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7-04-07罗小军邓和军

关键词:生长抑素胃肠肠道

罗小军,王 瑜,沈 艾,邓和军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肝胆外科,重庆40003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罗小军,王 瑜,沈 艾,邓和军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肝胆外科,重庆400030)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5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0天时的营养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蠕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血糖、Hb、AL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IgA、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能够有效促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缓解营养不良状态,改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恢复,值得推广。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肠内营养;生长抑素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ou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胆管中下段、壶腹部和十二指肠肿瘤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普外科常规手术中切除器官最多,消化道吻合最多,创伤最大的手术,且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以及免疫功能降低等,术后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术后康复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2]。生长抑素在胰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常规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3]。如何能够改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机体术后康复,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为了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生长抑素联合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笔者对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外科于2012年1月~2015

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51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26~90岁,平均年龄63岁。所有患者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胰头癌20例,胆管下端癌16例,壶腹癌9例,十二指肠癌6例。病程1~6月。将上述所有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肿瘤位置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生长抑素(思他宁,Merck Serono SA Aubonne Branch,国药准字:H20090929)3m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12h一次,连用7天。同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通过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将一定量的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电解质、葡萄糖等输注入患者体内,根据病人情况随时调整输入液体量、电解质及能量供应。根据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渐给与流质饮食及减少输液量。

1.2.2 观察组 本组患者术后生长抑素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肠内营养于术后24h开始进行。

术中置入空肠营养管,使之顶端达胃肠吻合口远侧的25~30cm以下,经空肠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配方:最初1~2d给予葡萄糖盐水以20~60mL/h的速度经空肠营养管滴入,每日滴入500~1000mL,观察患者无明显胃肠道反应且胃肠减压引流管液体无明显增多,之后给予肠内营养乳剂瑞素(Fresenius Kabi Deutschland GmbH,国药准字:J20090096)500~1200mL/d,滴速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进行调整。术后初期肠内营养提供的能量及营养不足由肠外营养补充。

1.3 观察指标

1.3.1 术后恢复情况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蠕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

1.3.2 营养指标比较 术后10天时使用日立7170A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血糖、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水平(ALB),并进行对比分析。

1.3.3 免疫球蛋白比较 术后10天时检测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分析,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临床恢复情况比较 经上述术后治疗,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蠕动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2 手术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血糖、Hb以及ALB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血糖、Hb、AL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10天营养指标比较

2.3 术后免疫球蛋白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IgA、IgG、IgM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2.4 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术后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恶心、腹胀2例,将营养液输注速度降低后症状消失,观察组出现肺部感染2例,手术切口感染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6/25);对照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4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手术切口感染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9%(7/26)。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胆管中下段癌常使患者术前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不良,同时肿瘤消耗以及肿瘤压迫胆总管出现梗阻性黄疸造成肝功能损害使得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胆瘘、胃排空障碍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对其内分泌及消化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同时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使得术后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加之术后的禁食等均可导致患者一段时间内的营养不良,进而导致术后恢复较慢,免疫功能减退等[4-5]。因此,术后的营养支持至关重要,而何种营养支持方式能够产生更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成为临床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肠外营养作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规营养方式,虽能满足胰十二指肠切除后高代谢的需要,而且并不刺激胰腺分泌,但长期的肠外营养可能导致静脉炎和败血症。同时长时间禁食使得肠道失去食物机械性刺激可导致肠黏膜萎缩和肠屏障功能受损,致使肠源性细菌或内毒素移位,甚至造成严重的全身性感染[6]。而且肠外养所提供的营养要素多不全面,很难满足患者对营养物质和热量的需要。现代胃肠动力学研究认为:手术后胃肠道运动恢复的判断标准应取决于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波的出现或恢复,一般中等度腹部手术后6 h即可恢复[7]。通常手术后胃肠道麻痹仅局限于胃与结肠,手术后数小时内小肠功能已经开始恢复[8],这些都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经济,符合人体生理过程,有助于及时恢复和保护肠道功能,加速手术后康复,避免各种手术后并发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营养液经过空肠营养管直接注入空肠,该过程不仅不会促进胰腺分泌增加,还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所以早期肠内营养更符合身体生理代谢的需要[9-10]。

