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泥鳅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2017-04-06刘铁钢祖岫杰柳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3期
关键词:池塘养殖

刘铁钢+祖岫杰+柳鹏

摘要 泥鳅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本研究选择人工培育鳅苗(3~5 cm)和天然鳅苗(5~8 cm)放养在666.67~2 000.00 m2的池塘中养殖。放养前清塘消毒、苗种消毒、做好防逃措施,放养后投喂膨化颗粒料、调节水质、定期预防病害、做好日常管理及捕捞等工作。历时100~120 d养殖,10月鳅苗达到10~15 cm。

关键词 东北泥鳅;池塘养殖;人工繁殖;孵化

中图分类号 S9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33-01

东北泥鳅主要为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Paramisgurnus dabryanus),习惯上两者统称为泥鳅,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小型经济鱼类。泥鳅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小人参”的美誉[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注重养生保健,泥鳅国内市场也逐步扩大,养殖前景广阔[2]。东北地区受气候影响,泥鳅养殖规模小、数量少,主要靠天然捕捞,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鳅苗选择及放养密度

鳅苗来源于当地水产良种场培育的夏花(3~5 cm)或收购的天然苗(5~8 cm),选择规格整齐、游动快、反应敏捷、无外伤、经镜检未带有寄生虫等病源的个体。放鳅苗5万~8万尾(3~5 cm)或3万~6万尾(5~8 cm),根据鳅苗大小、池塘状况、水质情况和养殖技术等确定放苗数量。鳅苗下塘前可用2%~3%食盐水浸泡消毒5~10 min。

1.2 池塘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质为壤土或黏土的池塘,每口池塘面积以666.67~2 000.00 m2为宜,最大不超过4 000 m2,池深1 m,池水深度保持0.5~0.8 m。苗种放养前清整池底,要平坦,池埂要夯实坚硬,以防泥鳅钻洞外逃,池边要有40 cm高的围栏(塑料布),以防风雨天泥鳅逃逸。池塘在放泥鳅前用生石灰750~1 050 kg/hm2+漂白粉225~300 kg/hm2溶水全池泼洒消毒。第3天施基肥并加水至0.5 m深,10 d后药物消失即可放苗[3]。

1.3 日常管理

1.3.1 清除敌害。在泥鳅鱼苗饲养期间,主要敌害有蝌蚪、青蛙、凶猛鱼、蛇、水蜈蚣、水斧虫吞食和夹死鳅苗,在养殖过程中要严加防范和清除。此外,泥鳅经常会受到空中水鸟等的侵袭,需要设置防鸟网。

1.3.2 巡塘管理。每天要巡塘至少3次,发现病鱼、死鱼必须捡出并检测病因,及时分析处理。拔除池埂的杂草。检查池边的塑料布和防逃网,注意堵塞漏洞,防止逃跑。池塘水色以黄绿色为佳,池水透明度保持在15~20 cm。观察池水的水色變化和泥鳅活动情况,严防缺氧死鱼。

1.3.3 投喂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营养全面,使用方便,对水质污染小。每天按泥鳅体重3%~4%比例投喂膨化颗粒饲料,每天2次(8:30—9:30、16:00—17:00)。投喂时,要沿着池塘的边缘均匀泼洒,投喂量以泥鳅在1 h内吃完为度。检查和清扫饵料台,掌握泥鳅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1.4 病害防治

养殖期间要通过换水或开动增氧机调节水质,严防气泡病的发生。适当栽种一些水生植物,以起到遮荫、净化水质、提供天然饵料的作用。做好工具、养殖池、饵料台的消毒工作,每隔15 d用生石灰120~150 kg/hm2化浆全池泼洒消毒。定期向池中泼洒EM菌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1.5 收获捕捞

泥鳅一般采用地笼(地笼间隔3~5 m)捕捉,早晨下笼,下午收笼。彻底清塘后,可用手抄网捕捞池塘底部的泥鳅。

2 结果与分析

鳅苗5—6月下塘,经过100~120 d池塘养殖,10月即可长到10~15 cm,可以出塘销售或越冬继续养成。

3 讨论

3.1 鳅苗选择及放养密度

选择鳅苗大小差异不宜过大,避免相互吞食,也有利于投料生长[4]。放养密度不宜过大,鳅苗规格大,放养密度适当降低。高密度养殖会带来很多问题,如病害多、生长慢等。放苗的规格则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活率、养殖成本、养殖产量,甚至养殖效益[5]。消毒时注意观察鳅苗反应,如果应激反应大,需降低盐度或缩减消毒时间,放至清水中缓解后再下塘。下塘时,注意水温的平衡,温差不超过3 ℃。

3.2 池塘选择

池塘不宜过深、过大,面积最好为1 333.33~2 000.00 m2,有利于泥鳅生长。池边的围栏可以换成夏花网片插在池塘中,离岸边0.5~0.8 m,底部深埋在水底50 cm,以泥鳅钻不透为宜,露出水面50~60 cm即可[6]。

3.3 日常管理

当水中缺氧(泥鳅经常跳跃水面呼吸)或水温超过30 ℃时,要加注新水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中溶解氧,同时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进行遮阳。在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消毒,清捡蛙卵、注水过滤,防止野杂鱼等敌害进入池内。泥鳅的身体很小,极易钻洞逃跑,因此饲养员每天巡池时,必须检查池边的塑料布或水中网片是否严实,防逃网是否结实,注意堵塞漏洞。如天气闷热,雷阵雨或连阴雨时,应注意观察泥鳅是否浮头,若浮头严重,应及时采用换水及化学增氧等方法以消除浮头现象。

3.4 病害防治

主要注重放养前池塘和苗种的消毒,以及鱼苗操作上减少伤害、养殖过程中水质调控和饵料营养平衡以及定期水体消毒等。使用药物时,要准确测量水体,施药后不能离人,发现泥鳅出现异常现象要及时采取加注新水等急救措施。泥鳅病害中主要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如肠炎病、水霉病、寄生虫病、气泡病、赤皮病等[7]。

3.5 收获捕捞

用地笼捕捉泥鳅不会伤害泥鳅身体表面的黏膜,能够提高运输过程中的成活率。捕捉到的泥鳅,在出售前要经过1~3 d的暂养,以去掉泥味,并可使其肠内粪便排空,提高运输时的成活率。

4 参考文献

[1] 李燕.印杰.话说亦食亦赏的“水中人参”:泥鳅[J].中国观赏鱼,2007(42):17-18.

[2] 李楠,江淼,姜智飞,等.泥鳅的养殖技术研究进展[J].河北渔业,2016(3):58-60.

[3] 赵林斌.泥鳅苗种规模化繁育与高效生态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7(5):40-42.

[4] 刘晓东.泥鳅高产高效养殖试验总结[J].水产养殖,2009,30(11):9-10.

[5] 徐希明,孙斌,高锡伦.泥鳅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的研究[J].江西水产科技,2006(3):21-22.

[6] 孙斌.池塘高效养殖泥鳅技术要点[J].中国水产,2008(1):36-37.

[7] 王玉梅.泥鳅疾病防治技术[J].中国水产,2007,377(4):60-61.

猜你喜欢

池塘养殖
池塘底铺生物培养基青虾育苗技术研究
极火虾北方池塘养殖技术
东北寒冷地区斑点鳟鲑池塘成鱼养殖试验
安岳县池塘养殖底排污技术探讨
金乌贼人工养殖技术
池塘加州鲈养殖技术
淡水鱼养殖的技术特点
台湾大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盐碱地池塘水产养殖中藻类平衡的控制
鱼鳖混养技术示范