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城市的规划思想及实践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6期
关键词:田园城市霍华德城市规划

(中原工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近代城市的规划思想及实践

姚湾湾

(中原工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18世纪~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人口向城市大量涌入,导致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用地和公共建设变得匮乏落后,于是城市开始扩张以满足使用的要求。这一时期涌现了很多建筑规划师对城市的扩建提出了相关理论并付诸于实践。

城市规划;理论;实践

近代18、19世纪欧洲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使大量劳动者从乡村涌入城市,给城市用地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城市的基础设施也超负荷运转,居民对住宅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也导致了城市环境的恶化,传染病的肆虐。为了改变城市面貌,建筑规划师们针对城市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在此时期内的理论实践主要有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以及城市美化运动与自然主义的探索活动。

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在16世纪前期,托马斯·摩尔提出了乌托邦的理想之国概念。后期空想社会主义最著名的代表有19世纪初的欧文、傅立叶。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本质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提倡废除私有制、共同劳动,物质平均分配。在城市规划理论方面,欧文在1817年提出了“新协和村”的概念,设定“新协和村”里居民人数为300~2000人,每人有0.4公顷的耕地面积,并主张采用长方形布局,村子中央有四栋很长的房屋围成的一个长方形大院,里面有食堂、幼儿园和小学等等,饮食由公共食堂供应,村子的四周有篱笆围绕,村边有工场,村外有耕地和牧地,种植果树。村民共同劳动,自给自足,成果平均分配,财产共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欧文带900人从英国到美国的印第安那州,购买12000公顷土地建设新协和村。他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一心开辟社会主义新的面貌,用了两年时间,耗费了巨额财富,却最终失败了。类似他试验的,还有傅立叶的法郎吉,但也最终失败了。但是他们的进步思想,对后来的“田园城市”、“卫星城镇”等规划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末,被视为西方近代规划史上“第一人”的英国城市规划师埃比尼泽·霍华德针对当时社会城市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于1898年出《明天——一条引向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在1902年再版时,书名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在他的理论中,“田园城市”是城乡交融,并以此模式重复形成相映生辉的城市群体。霍华德认为城市与乡村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城乡结合的方式才能取长补短,充分利用资源,从而摆脱城市当时混乱的现状,创造新时代的城市模式。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是一个占地2400公顷,人口为3.2万人的城乡结合的城市,城市的平面设计为圆形,城中央是一个公园,在中心地带周围布置公共性建筑。在整个城市直径外的1/3处设一条环形的林荫大道,大道两侧均为居住用地,并在这里布置学校和教堂。在环绕城区最外一圈的地方布置工厂、市场和仓库。“田园城市”道路的设计则是由六条主干道路从城中心向外围辐射出去,同时将城区划分成为六个地区。当田园城市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则由若干个这样的田园城市围绕一个占地4860公顷、人口为5.8万人的中心城市形成社会城市,并在每个城市之间设置永久性的隔离绿带,依旧设计放射性道路在城市群体之间,并设置环形的市区间铁路、地下铁道等。1899年,霍华德将理论变为实践,成立了“田园城市协会”,并于1903年在距离伦敦56km处建设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1919年又在伦敦北33.6km处兴建了韦林。然而,在当时大多数人并没有适应这种模式的城市,因此“田园城市”没有产生霍华德理想中的影响力,也没有在英国引起连锁反应,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田园城市”试验宣告终止。但是,在霍华德理论的影响下,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也都试验性地建设了“田园城市”或类似含义的示范性城市,直到今天霍华德的理论对城市规划仍具有指导意义。

与霍华德等人文主义者对城市发展规划的理念不同,崇尚现代工业社会技术的建筑师基于现代技术和时代发展提出了“机器主义城市”思想,主要分为“带形城市”和“工业城市”两种模式。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马塔发表了关于带形城市的设想,即城市沿一条高速、高运量的轴线无限延伸,以取代传统的由核心向外围一圈圈扩展的城市形态。马塔提出的这种城市形态可以有三种实际运用的模式:1. 在现有城市的近郊围成环状城市2. 连接两个城市,形成带状城市3. 在尚未城市化的地区形成新城市。在他的理论中,带形城市有着一条宽阔的道路作为整个城市的脊椎,沿道路脊椎布置铁路运输线、供电供水等地下工程管线,城市区域位于铁路两侧,最靠近铁路的是工业区,因为工业生产离不开铁路的运输。从工业区向外围依次是绿地 、生活居住区、农业区域。理想的方案是城市宽度500米,长度无限,可以横跨欧洲,从原有城市多方向延伸,可形成三角形网络系统。1882年马塔也将自己的理论变成实际,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外围建设了一个4.8公里长的带形城市,1892年又在马德里周边设计并建设一条有轨交通线路,将两个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构成一个长58公里的马蹄状的带形城市。“带形城市”理论对以后城市分散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苏联在20年代建设斯大林格勒时,便采用了带形城市规划方案。几十年来,很多国家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参考并汲取带形城市方案的优点,带形城市理论对于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1901年法国青年建筑师戛涅提出“工业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案。方案中,将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剧院等公共建筑设计在市中心区域;生活居住区、医院、疗养院等位于城中心以北的上坡向阳面;工业区位于居住区的东南,并在其附近设置火车站,各个区域之间有绿带隔离。在戛涅的方案里,城市交通是非常先进便捷的——铁路干线通过一段地下铁道深入城市内部,城市设有快速干道和供飞机发动的试验场地。戛涅“工业城市”规划方案,将城市各个功能区按新时代社会和人们的需求人性化的合理分配布局,对后来柯布西耶的集中主义城市、《雅典宪章》中的城市功能分区的思想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直到现代,在许多城市的设计格局里依然能看到“工业城市”方案的精华所在。

城市美化运动主要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针对在工业化发展兴盛、日益加速郊区化倾向的情况下,为恢复市中心的良好环境和吸引力而进行的景观改造活动。1893年在芝加哥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由建筑师丹尼尔·伯恩海姆和景观大师奥姆斯特德规划设计的会场的成功直接导致了城市美化运动的兴起。1889年,西谛在《城市建筑艺术》一书中,反对工业社会中以超人的尺度来设计城市,主张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空间活动的有机构成。规划师马尔什探索了人与自然、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要亲密合作,他的思想、实践与城市美化运动相结合,进一步导致了19世纪末美国许多城市开展的保护自然、建设绿地与公园系统运动。1932年,赖特提出“广亩城市”的理论,并于1935年在美国建筑杂志《建筑实录》上发表论文《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系统地阐述了“广亩城市”的理论思想和建筑细节。“广亩城市”以一种极致分散的方式分解了千百年来城市“集聚景观”的传统概念,将城市自由分散地融于大自然中,这也体现了赖特“有机建筑”流派的思想理念。

近代规划师们对城市的规划,展现了各自思想的精华,为现代城市规划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性指导,仍是我们当下应该认真学习的典范。

[1]张承安;《城市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2]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姚湾湾,女,汉,河南,研究生,中原工学院,研究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

猜你喜欢

田园城市霍华德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偷画的人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维权事件
全球图景中的田园城市运动研究(1899-1945)(上):田园城市的研究体系及田园城市运动在英国之肇端与发展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杨威:田园城市有多远
“田园城市”与我国新区建设
保持微笑
李迅:构建现代田园城市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