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

2017-04-07谢雯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22期
关键词:医养结合

谢雯

[摘 要]2014年,我国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据世界卫生组织推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老年人口面临“医不能养,养不能医”的严峻考验,结合实践与问题,我国开启了新型养老模式-医养结合模式。兰州市酒泉路街道为老服务中心作为甘肃省新试点,对医养结合模式在甘肃省及西部地区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兰州试点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22

[中图分类号]D669.6;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1

1 我国目前年龄结构现状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国家总人口的10%及以上,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国家总人口的7%及以上,则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不断加深。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中国总人口为13.67亿,其中60岁及以上为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65岁及以上为1.37亿人,占总人口的10.1%。从纵向动态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上涨: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为7.1%,2010年为8.9%,2014年為10.1%。老龄化进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65岁以上人口达到7%为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达到20%为超级老龄化。从以上数据看,1990-2035年,短短45年,中国就跨越各阶段,成为超级老龄化社会。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2 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政策梳理

面对老龄化的沉重压力,伴随老龄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始终面临老年人口的养老就医等问题。为解决患病失能老人的养老医疗,破解传统的“医不能养,养不能医”的问题,2015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针对促进医养结合模式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与政策保障。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深化医改、应对老龄化、增进亿万家庭福祉的惠民举措,也能带动大量就业。会议确定了以下几点具体措施。①促进医养融合对接。养老机构可提前向医疗机构开通预约问诊绿色通道,养老机构内部的医疗协作部门可和医院联合协作,将养老机构内的医疗部门作为医院康复护理场所。政府医疗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康复等临终关怀机构。推进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及基层医疗三方面的结合,为老年人家庭提供就近便捷的医疗服务。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机构,均衡医疗养老资源的社会化,将医疗资源丰富或相对丰富地区将的公立医院中开设老年康复护理科室。③政府强化融资、用地等政策支持,政府可用合同外包等方式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社会力量可创建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等。会议决定,每个省份至少选择一个地区开展医养结合示范点。

3 兰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讨论

目前,甘肃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联合省卫计委、省民政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老龄办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意见确立了甘肃省医养结合试点为兰州、陇南两市,并且支持鼓励养老机构内部开设医疗康复部门,会议提出:统筹甘肃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按照属地化、互利互惠和就近就便原则,在为老年人开展养老护理和医疗服务中深度合作、紧密衔接,老年人住院、康复护理、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的一体化运行机制。目前,甘肃省首家医养结合试点——酒泉路街道为老服务中心开始运营。

据了解,酒泉路街道为老服务中心60岁以上人口为8 943人,约占社区居民总人口的16.7%,是甘肃省首家医养结合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总面积约为650平方米,其中有生活、医疗等不同功能馆室如餐厅、医疗康复室、健身按摩室、多媒体阅览室、棋牌乐器室、洗衣房、心理咨询室等多个馆室,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有品质的养老生活。同时,为老服务中心提供医疗咨询、保健讲座、中医按摩、理疗康复等服务项目,满足了社区内老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及养生建议,并且重视老年人口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酒泉街道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有以下新特点值得人们借鉴推广:①突破了传统医院养老机构医不能养、养不能医的困境,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并推进平台化运营管理,让服务更加专业化、具体化、精细化,为养老服务的质量提供保障;②为民间及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医疗领域做出示范,提倡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以社区获街道为单位,集中全辖区力量资源,为辖区老人,尤其是辖区内三无、特困、空巢、失独等特殊群体提供医养及精神抚慰服务;③借助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加快推进互联网视频和“一键通”医疗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形式,不但以新形式娱乐老年人生活,更以此为媒介改善老人与子女沟通状况,智能化服务为老人及子女提供便利,使老人开心子女放心。医养结合新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医不能养,养不能医”瓶颈,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在甘肃省及西北地区推广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张恺悌,孙陆军,等.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1(2).

[2]彭华民.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初探
山西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