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孟子正义》中心的含义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4期
关键词:张岱年仁义本性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论《孟子正义》中心的含义

王婉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宏观地观察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可以明显看出其讨论范围紧紧围绕着“人”而展开,在人从哪里来,人是什么,人要到哪里去的三个问题中,中国哲学着重的是人是什么的问题,在回答人是什么的基础上追问人应该要怎么做及其依据,解决这样现世的问题后,儒家认为探讨人的来处和去处就自然显得不那么重要,人最重要的、最迫切的是做一个有仁的人,将仁的行为辐射开去,去影响、去教化、去造福更多的同胞,这一切行为的基础便是要回答好什么是人这个问题。在回答什么是人这个问题上,“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对于人有深刻研究的哲学家对于“心”也都有着自己深入的看法,这种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家的理论观点,孟子就是一位比较明显的代表,接下来本文便以《孟子》中的“心”为对象进行分析,探讨“心”对孟子学说的些许意义。

《孟子》一书中“心”大约出现了125处,对这125次的使用进行语法上的分类,可以得出下面五类用法:第一类为动词加心,比如说尽心、养心、劳心、动心、戒心、劳心等约有27处;第二类为名词或代词加心,比如说其心、吾心、何心、是心、此心、我心、斯心、等37处;第三类为助词之加心,以及表示心处于某种状态的专有词。前者主要包括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心等26处,后者指恒心、良心、本心,7处,共33处。这一类涉及心的概念主要是对心的道德价值判断或对道德心所做的限定;第四类:心独立作为一个词使用,25次;第五类:人名孔距心,3处。在这五类当中除了第三类以外,其他四类对于心的用法都是比较普世、简单易懂的。[1]

在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中的心之诸说中,曾这样分析孟子对于心的看法:“孟子认为心是思官,与耳目等感官相对待。”[2]这样分析的依据为孟子的原话:“耳目之官不思,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在这里孟子认为心主思的器官,这是有别于其他器官的一个重大区别,而且既然把心和其他器官相比,那么在孟子这段话中提到的心必然也就是一种具体的器官。在关于心和性的关系上,孟子是这样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里提到的性应该就是指人的本性,秉性,因此孟子又这样说道:“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一个器官之中隐藏着人的善的本性。眼睛是无所谓善恶的,它只是帮助我们能够看见,耳朵是无所谓善恶的,它只是帮助我们听见的,那么心的作用在孟子看来是思考的,思考或者说思维有分善恶么?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我们思考事情有很大的影响,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普世的范围之内是分善恶的,所以在这种角度上来说,心的思考不仅仅是一种中性的无立场的思考,同时也是我们内在本性的一种体现,但若是这样说来就又有一个矛盾:这样理解的话,性如何根于心呢?而应该是体现于心才是,心成了一种工具,性才是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心不可能是根。所以我们就要追问一个问题,我们的三观是如何形成的?三观赋予心思考的立场,在孟子看来,四端是我固有之,心本是善的,而且心是“此天之所与我者”。这样的话心、性、天三者就连接了起来,那么在这里天应该是自然之天,因为在这里的心还都是物理性的器官之心,所以孟子在这里应该使用的是一种倒推的方式,引出天是善的,所以他这样说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由日常行为倒推上去,追本溯源,论证心、性、天一系相连的三者即都是善的,同时“心”别于性和天的地方也在于心和人的理性的关系,王夫之认为“心日生思”[3],心在三者中具有特别的能动性。

在孟子看来心是主宰人行为的器官,因此他认为心是人的核心所在,在《孟子》的五类分类当中,前四类的用法都在很大程度上都可能是因为这个看法。第一类、第二类和第四类用法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看,这些用法可以归属于“心”的普遍性指称范围,语言表达者没有赋予“心”概念额外的涵义,在这三类中心的含义还都是源于孟子所认为的心的物理属性,而在第三类用法当中“心”的含义则比较特殊,在其他四类心的用法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孟子的用法都是比较中性的,并没有含有太多的价值判断,价值导向,这里的心相当是一种中性的工具,并没有太去在意于区分它的善恶,而在第三种用法之中,孟子则一直在强调心的善的属性,最为典型的便是这一句,心和四端联系了起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毛奇龄《剩言补》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言仁之端在心,不言心之端在仁,四德是性之所发,藉心见端,然不可云心本于性。”[4]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认为孟子将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看作是心的内涵,“可见孟子所谓心,又包括后世所谓情。”[5]在这里我们总结一下性、心、情三者的关系,就会发现心是性和情的中转站,人的本性决定着心的思维立场是偏向于善的,而这种偏向于善的立场通过情来表现出来,性和情两者都是善的,但是一者偏于隐性,一者偏于显性,将这两者连接连接起来的最为明显的例子便是恻隐之心所引发的行为。

对于恻隐之心,孟子曾经很经典的分析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恻隐之心的显现是一种自然而然展开状态,在恻隐之心显现出来之前我们并未进行特意的逻辑思考和厉害考量,这说明恻隐之心是潜藏在人的本性之中的,而显现出来的恻隐之心也是我们必需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使我们的社会国家更加和谐美满。在恻隐之心展现出来的过程当中,心控制着我们人的行为,让我们的已有这么一个工具去做这么一件善的事情。所以在孟子看来我们认识有着向善的良好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就都能成为善的人。

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这四个词组的组合来看,在字面上可以这样翻译:恻隐的心,羞恶的心,是非的心和恭敬的心,在这里恻隐、羞恶、是非和恭敬成为了形容词,心成为了主语,因此在这里心也就有了鲜明的善恶立场,并且它也从一种物理性的肉体器官转化成一种义理性的存在,成为了道德良知的一种综合体,那么这种综合体是如何存在的呢?恻隐、羞恶、是非和恭敬四种心是并列存在的,还是四者其实都是一心?只是一心的不同呈现?孟子说过四端犹如人之四体,因此在这里也就可以看出来四心是并列存在的四种存在。那么这四种以道德品质的形式存在的义理之心和之前的物理性的器官的心是什么关系?这两者之间应该是一种隐喻和被隐喻的关系。心是人的核心,掌控着人的思,思影响着人的行,可见在孟子那里物理性的心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孟子之所以要把恻隐、羞恶、是非和恭敬四端化成心的形式,也是要说明这四端对于人的行为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四端对应着仁义礼智,在孟子那里以理想化的思维构建出了人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并且说明了什么样的人是一种真正的人,在这个真正的人中,仁义礼智是重要的核心,在对心的阐述和运用中,孟子强调了仁义礼智对于人的重要性。

[1]戴兆国:《孟子》“心”概念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一期。

[2]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233页。

[3]王夫之:《尚书引义·太甲二》,《船山全书》第2册,岳麓书社,1988年,第301页。

[4]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35页。

[5]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234页。

王婉(1993-),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研究生在读,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

猜你喜欢

张岱年仁义本性
哲人张岱年:其意心知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张岱年先生手迹选录》之三封书信
《张申府与张岱年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仁义不过是“客栈”?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本性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