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传统民居中的灰空间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6期
关键词:门楼庭院民居

(中原工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北方传统民居中的灰空间

周静杰

(中原工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本文通过对灰空间这种空间形态的概念进行简述,主要探究灰空间在传统民居中的运用,在传统民居中灰空间可谓是随处可见,例如:门楼和门厅、檐廊和过道、庭院和天井等空间,探索了其在传统民居中的运用以及对现代建筑的意义。

灰空间;传统民居;入口空间;檐廊空间;庭院空间

从古至今,对于人类而言,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来说,人类都是趋向于安全感的。远古时代,人类为追求安全感避免野兽的侵袭而以洞穴为避难场所,随着人类身体和智力的

不断进化,人类利用现有的材料搭建起了自己的“小屋”。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着中国的各个方面,当然建筑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而传统民居是最能反映当地人土风情和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人们更愿意去接触和亲近自然,在追求安全感的同时又期待着回归自然,建筑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因此,灰空间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一、灰空间的概念

世间万物中存在着许多中性因素,它们处于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之间,不积极也不消极,这些因素没有那么绝对,往往对事物之间的矛盾有着缓解和调和的作用,从而使事物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这或许也是中国人所说的中庸思想的本质吧。那么建筑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中性空间,它既不像室内空间那么封闭也不像室外空间那么开敞,它处于二者之间,可以说是二者的媒介和过渡,这个空间谓“灰空间”。

灰空间虽然在中国很早时期就被运用,但这一名词却是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灰空间是利休灰空间的简称,(利休灰一词源自古代日本和歌:利休灰色的雨下个不停)。黑川纪章在其《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中写到“设计上需要重视的问题,是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相互渗透,虽然要保护内部的私密性,但它与外部却是半连续、半公开的。”黑川纪章将利休灰作为日本的传统空间与文化的矛盾以及歧义的象征,认为利休灰最能代表日本传统文化。利休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即指色彩,灰是一种色彩,它没有黑和白那么分明,它本身是属于较为柔和的色调,不容易被人感知,但是将它与其它的色彩对比与融合时,却都不会显得突兀,这时,它的和谐感就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它是指以数寄屋为代表的日本传统建筑。传统数寄屋指的是日本田园式的住宅,它的形式是极为简洁的,较为注重自然景观的再造和利用。利用推拉门的帐子使室外的光线到达室内时变得柔和,利用栅栏使室内外空间既分离又有着联系,意在唤出某种“空间”,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这种空间人们将它定义为灰空间或模糊空间。

在中国北方传统民居中灰空间的形态有很多种,如几乎每家每户都能见到的门楼是户内空间和户外空间的过渡。灰空间的含义可能不仅仅是指空间的过渡,也可以是指空间用途的多样性,即空间场所的用途并不是唯一的确定的,它的多用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北方传统民居中的入口门楼不仅是交通空间也可作为储藏来用;庭院不仅是通向各个房间的交通联系空间,而且可在其中进行家庭聚会活动,也为建筑提供良好的通风和光线等。正是由于它功能的多样性,所以它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也可将之称为灰空间。

二、北方民居中灰空间的形成的原因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当然建筑也不例外,那么建筑中的灰空间的产生拟从气候条件、功能因素和心理因素几个方面探讨。

(一)气候条件。气候对于建筑可谓是有着极大的影响,我国之所以会有多种的民居形式,多半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南方天气热并且多雨潮湿,就有干阑式的建筑,将建筑底层架空,这样室内既不会太潮湿通风也好,保持室内的清爽干燥。而北方因为天气的寒冷建筑就不会向南方建筑那么开敞。不同建筑形式的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不同的灰空间。北方民居的灰空间同样是向内的。如:四周的房间遮挡了风沙围合而形成一个内部的庭院,给人们提供了一方温暖的净土。

(二)功能因素。空间是虚无的,它的价值在于人们赋予了它功能,灰空间的功能就是联系内空间与外空间,使内外空间的界限弱化,不仅丰富了空间层次给还给空间营造了无限的趣味。如:北方传统民居建筑中常见的灰空间——亭子。亭子的造型多样,多受文人们的青睐。身处亭子之中,望着周围的景色,情景交融,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三)心理因素。灰空间的出现让内外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也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一个过渡和适应。正如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委婉,没有那么的直接。所以灰空间的产生,也可以说是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三、灰空间在北方民居中的运用

中国北方民居的布局较为完整,北方民居形式以合院式为主,有“三合院”“四合院”等。由于古代中国的等级观念比较显著,因此建筑的主次也比较分明。合院式的民居无论规模大小都有着较为完整的组成部分,建筑的主体部分主要有正房、东西厢房、耳房和倒座等,这些主要房间围合成具有多功能用途的庭院空间,算是民居中最大的也是最有趣的一个灰空间。除此之外,还有连接各个房间的转角回廊,檐廊,门道,门楼,这些空间对于庭院空间而言是相对较小的却也不失情调和乐趣的灰空间。

(一)入口空间——门楼。门楼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入口部分,连接着户内和街道空间,这个过渡空间保护着户内的私密性,可以说它的地位是相当的重要。它作为一个灰空间不仅起着连接户内外空间的作用,也起到一定的标识作用。在门楼的我们中华上下几千年的文化深深的影响着广大中国人的思想,致使中国人对于家文化都是非常看重的。因此,很多无论大家还是小家都会在门楼上刻有各种美好寓意的雕饰或挂有表达各种美好愿望的牌匾,雕饰和牌匾的不同让每家每户自然而然地区分开来,变得独一无二,能在众多民居中轻易的被识别出,同时也充满着文化艺术的气息。门楼作为传统民居中的灰空间之一,当然也是具有多用途性的,在有些门楼的上部空间会用木构架支起一个夹层,做储藏杂物之用。

(二)转角回廊。转角回廊是建筑主体边缘上延伸出的有顶盖的步行走廊,它就像是一条飘带将各个房间串联在一起,它是室内空间的延伸,也是在阴雨天气里住户在穿梭于各个房间时可避免雨水的侵袭。

(三)庭院空间。庭院由各个房间围合而成,为房间的采光和通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是家庭内部人员的主要日常活动场所,它的空间相对较大功能也相对较多。它为住户提供了晾晒、纳凉、休息、儿童嬉戏等场所,使人们在其中尽情地享受着天伦之乐。庭院空间同时承载着整个居住空间的绿化和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的作用。居住者在其中可以种植花草树木、设置小水池小水塘,将各种生态因素引入到庭院内。

四、结语

灰空间的出现使人与自然更亲密无间,人们有了更多亲近阳光,亲近大地,亲近绿色的机会。传统民居中的灰空间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充满了人们的智慧。在现代建筑中,人们也开始注重灰空间的运用,为我们现代的建筑也增添一些活力。将传统中精髓发扬光大,充分运用,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1]郑时龄,薛密.黑川纪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袁 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模糊空间所体现的功能性[J].华中建筑,2003,(5):96—99.

[3]陆元鼎,扬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周静杰,女,汉,河南,研究生,中原工学院,研究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

猜你喜欢

门楼庭院民居
太谷明清民居门楼类型特征浅析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回到庭院
民居智库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前门楼子九丈九
奇趣民居
乐东古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