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病毒病综合防治法

2017-04-06程相景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5期
关键词:防治马铃薯

程相景

摘要:马铃薯病毒病田间表现症状复杂多样,常见的症状类型可归纳如下:(1)花叶型。叶面出现淡绿、黄绿和浓绿相间的斑驳花叶(有轻花叶、重花叶、皱缩花叶和黄斑花叶之分),叶片基本不变小,或变小、皱缩,植株矮化。

关键词:马铃薯 病毒病 防治

1.为害症状

1.1卷叶型: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革质化,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 此外还有复合侵染,引致马铃薯发生条斑坏死。

马铃薯卷叶病:病株叶片边缘以主脉为中心向上卷曲,革质化,叶色变淡,有的略呈紫红色。有的病株块茎切面呈网状坏死斑。病薯产生的重病株,植株短化,老叶卷成筒状。本病由马铃薯卷叶病毒引起,在自然条件下由蚜虫传染。

1.2花叶型:叶面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绿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

轻花叶病:由X病毒引起,并常与其他病毒负荷侵染。病株生育正常,仅叶片表现出不同的斑驳或轻微花叶,气温过高、过低时症状都易隐蔽。病毒由汁液接触传染。

重花叶病:病株上的叶脉、叶柄及茎均有黑褐色坏死条斑,并发脆易折。感病初期叶片呈现斑驳花叶或有枯斑,以后背面叶脉坏死,甚至沿叶柄蔓延至主茎。主茎发病时产生褐色条斑,导致全叶萎蔫,但不脱落。重花叶病由Y病毒侵染引起。Y病毒既可以通过汁液机械传染,又可以通过蚜虫传染。Y病毒与X病毒混合侵染时呈现严重的皱缩花叶及矮化症。我国发生的马铃薯退化,主要由这两种病毒复合侵染所致。

1.3坏死型: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 萎蔫脱落。

2.传播途径

以上几种病毒除PVX外,都可通过蚜虫及汁液摩擦传毒。田间管理条件差,蚜虫发生 量大发病重。此外,25℃以上高温会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也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或传病,从而利于该病扩展,加重受害程度,故一般冷凉山区栽植的马铃薯发病轻。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都会影响本病的发生程度。

3.发病特点

3.1马铃薯X病毒或称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引起轻花叶,有时产生斑驳或坏死斑,寄主广,可借汁液传毒和菟丝子传毒。

3.2马铃薯S病毒或称马铃薯潜隐病毒,引起叶片皱缩,或不显症,或后期叶面出现青铜色及细小枯斑,寄主仅茄科少数植物,借汁液摩擦传毒。

3.3马铃薯A病毒或称马铃薯轻花叶病毒,引起花叶、斑驳、泡突,或不显症,寄主范围窄,借助蚜虫(主)和汁液传毒。。在植株生长期间,病毒通过昆虫或汁液等传播,引起再侵染。高温特别是土温高(>25℃),既有利于传毒蚜虫的繁殖和传毒活动,又会降低薯块的生活力,从而削弱了对病毒的抵抗力,往往容易感病,引起种薯退化。

4.防治方法

4.1改进栽培措施。包括留种田远离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申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

4.2现代农业绿色无公害生物防治:在病害常发期使用《蔬菜病毒专用》40g+纯牛奶250ml或有机硅5克,兑水15kg喷雾,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控制方案:初发现病毒病株,使用《蔬菜病毒专用》40克+有机硅1包或纯牛奶250ml兑水15公斤,进行全株喷雾,连用2天,间隔5天,再用1次,待病情完全得到控制后转为每个疗程用一遍药预防进行即可。

4.3采用无毒种薯,各地要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原种田应设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并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汰除病薯,推广茎尖组织脱毒,生产田还可通过二季作或夏播获得种薯。

4.4国内高科2%氨基寡糖素和32%核苷·溴·吗啉胍是治疗交叉感染引起的病毒病,3-4天一次,连续使用3-4次,不要使用生长素或者激素,特别严重的地块可以结合冲一次黄化曲叶病毒灵灌根剂,1亩冲1500毫升,效果会更好。建立完整的留种制度。选用脱毒薯做种薯。

4.5建立健全无毒良种繁殖体系。 在大面积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应有一套完整的无毒种薯繁殖体系,建立从原种场到一般生產用种的各级种子田。原种场地点最好设置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这些生态环境不利于病毒增殖,蚜虫发生极少,有利种薯正常生长。种子田地点与生产田和蚜虫寄主作物有50米以上的隔离区。播期选择应避开蚜虫活动高峰期,使蚜虫活动高峰与马铃薯感病敏感期错开,并经常施药治蚜。

(作者单位:164022黑龙江省红星农场)

猜你喜欢

防治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马铃薯种植中常见不良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定边马铃薯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