生长抑素是胃肠道的一种重要激素,能够对胃肠道几乎所有激素的释放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使胃液分泌减少,从而起到胃肠减压作用。同时能够有效抑制胰腺的分泌功能,以缓解或对抗禁食过程中或肠外营养过程中患者各种营养素的比例失衡,进而维持机体细胞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与应激反应[11-12]。为了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与生长抑素联合用于胰腺手术后患者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笔者选取5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肠内营养+生长抑素治疗与肠外营养+生长抑素治疗,并针对相关临床指标、营养指标以及免疫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蠕动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经上述治疗,术后观察组血糖、Hb、AL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上述术后治疗,术后观察组IgA、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状态,同时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进而促进术后机体恢复,获得较快的胃肠功能恢复[13]。肠内营养是临床更为常用的营养支持方式,更符合人体的消化生理过程,通过场内营养液输注,能够有效促进消化液分泌,提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并能够更好的促进肠蠕动与肠道功能恢复,对于巩固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早期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相关并发症如胃瘫、肠梗阻等的观察,并密切监测血糖与生命体征,并根据血糖情况酌情使用胰岛素[14]。本研究所用瑞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三酰甘油、碳水化合物以及糖等,是一种低脂、无需消化的可吸收的以整蛋白为基础的肠内营养制剂。其中的谷氨酰胺、精氨酸以及短链脂肪酸是肠道黏膜的营养底物,同时也是免疫功能调节剂。能够在促进肠道黏膜生长、清除肠道内毒性物质的同时,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提高胰腺术后患者的机体耐受能力,降低疾病的不良影响[15]。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能够有效促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缓解营养不良状态,改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恢复,值得推广。

[1] 张太平, 曹喆, 赵玉沛. “可能切除的胰腺癌”诊治进展[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5, 21(6): 361-364.

[2] 张虎, 张平. 晚期胰腺癌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5, 24(7): 894-898.

[3] 全竹富, 何长生, 黄晓旭, 等. 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9, 16(1): 18-19, 22.

[4] 许锋, 谢敏, 包善华, 等. 康莱特注射液对胰腺癌手术和介入化疗后免疫功能的评价[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6(7): 132-134.

[5] 苑玉存, 田强, 王芳, 等. 不同肠内营养时机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临床疗效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15(2): 76-78.

[6] Crater J S, Carrier R L. B arrier properties of gastrointestinal mucus to nanoparticle transport [J]. Macromol Biosci.2010, 10(12): 1473-83.

[7] Braga M, Gianotti L, Gentilini Q, et a1. Feeding the gut early after digestive surgey results of a nine-year experience[J]. Clin Nutr, 2002; 21(1): 59.

[8] 沈贤波, 汪新天, 刘初平, 等.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11(4): 40-42.

[9] 杨光凡, 王淑君, 胡晓翠, 等.103例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支持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7(4): 45-47.

[10] 王渊憬, 张阳德.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2005, 21(8): 804-805.

[11] 张喜荣, 黄孝静, 陈艳华, 等.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12(4): 22-24, 25.

[12] 刘坤, 王保林, 蓝翔, 等. 生长抑素联合常规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评估[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4): 666-670.

[13] 杨垚.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对胰腺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3): 58-60, 63.

[14] 李春梅, 张林, 侯艳红, 等. 胰腺癌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Meta分析[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5, 27(1): 27-31.

[15] 邱凯, 赵炳朕, 张文敏, 等. 两种不同肠内营养途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5, 23(4): 238-239.

Influence on Rehabilitation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Somatostatin in Patients After Pancreatodoudenectomy

Luo Xiao-jun, Wang Yu, Shen Ai, Deng He-jun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Chongqing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30,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n rehabilitation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somatostatin in patients after pancreatodoudenectomy. Methods 51 patients after pancreatodouden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n=25)and the control group(n=26),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arly enteral nutrition+somatostatinafter the oper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arenteral nutrition+somatostatin after the operation, then the nutritional index, recovery time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mmune index and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on 10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 were contras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nal exhaust time, gastrointestinal peristalsis time and total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glucose, Hb and ALB after the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gA, IgG, and IgM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oper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the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somatostati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intesti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after pancreatodoudenectomy, and relieve the malnutrition,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body,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pancreatodoudenectomy;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omatostatin

R656;R459.3

A

1673-016X(2017)01-0105-04

2016-12-12

邓和军,E-mail:cqdhj1@126.com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胃肠肠道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