前在职业教师教育中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教师上汇报课以及提交专业论文作为主要考核手段。在此次职业教师培训中采用的是教师说课和讲课的方式来对学员进行考核。实际上,在短期的培训班里教师的教学水平很难得到迅速地提高。此外,参与点评的专家并不具有专业背景,比如缺乏医学、财经等方面的专业教师作为专家,而只能对参训教师的教学进行浅层次的点评,难以对他们的教学水平进行准确的评价。

3 融入“工匠精神”:职业教师教育的若干建议

3.1 正确看待工匠精神

“我们传统的观念总是认为动鼠标的总比动泥瓦刀的重要,其实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职业和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劳动的分工是不同的。谁也不能说一个屠夫就没有一个摄影师重要。”[12]我们应该转变将工作分为三六九等的观念,消除职业等级偏见,优秀的工匠与优秀的科学家一样都应该获得尊重和认可。工匠分为表层工匠和深层工匠。“表层工匠们通常大肆宣扬他们的方法、工作过程,以及他们创造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而深层工匠们不在乎传播媒介,更专注于通过思想创新改变我们对于事物的思考方式。”[6]37深层工匠与浅层工匠相比较,他们更加具有锐意创新的精神,他们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不受外在的金钱和物质的刺激,完全凭借他们的好新奇和兴趣,使工作做得更好。

通过职业教师教育,使教师将工匠精神作为价值追求,具有扎实的核心技艺,既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还具有传授知识技能的能力。只有教师认为工匠精神是神圣的,值得追求,才能在教育事业融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教师以身示范,可以将工匠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热爱,使学生愿意学习技艺并且具有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使各行业涌现出工匠。工匠精神的生成,期待教育自觉,在职业教师教育中倡导工匠精神,就是提倡教师做教育的“工匠”。

3.2 加强对培训需求的调研

当前职业教师教育呈现出严重的行政化驱动,培训内容、培训教材、培训方式都是由培训机构制定,缺乏根据学员的需要进行培训,忽视了参训教师的需求。由于参训学员来自不同地区,在地区文化背景、知识结果等方面具有差异,因此应该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发放培训需求调查表,根据学员的培训需求科学合理地制订培训方案。

根据不同地区教师能力和需求的不同,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计划。例如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通过对学员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在中职“电气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中,确定了培训目标是“培训不是系统全面的培养,而是突出重点的集训;不是顶岗训练,而是综合提高;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创新潜能开发。”[13]要有效地收集最基层信息及广大教师的愿望,注重实效,防止形式。此外,教师的培训最好安排在寒暑假期间,可以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培训学习。

3.3 设立以核心技艺为主的课程

职业教师教育的课程要以核心技艺为主,因为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技艺的传授。“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强化实践课程,而且理论课程也要紧紧围绕实践展开,指向教师的核心技艺。”[7]在职业教师教育中,要重视参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彰显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能力本位下的职业教师应该是“能讲会教”,且“能教会做”[14]。有研究者提出增强实践的做法,一是企业实践形式:深入企业,接触最前沿,参与操作实践。二是培训要少讲多练,多实践,以实训为主,理论为辅[15]。在设备条件优良的实训基地进行“项目式培训”[16]。以及行动导向的培训方法,包括项目教学法,讲座法、案例研究法、参观教学法、现场培训法[17]。

由于参加培训的教师专业类别较多,可以将教师按专业归类,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可以大班教学,专业性较强的合并为小班,请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无论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还是从职业教育的特色来看,都要求专任教师与工厂、企业、行业之间专业对口的业务往来渠道通畅,特别是专业学科带头人级专业教师到企业对口实践要经常化、制度化,只有到真实的“场景”中去感受,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然而,对于许多学校来说,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是教师实训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8]同时,“继承传统师徒制的优势,注重“手把手”传授技艺。

3.4 增加考核评价的科学性

职业教师教育评价应该以教师核心技艺为基准,重点考查其“应会”,而不是“应知”。[7]要建立起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对学员的评价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比如出勤率、汇报课、论文以及档案袋评价等方法,在评价中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策略,学员参与到对培训的评价中来,评价不再是以他评为主。此外,可以让学员分小组互相评价。在对学员的汇报课点评方面,邀请的专家要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聘请具有专业背景的专家,如医学、财经专家以及教学法专家等。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培训的效果在培训期间很难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对教师培训的效果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因此需要建立追踪回访制度。

[1] 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2] 刘晓.技皮·术骨·匠心—漫谈“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5(11):20-22.

[3] 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54-59.

[4] 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5] 邱晨辉.大国工匠:寻找缺失的工匠精神[N].中国青年报,2015-05-11(6).

[6] 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陈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7] 王加强.教师教育:重拾“工匠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04-26(6).

[8] 课题组.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现状抽样调查与对策研究报告[C]//王加林,李家祥.西部职业教育探索.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9] 杨永兵.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C]//王加林,李家祥.西部职业教育探索.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10] 马勇,刘俊玮.加强职业教育培训 提高人力资源素质[C]//王加林,李家祥.西部职业教育探索.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11] 何文明.职业教育应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摇篮[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6(5):30-31.

[12] 付守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

[13] 罗印升,韩晓新,钱志文.“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中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方案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7):48-51.

[14] 冯小燕,李兆锋.“能力本位”理念下的中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0):85-87.

[15] 孙文英.中职财会专业教师省级培训问卷调查分析[J].成人教育,2013(12):55-58.

[16] 孙文英.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省级培训参培教师问卷调查[J].继续教育,2016(2):56-70.

[17] 杨吉生,曲丽娜,方健.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教师培训项目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8(6):82-83.

(责任编辑:李 平)

Regaining Craftsmanship: an Approach to the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Teachers

LOU Yuanyuan1,YAN Changrui2

(1.School of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2.Institute of Educ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In light of craftsmanship, this paper discovers through survey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teachers: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ory rather than on practice; too intensive training; the lack of differentiat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unvaried assessment of their performances. In order to promote craftsmanship, such improvements should be made to the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teachers as follows: to look at craftsmanship in the right way, to enhance researches on training requirements, to establish courses focusing on kernel crafts or techniques and to enhanc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raftsmanship;vocational school;teachers’ education

G724.4

A

1008-5475(2017)01-0046-04

10.16219/j.cnki.szxbzk.2017.01.010

2016-09-13;

2016-10-11

娄元元(1983-),女,河南信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娄元元,闫昌锐.重拾“工匠精神”:职业教师教育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7,28(1):46-49.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