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沧州市冬枣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研究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6期
关键词:沧州市冬枣沧州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沧州 061001)

沧州市冬枣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研究

孙金刚牛大山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沧州 061001)

沧州冬枣以其产品质量上乘、营养丰富、生产规模大、栽培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主产区各级政府把冬枣产业作为强市富民的战略工程来抓。但伴随着沧州冬枣产业的快速发展,产品品质下降、名牌产品缺乏、经营模式落后等关键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根据党和国家的农业、农村政策,结合冬枣主产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标准化技术为依托,以产业化为纽带,以质量为目标,提高产品品质,完善营销体系,实施名牌战略,探索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和冬枣种植的最适规模,全面推进枣产品由面积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绿色枣产业等措施,对冬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冬枣产业;可持续发展;名牌战略

一、沧州市冬枣产业发展现状

枣树在沧州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沧州枣业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得以长足发展并取得瞩目成就。特别是冬枣以其产品质量上乘、营养丰富、生产规模大、栽培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沧州冬枣主产区黄骅市素有“冬枣之乡”的美誉。截止2015年底冬枣树栽培面积已达13.3万平方公里,形成了黄骅、海兴、沧县、献县等县市及其他县市部分乡镇为重点的冬枣种植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枣产业协会的壮大和无公害标准化管理的推广,冬枣产品的质量、知名度进一步得到提升。主产区各级政府把冬枣产业作为强市富民的战略工程来抓,使包含冬枣在内的红枣产业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二、沧州市冬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质下降严重,社会声誉受损。

冬枣之名在于品质。近年来,果农为增加盈利,过分追求单果重、片面追求产量、错误追求提早上市、无序扩大种植面积等因素导致冬枣品质急剧下降。在冬枣生产中,滥用激素增大果实现象很普遍;为了提高产量,过分地采取环割措施,座果率大幅提高,但易导致树体营养不良,只好过多的使用化肥供给营养;冬枣本是晚熟品种,其正常的采收期是10月中旬,有些商贩为了赶市场,往往提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就开始收购,此时冬枣尚未成熟,没有达到理想品质;国家实行苗木生产许可证制度,只有取得许可证才能从事苗木生产和经营,这是苗木品质的保证,而实际上,冬枣苗木的繁育者主要是冬枣产区的农民,苗木的生产质量没有保障,苗木品种混杂,乱采穗、乱嫁接、乱销售、乱定植,造成冬枣品质严重下降,品质的下降又严重破坏了冬枣的声誉。

2、品牌意识薄弱,市场竞争乏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农业产业化的内在必然要求,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捷径。在沧州市冬枣主产区,相当一部分果农和经销商品牌意识淡薄,市场发育不成熟,农民分散经营,大多没有建立良种和产地的名牌和商标,劣质果品充斥市场,市场销售竞争无序。生产者、销售者对自身品牌的维护意识薄弱,宣传力度小,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与品牌建设密切相关的包装、质量和标签不够规范。从社会层面来看,冬枣品牌建设和维护的制度环境还有待健全,品牌拥有者保护自身品牌的成本较高,市场上假冒品牌的果品繁多,影响了品牌的形象。

由于沧州市冬枣产业大多都没有形成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弱,卖果难、种果盈利少等现象屡见不鲜。

3、经营模式落后,制约产业发展。

零散的家庭生产是目前冬枣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专业合作社有名无实。当前冬枣的生产仍以个体、家庭式的零散生产形式为主,在管理上采取的措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即使土地相邻的两家,生产出的冬枣在质量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难以确保果品质量,也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尽管政府和业务技术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生产技术标准,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再好的技术措施和标准都显得苍白无力。这种落后的土地经营方式阻碍了冬枣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沧州市冬枣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优化品种结构,创新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果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对冬枣基因资源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经济性状的调查,摸清现有冬枣品种的基因类型,挖掘优良的种质基因并进行创新利用。筛选出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的优质稳产冬枣新品种。研究冬枣树需水需肥规律,配方施肥、节水灌溉、人工授粉、综合防治、整形修剪以及建立良种示范园区。同时,要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无公害果品的质量标准,确保生产优质、高档、无公害的绿色果品,以扩大冬枣及其制品出口创汇的优势。

改进、创新冬枣采收、贮藏和加工技术,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延长其产业链。促进冬枣产业向高效益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比如采用科学合理的采收和处理方法,把握好鲜食、加工等产品类型的生产比例,做好早、中、晚品种的搭配,把品种的品质指标放在首位。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协作,强化服务意识,把枣农急需的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建立科技服务监测机制,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全面提升果品品质。

2、实施名牌战略,搞好营销策划,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虽然沧州市冬枣产业已经具有相当可观的种植规模和产量,但在国内、国际上的声誉和宣传力度远远落后于山东等地。今后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改进贮藏、加工、包装技术,创名牌、树品牌。一是强化品牌意识,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冬枣的营养和保健作用;二是注册品牌,培育市场名牌,充分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来树立和塑造品牌形象,改被动销售为主动销售;三是鼓励农民经纪人和果品营销公司参与营销工作,通过分级销售、优质优价和深度加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四是建立合理的流通体系,组成生产销售一体化利益共享的联合体,增强市场信息传播的快捷性,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总之,必须加大创新力度,立足自身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营销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拓展营销渠道,打响品牌,赢得消费者认可和信赖。

3、创新经营模式,探索冬枣生产适度规模。

冬枣的发展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路子,要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通过控制主流资源,进行行业全程整合,使冬枣产业稳定、健康、快速地持续发展。探索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尽快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产自销、各自为政、分头出兵的生产小格局,尽快形成统一规程、统一措施、集中生产、共同销售的大格局,通过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实现产品质量的迅速升级,尽快建立产供销一体化新体制。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标准化技术为依托,以产业化为纽带,以质量为目标,探索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和冬枣种植的最适规模,全面推进枣产品由面积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绿色冬枣产业。不断增加枣农和加工企业收入,才能实现沧州市冬枣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1]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黄骅冬枣线上销售为例.夏莉.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J].2016(12)

[2]把农村电商作为县域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J].李强.广西经济. 2017(04)

2017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7006)

孙金刚(1969.07-)河北省海兴县人,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沧州市冬枣沧州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一种锯齿状冬枣采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